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記者獲悉,經國務院同意,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八部門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在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內,科創主體將獲得更為完善、更強有力的金融支援。澎湃的金融之力,將推動合肥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産業聚集地。
5年左右打造成科創金融合作示範區
《總體方案》提出,目標通過5年左右時間,將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造成為科創金融合作示範區、産品業務創新集聚區、改革政策先行先試區、金融生態建設樣板區、産城深度融合領先區。
《總體方案》還給五地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其中,提出將推動合肥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産業聚集地。
鼓勵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重點支援科創企業
記者從《總體方案》中獲悉,在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內,科創主體將獲得更為完善、更強有力的金融支援。
《總體方案》提出,要推動科創金融業務創新,支援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用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加大對符合要求的科創企業信貸投放力度。支援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強化與創業投資機構、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創新多樣化科創金融服務模式。
同時,鼓勵試驗區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立足自身職能定位和戰略發展方向,按照商業自願原則重點支援科創企業;支援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等專業子公司,重點關注科技創新領域。
此外,支援高校設立智慧財産權管理與運營基金,用於開展專利導航、專利佈局、專利運營等智慧財産權管理運營工作以及技術轉移專業機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
鼓勵更多軟體等領域優質企業上市
《總體方案》提出,支援境內外科技保險公司在試驗區內建立總部研發和創新中心,引導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設立科技保險專營機構。
同時,支援保險公司研發推出符合科創企業需求的保險産品,持續推進生物醫藥相關責任保險、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網路安全保險和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專利綜合保險産品。
在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上,《總體方案》指出,鼓勵科創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及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鼓勵更多軟體、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優質企業在國內上市。
推動長三角徵信一體化發展
為推進科技進一步賦能金融,《總體方案》指出,推動試驗區以第五代行動通訊(5G)、物聯網為代表的“萬物互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5G技術在智慧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領域的佈局,推進“感知城市”物聯網系統建設。圍繞國家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城市建設,推動“下一代網際網路+雲計算平臺”智慧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規模化、開放型金融雲服務平臺。深入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打造大數據、動態化、可視性的“城市金融大腦”。
同時,支援試驗區內金融機構與科創企業、徵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建立符合科創企業特徵的信用評分、內部信用評級和風險防控模型。此外,支援長三角徵信鏈建設,推動長三角徵信一體化發展;探索推進試驗區內科創金融資訊互聯互通,打破試驗區政務資訊壁壘,實現科創企業信用資訊、金融服務共用共用。
支援推廣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
在夯實科創金融基礎方面,《總體方案》提出,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發揮長三角科技和産業優勢,依託試驗區內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安徽創新館等服務平臺,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産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在提升金融監管科技水準方面,《總體方案》提出,支援南京市、合肥市、嘉興市推廣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推進證監會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同時,組織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參加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測試,建立健全相關規則,探索運用資訊披露、社會監督、標準化、監管科技等手段,建立包容審慎的金融監管科技實踐模式。
打造科創和製造業研發生産新高地
金融,對於科創和産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合肥堅持以政府“有形之手”,攜市場“無形之手”,挽企業“創新之手”,探索出“科創+産業+資本”的發展路徑,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建出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
與此同時,合肥立足科技創新底蘊深厚、成果豐碩優勢,深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領域,堅持市場邏輯,通過建立健全科創金融組織體系,創新金融産品服務,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推進科技賦能金融等,有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沿著持續完善的“科創+産業+資本”發展路徑,依託一系列針對科創與産業的金融支援等,誕生於合肥的諸多關鍵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得以加速轉化為先進生産力……近年來,合肥在人工智慧、積體電路、新能源等諸多前沿科創、産業領域,創造了許多“無中生有”“新題大做”的成果。
此次《總體方案》的出臺,將有利於進一步協同推進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産業創新,推動形成金融供給和需求結構平衡、金融風險有效防範的良好生態,打造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研發生産新高地。(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