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

時間:2023-05-12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西天尾鎮隸屬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位於城廂區和涵江區、荔城區三區的中心地段。全鎮總面積58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6個社區,常住人口53441人。作為莆田市歷史文化名鎮,西天尾鎮歷史悠久,自古文風鼎盛,名賢輩出,早在唐宋時期已是精英薈萃、人文繁盛之地,南少林、九牧等文化馳名中外。境內北部有著名的禪武聖地南少林寺、莆田24景九華疊翠、紫霄怪石等旅遊景點,南部北洋平原地表平坦開闊,木蘭溪支流河汊縱橫,域內風景秀麗,享有“荔林水鄉”的美譽。轄區內的荔城經濟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協豐、三棵樹、閩中食品産業園、才子、海山機械等一批優質企業,為高品質全面推進西天尾鄉村振興提供全産業鏈的要素保障和動力引擎。

北大荔林水鄉

九華疊翠

九華疊翠

強産興城富民  宜業宜居宜遊

以幸福西天尾發展理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

西天尾鎮被列入全省 100個鄉村振興特色鄉鎮之一,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特別是省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的有力指導下,我鎮有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2個(後黃社區、林山村)、市級鄉村振興百村示範村3個(北大村、吳江村、後黃社區)、木蘭溪流域綠色生態示範村創建2個(北大村、吳江村);先後榮獲“全國重點鎮”、“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全國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全省50強鄉鎮”、“全國衛生鄉鎮”、福建省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等榮譽和稱號,連續五屆蟬聯全國精神文明先進榮譽,以“八閩豐收節節高、幸福小康樣樣紅”為主題的2020年福建省農民文化周啟動儀式;後黃村、林山村入選福建省鄉村治理示範村,後黃、溪白、東星和龍山等10個村(社區)先後榮獲國家、省、市、區級文明村。

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旅遊業、工業等支柱産業,增加居民收入,轄區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來碾米的工具——壟,展現濃濃的畬族風情,並邀各族群眾一主要亮點和成效體現“八聚焦八開創八個新”:

一、聚焦生態宜居,開創綠色發展新模式

西天尾鎮黨委政府創新生態治理項目跟蹤推進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形成了黨委、政府、支部、社會組織、廣大農民在內的多元治理主體良性互動。

(一)著力推進農村污水整治。為了打造亮麗潔凈的宜居環境,西天尾鎮以農村污水整治為抓手,在大力開展戶廁改造、三格式化糞池建設的同時,投資近2億元,開展污水整治PPP項目包的建設,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對溪白、洞湖、後卓、東星等7個人口集中、水系發達、未納入污水整治PPP項目包的村居,採取有力措施,解決群眾污水直排問題;對8個沿河村居的排污口進行排查,整改率100%;投入600多萬元,對6條村級河道進行清淤,全面清理河道兩旁的積存垃圾、廢棄物,確保河道暢通和乾淨整潔,河道水質得到明顯提升,其中鄉鎮交接段面檢測吳江溝水質從劣Ⅴ類躍居Ⅲ類水。

(二)大力開展農村裸房整治。因地制宜,科學施工,結合旅遊景區及工業園區配套建設,大力開展農房整治。如林山村結合南少林禪武文化建設,開展主幹道沿線農房整治156戶;後黃村則結合近傳統古村落建設,修舊如舊,拆舊控新,從而被列入全省歷史文化名村,推進近郊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三)優化環境提升。在全面加快環境整治的同時,我鎮還在環境優化提升上下大功夫。重拳整治南少林路、鎮府路沿街店舖亂搭、破舊遮雨棚,違章搭蓋等,提升集鎮形象;結合綠心建設,在保持原有荔枝林帶的基礎上,投資2000多萬在北大村建設親水步道;200萬元在吳江村河道沿線進行綠化美化,2000多萬元建設後卓溪帶狀公園等,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再現荔林水鄉美景。

林山村下度安置區

南少林

暖暖莆陽紅,冷冷西式灰。“紅磚墻”“燕尾脊”“墻面貼花”,村裏隨處可見冷暖色調交映、中西合璧的華僑民居,既洋溢著古樸的莆仙風味,又充斥著濃郁的南洋風情。

二、聚焦鄉風文明,開創鄉村和諧新氣象

(一)思想道德建設。發揮西天尾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用,利用溪白法治公園、後黃黨員生活館、家風家訓館、陳國柱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各村(社)道德講堂、文化中心等陣地,“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活動,以“主題黨日”、“微型黨課”等載體,廣泛宣講黨史、地方史,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弘揚社會美德,喚起鄉愁記憶。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充分發揮“移風易俗”、“助學幫困”、“精準脫貧”、“鄰里守望”等志願服隊作用,在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等帶動下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二)移風易俗行動。把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村(社區)年度考核重要內容,作為年終考核等先進的重要依據。實施“宣傳先行+典型引導+自覺踐行”模式,通過“我們的節日”、“非遺傳承行”、“經典誦讀”等主題活動,大力普及綠色發展、安全健康、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遏制聘金攀比、厚養薄葬等科技知識和觀念,傳播科學理念,反對封建迷信,進一步提高村民科學文化素養。

