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資訊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為載體,聚焦“建網、管網、強網、用網、護網”,實施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工作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夯實了安定“底座”。
一、“建網”:精準劃分三類網格
蘭山區是臨沂市中心城區,商貿物流發達,流動人口多,統籌考慮城鄉區域、居住人群、屬地屬性等要素,“以地設網、分類劃網、以人定網”,科學劃分基礎網格、微網格、專屬網格。調優基礎網格,去年底,對原有1976個網格進行優化調整,以小區、自然村為單位,原則上300戶、1000人為標準,全區劃分2062個基礎網格。其中,城區1478個網格,平均覆蓋人口由原來的1200人左右降為800人左右。細化微網格,基礎網格內以30-50戶、100人左右為標準,細分了12745個微網格。設立專屬網格,對部分商務樓宇、産業園區、專業市場、企事業單位劃為專屬網格,落實“屬地管理”。全區共劃分專屬網格510個。推動“一網統管”,以社會治理網格為基礎,將原有黨建、綜治、應急等9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管”。
二、“管網”:建強四類網格治理力量
統籌體制內與體制外、自治和“他治”、下沉幹部與一線人員等,推動形成四方治理力量。基礎力量,主要指網格長、網格指導員、網格員、微網格員等。注重發揮網格員主力軍作用,按照“本土化、便利化、一專多能”原則,全區擇優選配2062名網格員,其中,城區網格員1478名,全部實現專職化。下沉力量,主要指公安、綜合執法、法官、法律工作者等人員下沉網格,探索推進“一社區一警務”“一小區一城管”工作模式,全區2618名職能部門下沉人員,助力“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服務力量,主要指水電暖氣、物業、村醫等服務人員。全區登記備案物業服務企業384家,所有城市社區、小區均實現物業專業化服務或屬地兜底管理服務。輔助力量,主要是樓長、單元長、街巷長、“兩代表一委員”等。全區3800余名樓長、入黨積極分子、公益性崗位人員等協助參與網格治理;建立“五老議事”“調解聯盟”“老黃牛工作隊”等700余個社區組織,助力網格治理。
三、“強網”:構建五位一體工作機制
深入實施“紅網”工程,推動基層黨建與網格治理深度融合。圍繞“有形”覆蓋,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構建四級組織體系,全區共建立網格黨支部857個、樓宇(街巷)黨小組3496個,黨員中心戶11471戶,實現了網格黨建與網格治理雙融合。圍繞“有效”引領,推動強基固本,針對村社區後進班子,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紮實開展“12345+基層黨建”行動,對群眾訴求量大、問題突出的50個小區分別由區級領導幫包,幫助解決難題,建強基層黨組織。強化黨建引領,構建以黨組織為引領,小區業委會、物業企業、社會組織、業主等參與的“五位一體”工作機制,推動“組織亮旗、黨員亮相、群眾亮招、物業亮星、執法亮劍、網格亮責”。蘭山街道引導群眾“有事找支部”,轄區群眾訴求辦結率達到99.6%。強化黨員示範,選派84名“紅領書記”進社區,派駐224名“第一書記”下沉小區(網格)抓黨建、促治理;79個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到聯繫社區報到,推進共駐共建項目,助力基層治理;3900余名在職黨員到居住社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認領“微心願”,融入基層治理。
四、“用網”:抓好六個方面事項
發揮基礎網格便於“源頭治理”、精細管理的作用,統籌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力爭“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就地多化解”。明確網格員職責事項,定位以發現問題、資訊上報、及時預警為主,簡單事務處理為輔,發揮好“資訊員、協管員、調解員、宣傳員、監督員、代辦員”作用。明確網格事項清單,避免讓網格成為“大籮筐”,凡事都往裏裝,超出管理許可權和承載能力,制定了9個方面網格準入事項、5個方面禁入事項和網格事項退出機制。抓好“未訴先辦”事項,構建了“12345”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針對各類矛盾糾紛,區級每月排查一次,鎮級每半月排查一次,村級每週排查一次,網格每天排查一次,確保隨排隨調,動態化解。做好“接訴即辦”事項,推動網格治理與“12345”蘭山首發平臺有效對接,健全群眾訴求問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閉環處置流程,通過“分類歸口辦、分級就地辦、難事聯合辦、要事提級辦”,今年一季度物流管理類訴求環比下降27%,教育管理類訴求下降15%,其他領域也均有5%左右的下降。整治重點領域事項,按照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清退一批、打擊一批的思路,開展物業領域突出問題綜合整治工作,共提升物業服務企業16家,整合物業服務企業5家,清退物業服務企業8家。做好監管幫扶事項,針對社區矯正等重點人員做好走訪監管,針對孤困兒童等弱勢群體做好關愛幫扶。目前全區刑滿釋放、社區矯正、精神障礙患者、孤困兒童及孤寡老人等重點人員及特殊群體共4325人,均落實“網格員+特殊人群”日常走訪、巡查和幫扶機制。
五、“護網”:完善五個方面保障機制
聚力網格治理全要素保障,健全“5個有”機制:有資金支援,城區網格員待遇由區和街道各承擔一半,鎮和經開區網格員報酬按照常住人口數每人每月1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對季度星級網格員和年度百佳網格員分別給予獎勵;有場所配備,村社區(小區)層面建設1078個黨群服務中心(站),實現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小區網格層面建設“網格驛站”,著力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百米”;有資訊支撐,開發了“碼上辦”“隨手拍”“近鄰鄰里”等小程式,暢通了群眾訴求反映、辦理渠道,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治理服務;有培訓指導,探索開辦“網格學院”“網格員論壇”,定期推送“網格培訓短視頻”等方式,提高網格員工作能力和水準;有制度保障,將網格化工作納入高品質發展考核,與村“兩委”成員績效工資掛鉤,暢通網格員晉陞渠道。去年以來,共有60名網格員入黨、31名考入社工、14名進入社區村“兩委”成員隊伍。
六、啟示與思考
蘭山區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經驗做法,為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健全城鄉治理體系,提供了有益借鑒與啟示。深化基層社會治理,一是必鬚髮揮好“黨建力量”,強化政治功能、組織功能,推動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二是必鬚髮揮好“群眾力量”,走好群眾路線,即為了群眾,又依靠群眾;三是必鬚髮揮好“網格力量”,用好最小單元,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四是必鬚髮揮好“源頭治理力量”,統籌“未訴先辦”“接訴即辦”,抓早抓小抓實;五是必鬚髮揮好“數字力量”,強化資訊支撐、數字賦能,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