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保護更新戰略的大力推進下,合肥市廬陽區老舊小區功能提升、老街巷品質提檔、公共設施配套持續完善,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良性發展路徑。
家住雙崗街道的王大爺今年82歲,這些年,他走遍了廬陽區老城,“近幾年老城區的變化,放到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政府實施‘老城保護更新’,是利民惠民的大事好事,讓我們老百姓享受到城市更新紅利,也讓廬陽這塊寶地煥發出全新的風采。”
“微改造”點亮居民安居夢
“裝了電梯,我和老伴再也不用拎著重東西爬5樓了。”家住三孝口街道杏花小區的居民劉奶奶説,在老房子住了幾十年有了感情,不願意搬去電梯房,但年紀漸長,體力不支,加裝電梯讓她不必陷入兩難境地。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聽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卻面臨多重阻力,比如,低層住戶電梯使用並非剛需,擔心安裝後影響採光、産生噪音,部分業主也會考慮到房産價值受損等因素。
“只有打消小區所有業主的顧慮,才能實現電梯加裝。”三孝口街道發展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他們組織了社區工作人員和部分小區業主,挨家挨戶講政策,深入了解居民想法,反覆做工作解其心結,全力推動實現小區電梯加裝。
加裝電梯是廬陽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宜居水準的重要一環。2022年,該區完成33個老舊小區改造、99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完成16個小區消防改造、10個小區二次供水改造,惠及群眾2.7萬戶。
老街區提檔市民打卡新時尚
家住淮河路步行街背街小巷撮造山巷的李先生介紹,以前,巷內餐飲污水橫流,每到夏天,氣味特別難聞,現在不僅污水管網得到改造,政府對兩側居民樓外立面進行了設計改造,沿街店面也換上了國潮風招牌,人居環境更好,營商品質提升,來打卡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不可否認,改造前,淮河路步行街人氣也很旺,但彼時街是街,巷是巷,商場是商場,公園是公園,並未形成完整的大街區系統和獨樹一幟的本土特色。加之車輛亂停亂放、路面年久失修、沿街店舖招牌陳舊、環境衛生狀況令人堪憂等諸多存在問題,不僅影響著遊客的休閒消費體驗,也成為了淮河路步行街發展的阻礙。
廬陽區充分吸收群眾意見,前往先發地區考察學習,定下“主街繁華時尚、後街市井逍遙”的系統性改造基調,實現街區形態更新、業態提升。
主街及周邊後街群落完成升級,撮造山巷、勤勞巷、新四灣菜市、廬寓、中市街等一批改造項目驚艷亮相,街區空間進一步向西延伸,為老市府廣場注入了一針活力劑,逍遙津公園也煥新回歸,實現與步行街有機融合、相互引流。基礎設施建設上,明教寺北廣場、百盛地下停車場順利改造,引入街區智慧座椅、路燈等智慧便民服務設施,打造“線上淮河路”數字化街區運管小程式,聚焦遊客體驗、商戶引流、街區管理,形成吃住行遊購娛一體的線上平臺……樁樁件件,刷新著市民的消費體驗。
此外,長江中路、紅星路文藝街區、老報館等街區陸續煥新,依託老城保護更新戰略的實施,市民有了更多可看可玩可逛的去處,休閒消費享受得到大幅提升。
“邊角地”變身休閒新空間
位於海棠街道的廬陽鐵線公園,一經開放就收穫如潮好評。長 1.5公里的廢置鐵路線變身成光鮮靚麗的線型公園,為附近小區的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場所。
家住橡樹灣小區的張爺爺正帶著孫女玩兒童鞦韆,“健身器材、娛樂設施比較多,兒童鞦韆、搖搖樂、蹦床很受小孩歡迎,每天飯後帶孫女來玩,我也能鍛鍊身體,和鄰居們嘮嘮家常,自在的很。”
據悉,項目在前期設計規劃時,對附近居民區進行實地走訪,收集市民意見和建議上百條,並歸納成 15類,包括保留鐵路線、提升鐵路沿線環境、增加綠化、休閒步道設置上下學接送等候空間等,以人民提出的舉措建設讓人民滿意的公園。
像這樣的變身市民休閒新空間的城市“邊角地”,在廬陽還有很多。近年來,該區陸續將一些不起眼的閒置空間打造成口袋公園、全民健身小廣場、公共停車場等,並在多所市政公園綠地建設中新增休閒健身設施,讓廬陽居民隨時隨地收穫“小確幸”。(文:何曉珺 來源:廬陽區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