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2022年來,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檢察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網格+檢察”深度融合,依託“長治”社會治理檢察分中心推動檢力下沉、服務前傾,主動把辦案效能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以高度的檢察自覺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助力實現長治久安。
一、緊抓機遇,勇於探索市域社會治理檢察實踐
西安市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長安區是全科網格試點區,探索推進“全科網格多網合一”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22年9月,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檢察院立足於黨委部署、群眾需求、網格治理、數字檢察四方面的工作需要,主動謀劃研究推進“網格+檢察”工作,積極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大局。
(一)落實黨委部署,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檢察機關是黨領導下的法律監督機關,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實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目標,是義不容辭的檢察責任。西安市委統一建設了西安市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臺、長安e格手機APP,長安區委將分散的治理力量、系統力量、管理網格等進行優化整合,區檢察院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更要以法治力量保障,參與到“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司法保障”的高效治理格局當中。
(二)踐行人民至上,回應群眾更高司法需求。現代法治理論普遍認為應加強對公權力運作的監督制約,檢察權就是因此需要而産生。當前社會治安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更高,主動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夠及時響應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有效防止和糾正公權力越界、越位損害公民法人權利。
(三)迎接網格治理,深化市域社會治理變革。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法治特徵,基層社會治理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基石,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充分履行職能,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走向法治化,是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必然要求。
(四)擁抱數據趨勢,推進數字檢察發展。當前大數據無處不在、雲計算蓬勃發展,西安市為了推進綜治網格資訊化管理要求,建設了以網頁、手機app為主要載體的資訊化智慧平臺。檢察機關也應當抓住機遇,結合數字化戰略轉型需要,深度挖掘平臺數據,科學運用數字建模,推進檢察工作數字化。
二、先行先試,推動檢察業務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該項工作于2022年7月開始籌備準備,長安區全科網格員人員整合招錄到位後,長安區人民檢察院于同年9月搭建了“長治”社會治理檢察分中心,以黨建引領、人民需要、問題導向、資訊化趨勢為指引,逐步探索建立起1站7隊網格化的工作架構。具體做法如下:
(一)三重引入搭平臺,一體履職有保障
一是平臺引入夯基礎。將西安市社會治理揮平臺接入院內,高標準建立“長治”檢察工作e站,配備可視大屏、會議視訊等系統,動態掌握4級網格情況,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程”。
二是人員引入強支撐。涉檢線索收集被納入網格員“8”必報清單中,全區610余名網格員受聘為“檢察工作聯絡員”,實時響應檢察工作調度。區綜網中心常態化派員入駐“長治”e站,指導平臺運作、協助線索篩選,以網格“外腦”提供智慧力量。
三是考核引入提實效。與區委社會治理辦聯合建立資訊互聯、業務培訓、人員互動等機制,下發至各街道綜網中心,明確要求協助配合檢察工作。從工單評優、績效考核、人員調配三方面融入績效考核制度,與網格員薪酬掛鉤,各級網格支援與活躍度顯著增強。
(二)三項機制重實效,為民服務零距離
一是網格“吹哨”檢察“報到”,從“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動員網格員主動走訪摸排、積極上報涉檢線索,借助視訊系統在網格一線接待群眾來訪,讓群眾不出村、不出街即可反映涉法涉訴問題。
二是檢察辦案網格協助,從“程式了結”到“實質化解”。各部門基於辦案需要,由12309檢察服務中心審查批准後,讓網格員協助對履職辦案線索進行實地核查、後續跟蹤,以網格員作為線索發現的情報員、勘驗整改的見證員、檢察履職的監督員,以民力民智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三是檢網聯合部門“報到”,從“個案辦理”到“訴源治理”。根據溯源治理需要,與三級綜網中心就單項工作或部分區域,開展“小專項”治理,通過圓桌磋商、檢察建議、公開聽證等新的監督履職形式,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全面履職,以“我管”促“都管”,已開展窨井蓋隱患、精神障礙患者司法救助等專項行動3次。
(三)三種互動凝合力,共治共建成常態
一是組建巡迴檢察小分隊,檢力下沉一線服務。把網格作為蒐集線索、服務為民的最前沿,組成7支由班子成員任組長、各部門骨幹混編、吸收網格員加入的巡迴檢察小分隊,將全區16個街道劃分責任片區,以“下沉式走訪、座談式交流、登門式服務、參與式化解、輻射式宣傳”為工作內容,實現矛盾糾紛聯調聯處、風險隱患聯排聯控、服務群眾聯治聯宣。
二是抓實檢察業務培訓,專責專題提升素質。院內設立網格員培訓課堂,選派業務骨幹,定期向全體網格員培訓“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知識,提升網格員法治意識和矛盾糾紛調處能力,已分期分批培訓10期1500余人次。
三是豐富互動互聯形式,檢網同行促進認同。以“檢網同行共促社會治理”為主題,聯合網格員開展紅色教育、檢察開放日、志願服務等活動,檢察官與網格員常態互動、深度融合,開展互動活動192人次。
三、目前運作的效果與反響
該項目自2022年9月建成以來,各級網格摸排線索642條,初篩線索75件,立辦案件45件。目前已接待中央政法委、全國婦聯、省委政法委、省未成年人保護專項督導檢查組、市委政法委及省檢察院、市檢察院等各級調研300余人次,獲得充分肯定,為各基層檢察院開展檢察業務與社會治理融合工作提供了參考,相關工作經驗被陜西省委政法委、陜西省檢察院、西安市檢察院推廣,被陜西日報等媒體爭相轉載報道。
四、經驗與啟示
去年,在各級網格的傾力支援下,該院群眾滿意度躍升至全市檢察機關第二名,對此,有三點深刻領會:一是遍佈城鄉的網格體系讓基層檢察院服務觸角不足的問題得到了大大緩解,讓檢察履職離群眾更近一步,也更公開透明。二是數字化平臺運用讓檢察監督可以突破個案局限限制,對調取到的數據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分析,深挖問題背後的根源社會問題,推動檢察履職從治罪向治理轉,真正把數字效能轉化為治理效能。三是檢察機關抓前端治未病要把法治宣傳作為最重要一環,要把網格員作為群眾力量的關鍵人群,深入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以網格隊伍法治素質的提高帶動周邊群眾法治素養提升。
五、探討與評論
近年來,為了更好落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要求,各地推進網格化管理,網格成為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但是目前網格化實際運作中還存在司法保障作用不明顯、檢察業務融入不足、群眾對司法服務滿意度不高等短板,影響了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此,基層檢察院應當緊扣黨委中心工作、服務群眾司法需求、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及新時代數字檢察發展需要四方面,深入探索“網格+檢察”融合,側重解決好檢察機關與各部門橫向溝通不暢、縱向觸角延伸不夠及訴源治理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回答好“為何參與、如何參與、怎樣參與”的新時代檢察答卷。長安區檢察院在長安區委社會治理辦的傾力支援下,探索“網格+檢察”融合,搭建起了較為固定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模式,能夠為各級檢察機關開展本項工作提供成熟的理論制度參考。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