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近年來,霍山縣磨子潭黨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農村文藝事業建設,認真開展系列群眾身邊的文藝活動,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等一系列活動,農民精神風貌持續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舉“文藝”之旗,建精神家園
“才送完對聯,又是舞獅子,文藝活動是一場接一場,年味越來越濃。”説到文藝活動,霍山縣磨子潭鎮宋家河村的村民打開了話匣子。為了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磨子潭鎮春節期間連續組織開展乾乾淨淨過大年、春節義寫春聯、鄉村文化大舞臺等10余場內容不同的文化活動,給群眾送上了一道道文化“饕餮盛宴”。
鄉村文化大舞臺
文藝演出
乾乾淨淨過大年
春節義寫春聯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對於文藝工作,磨子潭黨委有著非常深刻的思考。“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磨子潭黨委主要負責人經常提到。磨子潭率先在轄區開展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紅色文化資源保護、非物質文化摸底等一系列基礎工作,並率先在全縣結合鄉賢文化打造村規民約,包含傳統文化內容的鄉村民約更加符合群眾精神生活,宋家河村村規民約入選安徽省十大優秀村規民約。
唱“戲曲”之道,弘揚主旋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中國文化主要代表之一的戲曲文化在南嶽大地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磨子潭鎮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要求,重點打造鄉村兩級理論宣講室、文化活動室,通過鄉鎮戲曲達人、大鼓書愛好者結合最新時政原創、改編、吸收一些元素,重要節日期間演唱《黨的二十大到身邊》《讚讚霍山好風光》、經典黃梅戲選段《到底人間歡樂多》、廬劇選段《山鄉戀》等在寓教于樂過程中把黨的聲音送進“村道巷尾”,打通了文化傳播最後一公里。另外,磨子潭以皮旅在磨子潭、清風嶺兩戰兩捷為背景豎立了青楓嶺磨子潭戰鬥紀念碑、打造皮旅磨子潭戰鬥文化園,紀念碑、文化園是家長帶領孩子緬懷先烈的重要場地,文化園廣場又是群眾平時休閒的好去處,農閒時節可以在這裡排練舞蹈、跳廣場舞、學習戲曲文化。縣文學藝術聯合會還安排縣京劇聯誼會會、廬劇協會、農民書畫研究會等文藝家協會深入磨子潭鎮開展采風、創作、展演,將文藝活動融入當地群眾的日常生活,為磨子潭文藝助力鄉村振興搭建平臺。
皮旅磨子潭戰鬥文化園
舞龍舞獅活動
元宵燈會
傳“非遺”之魂,揚傳統工藝
傳統手工藝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産物。它們走過悠久的歷史,並在今天與現代生活接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堆谷山神仙豆腐”是霍山縣第四批非遺代表性項目,依託大別山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採集野生落葉灌木植物——腐卑,進行清洗、揉搓、壓漿、濾汁等工序製作出墨綠色塊狀的豆腐,因其含有豐富的澱粉、糖類、礦物質等,深受當地群眾喜愛。
磨子潭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工作,從非物質文化的系統保護、技藝傳承、開發設計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打造。以堆谷山神仙豆腐為代表打造非遺特色手工作坊街區,結合當地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實施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帶動城鄉就業、群眾增收。2017年,堆谷山村在全市率先成立堆谷山鄉村旅遊扶貧協會,實施“1+3+10”旅遊扶貧工程,即1個會員結對3戶貧困戶發展旅遊相關産業,採用資金幫貸、就業幫介、産品幫賣、發展幫帶等方式,協會在用工方面向非遺傳承人傾斜,牽頭安排68戶172人在農家樂當廚師、服務員、嚮導等,截至目前,堆谷山開辦農家樂的就有74戶,獲得“大別山人家”鄉村旅遊品牌授牌4戶,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全村旅遊年均收入1000萬元。(磨子潭鎮 黃秀梅、霍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