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些吉祥話,討一點好意頭,在那些無助的時刻,可以帶來一些安慰。人們相信“意頭”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獲得一種對週遭環境的控制力。
文化傳遞的意頭消費,通常以不同文化對意頭的解釋為基礎。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浪潮下,市場經濟興起,人們創造財富的願望日益增加,尤其在廣東香港地區,多金髮財的意頭成為主流,而國貨品牌金利來就誕生在那個年代。
作為中國商務男裝的領先品牌,正裝專家金利來多年以來一直陪伴在都市男士的成功路上,55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獲得精英男士們的支援與厚愛。那個時候,金利來在香港賣領帶,一開始名字叫“金獅”,但無論品質怎麼好,廣告怎麼打,銷路都上不去。後來才發現,原來廣東話“獅”與“輸”或“蝕”讀音相近,在生意人遍地的香港,一個跟賠本沾上邊的名字,自然不受人待見了。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決定重新起個品牌名,他想到,金獅的英文是goldlion,而lion的讀音很像粵語的利來,於是改名為金利來。金代表多金,利代表盈利、吉利,金利齊來,正好滿足了那個“歲月如金”的創業致富年代需求。果然,有了好彩頭,金利來的訂單蜂擁而至。
進入新世紀,對“好意頭”的迷戀並沒有隨著科技的發達而弱化。相反,這一屆年輕人似乎變得對“意頭”更加著迷。一方面,世界的不確定性在增加,人們更需要一些精神性的支撐,減輕焦慮感;另一方面,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意頭更像是一種娛樂文化,一種社交群體的身份認同。
在這種背景下,意頭的語境也變得更多元,不再局限于老一代“發財”、“多金多利”的願望,而是成為與時勢熱點、網路話題捆綁的一個幸運梗。
正裝專家金利來在今年也發起了“穿金利來,迎錦鯉來”的春節活動,通過巧妙的諧音梗,將意頭指向更符合流行文化的“錦鯉”,引發更大社會群體對金利來品牌的傳遞與消費。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年輕人紛紛穿上金利來聯名圓明園的“五福衛衣”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根據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教授維斯的研究,有證據表明,積極向上,提高運氣的儀式或話語,提供了心理上的好處,可以改善人的表現。即使人們在理性上知道沒有魔法,但他們的情感依舊可以獲得利益。一項對打高爾夫、運動敏捷性、記憶力和字謎遊戲的研究發現,僅僅做出手勢,或説出諸如“祝你好運”等字眼,就能提高參與者的表現。
如此看來,“意頭消費”也許可以成為一種自證預言:當我們覺得自己有好運加持,做事會更心安;對生活充滿希望,而這些積極情緒,或許真的會帶來好運,讓自己變成“錦鯉”。(金利來供圖)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