(三)深化文明村鎮創建。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系列評選宣傳活動,通過“我是文明人——善行義舉、好人好事”等評選表彰活動,激勵群眾崇德向善,提高群眾綜合素質,培育居民現代文明的行為、規範、意識和理念。

莆陽開春 北大印象 

莆陽開春 北大印象 

三、聚焦治理有效,開創網格管理新風尚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力破解鄉村治理難題。

(一)社會治理全方位。西天尾鎮全力推進“綜治+”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全面整合和統籌使用社區幹部、社區工作者等骨幹隊伍,把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到社區治理中心,完成對便民服務代辦點黨員服務站、網格服務站、民兵退役軍人服務站、農村矛盾糾紛調解站等進行提升建設,進一步提升社區管理水準和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

(二)矛盾調解有妙招。創建“片區品牌調解室”,並對其升級改造,實現了“一片區一特色一品牌”。同時對片區品牌調解室進一步加碼升級,以“領頭雁”的示範引領,帶動全鎮縱橫多元調解銜接聯動,取得了優質成效,全鎮17個村(社區)全部達到“四無”,實現“小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由於調解的群眾滿意度、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典型經驗做法得到《法制日報》、《民主與法制時報》、新華網、光明網、長安網等中央媒體以及省、市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也得到司法部、省司法廳的通報表揚,和蒞臨調研指導的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羅東川的充分肯定。調解創新工作還連續三年在全區創新機制評審中加分。西天尾司法所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範司法所”“全省調解先進集體”等。曾先鋒等調解員被評為“全國模範調解員”“全國調解先進個人”“全省調解專家”。

(三)平安宣傳得民心。針對人群分佈不同,採取“幹部+民警+網格員+N”模式,分類進行宣傳發動,小區採取“民警+物業”、學校採取“民警+教師”、企業採取“鎮幹部+網格員+企業高管”、沿街商戶採取“民警+網格員+商戶老闆”,建立各類微信群,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針對各住戶時間段不同,分時段採取“白+黑”“5+2”模式,開展反詐騙和推廣“金鐘罩”註冊工作。建立各領域反詐微信群163個,每日在群內推送反詐騙相關知識、警情通報等資訊,形成“人人齊參與、戶戶談反詐”的濃厚氛圍。

吳江村貌

吳江水上碼頭 

四、聚焦文化振興,開創鄉村文娛新氣象

大力弘揚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優秀傳承,保護挖掘西天尾源遠流長、豐富多姿的歷史文化元素,整合活化南少林禪武文化、九華山和紫霄山祈夢文化、林峰九牧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結合宗親文化、媽祖文化等鄉風民俗,莆仙戲、十音八樂等地方藝術,樹立“魅力西天尾”文化品牌。

(一)注重打造鄉村文化特色小鎮。深挖“南少林+後黃”歷史文化,推動旅遊文化與《村規民約》互融互通,推行“農村展新顏、産村相融合”的文明新村發展模式,加快核心區風貌改造,打造集文化傳承、農業體驗、觀光旅遊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地,全力打造特色小鎮。

(二)注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發揮“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西天尾鎮文化站的積極作用,充分挖掘並宣傳西天尾特色文化品牌,有效利用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以及技能培訓站、群眾文化舞臺、科普活動室、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文化墻、建設器材、宣傳文化長廊等公共文化服務配套設施,推動文化活動常態化、規範化、多樣化發展。如後黃社區推行“合作社+農戶+公司”抱團生産模式,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依託“華僑第一村”等主題活動推出“魅力大後黃”城市品牌。

(三)注重培育本土文化人才。發掘培育鄉村本土文化人才,廣泛建立各類群眾文化團隊,支援莆田南少林畫院、登山協會、西文史研究室、裕昆堂教育基金會、汀渚村文化教育基金會、中華莆田九牧林氏聯誼會、媽祖書堂、渭陽書院等民間協會組織,籃球、門球、乒乓球等俱樂部,十音八樂隊、車鼓隊、腰鼓隊、廣場舞隊等民間文藝團體發展,在經費、技術、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積極發揮各俱樂部和協會在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中的橋梁作用,推動各類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

