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選準産業開新局。近年來,東西溪鄉東溪村依託水源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充分利用“山泉活水”優勢,大力發展山泉水養殖業,同時不斷擴大養殖範圍和規模,延伸産業鏈條,現在山泉水養殖業已成為村集體經濟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
走進東溪村,映入眼簾的是400畝綠水殷殷連片的生態魚塘。青山綠水小洋樓,歡聲笑語忙豐收。眼下,霍山縣河灣彎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潘家才正帶領村民起魚。看著一筐筐肥碩的大青魚,潘家才臉上樂開了花。近年來,東西溪村充分利用平峰山下“山泉活水”的比較優勢,在原有小規模山塘、溪水養魚的基礎上流轉土地400余畝,進一步擴大養殖範圍和規模。同時在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下成立霍山縣河灣彎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池塘健康養殖、稻蝦綜合種養、山泉流水養魚,形成了苗種培育、商品魚(蝦)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潘家才介紹説:“山泉水養殖就是它水質清新無污染,養出來的魚味道也比較鮮美,沒有土腥味,客戶評價都比較好。我們現在已經把養殖魚自己加工成魚幹,還有瓦塊魚,今年準備開發一個即食的零食。我們總共直接帶動60多戶,其中脫貧戶有20多戶,戶均增收幾千塊錢差不多。”
找準路徑,精準扶持促增收。為發展好山泉水生態養殖業,村“兩委”確立了“支部+合作社+農戶”抱團發展新路子,與本村的能人大戶潘家才合作,變“零打碎敲”為集體運作、變分散養殖為集中管理、變單打獨鬥為統一經營。積極向上爭取各級扶持資金130萬元,流轉群眾土地100余畝,添置生態魚深加工設備20余萬元,興建釣臺20個,陽光房300平方米,農家樂2家,民宿1家,既解決了大戶的資金瓶頸,帶動了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也有力保證了項目資金投入的高成長性和穩定性。東溪村村民丁世秀介紹説:“開始就是把塘埂養護,然後殺魚,把它加工出來包裝什麼的,所以他家活我們基本上都在做,一年弄到四五千塊錢最少。”
目前,霍山縣河灣彎生態農業公司已建成水産品養殖區300畝、加工車間2000平米、冷庫32平米,開發出“瓦塊魚”“魚鱗凍”和“鹹幹魚”等別具特色的魚蝦産品,註冊“河家灣”商標,實現長條魚幹、瓦塊魚等産品“線上+線下”生産銷售。2022年,公司生産的優質有機稻和各類魚産品價值300萬元左右。2022年,東溪村級集體經濟也發展蹄疾步穩,收入由2021年的59萬元增至100萬元。東西溪鄉東溪村黨支部副書記劉觀銀説:“下一步主要是打造旅遊開發這塊。環境打造好了,外面的人進來能留住他,他在那能呆住,垂釣釣魚,自己燒也行。不燒也有農家樂,環境優美,人在這能呆得住,把村集體經濟搞上去,大戶也能搞到錢,這就是我們的目的。”(霍山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