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榆陽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奮進之年。榆陽區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總要求,創新提出並全域推開鄉鎮、街道、部門“三同步、三融合”治理體系,充分發揮聯動作用,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法治化、智慧化水準,切實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三同步、三融合”即以圍繞“數字鄉村+一鄉鎮一品牌”“多元共治+一社區一特色”“協同聯動+一部門一典型”三條路徑為抓手,同步推進鄉村治理與數字鄉村相融合、社區治理與社會組織參與相融合、行業部門聯動與基層治理相融合的“三同步、三融合”共同體建設。
“這是榆陽區按照打造全市乃至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示範區的定位,以系統思維、整合方式整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理念,在統籌‘六大整合創新’推進思路,深化城鄉‘七聯七制’和‘雙十二舉措’兩條治理舉措,提煉形成基層社會治理“1162”框架體系的基礎上,圍繞鄉村、社區、行業治理提出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目前榆陽區委基層治理整合創新領導小組已出臺《關於“三同步、三融合”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三同步、三融合’共同體治理體系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和11項具體工作任務以及保障措施,旨在全力打造更高水準的平安榆陽、法治榆陽,高品質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加快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榆陽品牌和榆陽實踐,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基層、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區委政法委負責人表示。
一、同步開展鄉村治理,加強“數字鄉村+一鄉鎮一品牌”建設,促進鄉村治理與數字鄉村相融合
按照總體佈局、整鄉(鎮)實施的原則,統一建設數字鄉村資訊化平臺,整合鄉鎮便民服務驛站、綜治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相關數據資訊,形成“一個平臺、一張網路”的數字治理服務系統,推動資訊化技術與農業生産經營、農村公共服務、黨建和村務管理、防返貧監測、生態環保監測、智慧網格建設、五級五長包戶制等工作深度融合,構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數字化建設相互融合的新型鄉村治理形態。目前,馬合鎮已通過全科網格管理、大數據匯總分析,採集工作動態、完善基礎數據,實現醫保、養老、住房、防疫等“一網通辦”,將智慧農業、智慧畜牧、智慧氣象、智慧水利等涉農要素資訊同步納入“數字馬合”平臺,讓線上服務場景廣泛覆蓋到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個領域,為鄉村振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二、同步開展社區治理,加強“多元共治+一社區一特色”建設,促進社區治理與社會組織參與相融合
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黨員幹部的頭雁作用,聚焦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優撫對象、困難家庭和城市特殊群體需求關切,在鼓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群團組織、企業商戶、轄區居民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同時,大力培育扶持公益性、專業化的社區社會組織。各街道、社區根據所處地域、基礎條件、資源稟賦、居民特點等因素,創新建立精準化對接、項目化運作、品牌化帶動的運作機制,補齊社會治理短板,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現代化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機制,切實提高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精準度和開展服務的實效性,形成“多元共治+一社區一特色”的社區治理新模式。在榆陽區明珠路街道,最新打造的陽光智慧便民服務驛站引入了智慧化無人微社區服務雲櫃,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讓轄區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服務。
三、同步開展行業治理,加強“協同聯動+一部門一典型”建設,促進部門與鄉鎮街道共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
圍繞構建權責清晰、系統有序、協同配合、運轉高效的治理體系,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定期會商等工作機制,在基層社會治理整合領導小組成員部門單位之間建立起資訊互通、資源共用、工作聯動的常態化協同機制,在橫向上構建起統一指揮、協同一致的指揮體系。在縱向上圍繞構建扁平化的推進體系,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將區級部門有關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市場監管、民生保障等職能許可權下沉鄉鎮和街道,進一步理順區級職能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在基層社會治理的權責關係,建立起區級調度主導、行業部門聯動、鄉鎮(街道)組織推進、村(社區)抓好落實的快速響應、精準落地的協同聯動治理體系。今年以來,區法院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選派專職人民調解員分別進駐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各基層人民法庭、交警隊、區信訪局、區司法局等部門,合力調解各類矛盾糾紛問題,讓人民調解和行業部門實現無縫對接。
當前,榆陽區基層社會治理“三同步、三融合”治理體系已全域推開,各鄉鎮、街道、部門總結經驗、大膽創新,持續豐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整合創新的“榆陽模式”,著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時代特徵、滿足群眾需求、具有榆陽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子,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