五、聚集人才振興,開創外引內培新模式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外引內培”,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重視引進專業人才,聘請福州天元創業研究所為全鎮進行全領域、全方位策劃,引入莆田市康輝旅行社來助力後黃社區旅遊項目集群發展,首創了“旅行社+社區”共同開發的“唱雙簧”模式;抓住5G時代飛速發展的機遇,引進電子資訊和高端製造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和研究院入駐大學城5G科創園,大力推進研發、製造、應用示範等“三個5G基地”建設,為轉型升級注力。聘請福建農林大學鄭慶昌教授、上海浦東學院朱遠教授、三顆樹公司董事長洪傑、才子公司董事長蔡宗美,為我鎮鄉村振興的顧問,組建鄉村振興促進會,積極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歷史文化保護等工作中。以莆田學院紫霄校區為依託,設立電商培訓中心,加快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集中力量打造“網際網路+西天尾特色産品”新品牌。

下垞村

六、聚焦生活富裕,開創宜居宜業新成效

按照“脫貧路上一個也不掉隊”和農業産業發展不忘脫貧攻堅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一)發展農工融合新業態。堅持效益農業和精細農業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落實糧食安全基層屬地管理責任制,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發揮重點農業特色産業和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福建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的龍頭帶動作用,以區域特色農産品加工為重點,圍繞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要求,扶持食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打造果蔬類、畜禽類、茶菌類、水産品類等本地“特色品牌”,逐步推進優質名果、無公害綠色蔬菜、農産品精深加工等優勢産業群

(二)拓展就業脫貧新模式。注重拓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抓好産業振興和就業扶持工作。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紮實推動項目建設、産業就業、消費幫扶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低收入群眾“自我造血”能力。對接市經作站實施枇杷品種改良項目,繼續落實公益性崗位,保障脫貧戶實現穩定就業。

(三)鼓勵創業促增收。落實農村創新創業優惠政策,鼓勵返鄉下鄉人員領辦創辦農産品加工、農業生産服務及農村電子商務等經營實體。加大對經營主體支援力度,引導農村居民就地就近創辦鄉村民宿、文創旅遊、健康養生、運動休閒等經濟實體,加快發展新業態。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援各類職業院校定向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紮實推進分級分類培訓,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增收能力和水準。

七、聚焦産業興旺,開創鄉村發展新格局

(一)以點帶面,推動鄉村産業發展。注重“有市值、有顏值、有氣質”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發展模式。我鎮抓住大市場,扶持新型農業組織,加快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家庭農場及林下經濟,促進農村農業産業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各具特色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開展研學旅行、農耕體驗、親子互動、科普教育等形式激活鄉村旅遊,取得了積極成效,帶動周邊農戶增加收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産業模式同時在後黃社區、象峰村等村落進行實踐推廣,挑起把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這根“金扁擔”。結合當地僑鄉文化標記、紅色精神元素、綠色生態符號,走出産業興旺有“市值”、生態宜居有“顏值”、鄉風文明有“氣質”的鄉村振興道路。

(二)以文惠農,帶動鄉村産業發展。立足整合生態優良、歷史悠久、文化濃郁的旅遊資源,以“荔林水鄉”作為鎮域旅遊文化名牌,打造具有西天尾韻味的旅遊名片,以旅遊業帶動鄉村振興。依託悠久的歷史,注重保留“文脈”,著力挖掘龍山媽祖文化、九牧林文化、九華山祈夢文化、南少林禪武文化,打造出以南少林禪武風景名勝為主的山水融合人文自然景觀帶,開發康體、醫療、保健、養生、研學等特色旅遊産品;依託優良的生態,打造具有荔城文化韻味的旅遊産品體系;依託深厚的傳統文化,建設象峰村“濱水果園,古道象峰”、“大後黃”文化旅遊圈等村莊(社區)特色品牌,營造荔城山水與傳統特色文化相結合的文化旅遊圈。依託優良的紅色基因,串聯轄區內古名居、古建築等文化遺産以及陳國柱故居、革命老區村資源,規劃出“陳國柱故居”、後黃社區黨員整治生活館等紅色旅遊路線,延續歷史文化文脈,形成紅色旅遊名片。依託旅遊産業蓬勃發展,立足“宜業、宜居、宜遊”的目標定位,加快景區提檔升級,形成山、水、農、文、旅融合的發展新格局。

(三)以商促農,帶動鄉村産業發展。堅持工業化帶動現代服務業,抓住5G時代飛速發展的機遇,積極引進電子資訊和高端製造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和研究院入駐大學城5G科創園,大力推進研發、製造、應用示範等“三個5G基地”現代服務業建設,推進産學研協同創新,發展高端裝備、智慧經濟、數字經濟等創新綜合體,為轉型升級注力。以莆田學院紫霄校區為依託,設立電商培訓中心,深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導入電商金融、供應鏈輸出、品牌孵化、IP打造等綜合商務服務,集中力量打造“網際網路+西天尾特色産品”新品牌。

(圖文供稿單位: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