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正在舉行的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奇瑞、江淮汽車新車型閃亮登場,國儀量子、國盾量子、本源量子等量子企業發佈新技術、新産品……
全球約10%的筆記型電腦、20%的液晶顯示屏在安徽生産,全國每3台冰箱、4台洗衣機、5台空調都約有1台是“安徽製造”,近年來,安徽製造業表現亮眼。
過去10年間,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9%,位居全國第三位;近兩年,安徽製造業、數字經濟增加值先後破萬億元,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走出一條科技創新賦能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路子,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工業大省”的跨越發展。
新賽道——
新興産業活力強韌勁足
滁州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線上,一塊塊光伏組件批量生産,井然有序。公司于2018年1月落戶安徽省滁州市,眼下正打算擴大産能。
“這是第一家落戶滁州的光伏龍頭企業。”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合作促進局局長楊孝松介紹,目前滁州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企業已近50家,年産值超過400億元。包括光伏産業在內,滁州已形成八大新興産業。
滁州,是安徽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這些年,安徽堅定不移把培育壯大新興産業作為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重中之重,實施第二産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確立以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網聯汽車、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新興産業展開佈局。
新賽道,如何跑贏?
設立專班“頂格”推進重要産業。各專班由一位省領導挂帥,即“鏈長”,同時邀請龍頭企業任“鏈主”。“發揮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結合的作用。”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營商環境處工作人員閻輝介紹,“鏈長”們考察營商環境、協調相關要素,指導“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鏈主”們協助政府編制産業鏈全景圖、“雙招雙引”路線圖和施工圖,實施精準招商。
先行入皖的新能源汽車蔚來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斌,説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來合肥投資,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用時42天,從動工到整車下線僅10個月;顯示面板的頭部企業京東方,希望其重要配套商先導薄膜來合肥設基地,專班領導赴廣東誠邀,最終先導薄膜落戶地點距合肥京東方僅幾公里。
“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還體現在基金招商。日前,省級財政出資設立省新興産業引導基金,設三大基金群16隻母基金,通過撬動社會化資本,最終形成總規模不低於2000億元的省新興産業引導基金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改變招商模式,同時採取“龍頭+配套”“基地+基金”的打法,僅僅幾年,安徽培育了14個千億元産業、15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以及4個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穩定性得到鍛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産業地標初顯。
以新能源汽車産業為例,安徽聚集了江淮、奇瑞、蔚來、大眾、比亞迪等10家整車企業和1200家配套企業,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量突破25萬輛,居全國第五;今年上半年達19.15萬輛,同比增長142.7%。
2012年到2021年,安徽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7%,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年均增長19.8%,高技術製造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貢獻率達61%,現代産業體系正加快構建。
新引擎——
把創新作為最大動力
走進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智慧全屋體驗生活館,燈光自動點亮,空調自行開啟;一聲“你好小達,播放音樂”,舒緩的旋律隨即響起……“智慧化、數字化、網路化,科技創新為家電業升級帶來新動力。”榮事達集團副總裁楊其武説。
連續3年入列世界500強企業的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新研製的銅基新材料産品,最薄僅4.5微米;去年剛被評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安徽澳德礦山機械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採煤機截齒在井下工作時可減少95%以上的火花,使用壽命提高1.5倍……
“推進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靠‘引’,也靠‘育’。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企業技改力度,才能培育産業‘根’的力量,‘長’出贏得未來的企業。”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孫東海説。
新引擎,如何點燃?
科技創新是新動力。氣凝膠被稱為“最輕固體材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院士從2014年起組織團隊攻關,數千次實驗,研製出新型氣凝膠製備技術,2018年起進入中試實驗。受制于職務科技成果産權歸屬問題,這項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成果,一度投産受阻。
“如果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行了賦權改革,我們的成果産業化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安徽科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磊感嘆。去年12月,企業成立,最近,他們正為大量氣凝膠訂單而忙碌。
新型創新聯合體應運而生。2021年底,工信部批復組建4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2家在安徽,國家智慧語音創新中心即為其中之一。科大訊飛牽頭,聯合10多家智慧語音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企業+聯盟”創新組織。有聯盟企業反映,設備出廠質檢時需要從聲音上檢測電機設備健康狀況,能否由智慧方式取代人工,杜絕差錯風險?
智慧語音創新中心科研團隊“接題”攻關,研發出了一套工業聲紋質檢系統。“如果不是創新聯合體模式,我們很難短時間內收集到如此多的行業關鍵共性需求,集中力量科研攻關。”中心總經理吳照江説。
把創新作為最大動力,安徽不斷以制度創新推動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産業創新,讓科創之樹結出産業之果——
實行科技攻關“揭榜挂帥”,首批76項“揭榜挂帥”攻關項目已完成近1/3,8項技術産品打破國外壟斷;
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全省培育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130個,其中“羚羊”平臺上線一年來,累計集聚5159款工業APP,服務企業超5萬家;
出臺政策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到今年7月,安徽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18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7戶。
把製造業搞上去,創新驅動發展是核心。安徽省發改委主任陳軍表示,安徽成為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離不開“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同步打造。
新格局——
在開放中推進高品質發展
9月21日下午,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一列中歐班列緩緩駛出,滿載著家電、輪胎、工業機械設備等貨物,奔向萬里之外的烏茲別克。這也是合肥今年開出的第595列中歐班列。
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提供了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安徽高新技術産品出口659.4億元,增長22.1%,其中筆記型電腦、太陽能電池出口分別增長26.7%、68.7%,汽車出口及汽車零配件出口增速均在50%以上。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發揮安徽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等優勢,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産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
“這是新要求,更是新機遇。”安徽省經濟和資訊化廳廳長牛弩韜説,“需要我們在更加開放的格局中推進製造業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升産業的國際競爭力。”
新格局,如何佈局?
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安徽加快先進製造業佈局。牽頭成立長三角人工智慧産業鏈聯盟,加快建設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做好與滬蘇浙的産業承接……2021年,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4167個,到位資金超9000億元,佔省外在皖投資項目數和金額的比重均接近60%。
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加快企業出海步伐。今年6月22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臺白車身下線;總部位於合肥的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6月27日在德國哥廷根工廠設立電池生産運營基地,拉開了“歐洲造”計劃。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安徽製造”在國際大迴圈中不斷提升品質與品牌影響力。
自2018年起連續舉辦的世界製造業大會,既是“安徽製造”面向國內外的重要展示窗口與合作平臺,也成為安徽加快製造業變革的重要機遇。在今年的大會上,已集中簽約項目567項,總投資3794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8個、50億元以上項目15個。同時,7所部屬高校也與安徽省簽訂産教融協議。
沒有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就沒有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安徽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安徽將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機遇,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加快建成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産業聚集地。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