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霍山縣位於安徽省六安市,是大別山腹地的一個山區縣,縣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境內千峰競秀,溝壑縱橫,森林覆蓋率達75.93%。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坐落其境,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大水庫鑲嵌其裏。“山之巔,水之源”,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越的山地氣候為該縣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長期以來,霍山縣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為主體,致力促進生態與産業高度融合,優化經濟結構和産業佈局,深耕厚植林下經濟,在大別山革命老區書寫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進的生態畫卷。
本草為綱,林下種植特色多
一邊手腳麻利地將地頭的雜草拔除,一邊小心翼翼地將落在石斛苗上的松針摘下……太平畈鄉天下澤雨石斛種植基地裏,何家坊村46歲的村民萬翠正在忙著給一片松樹林下的石斛苗進行人工除草。原本她家的近10畝荒山因為外出打工一直閒置著,如今,她家的荒山也和眾多鄉鄰一樣都流轉給了企業發展林下石斛種植。她的老伴也不再外出務工,成了石斛産業鏈上的一名員工,是石斛徹底改變了她家一度貧困的家庭面貌。
太平畈鄉地處霍山西南邊陲,曾是該縣最為偏遠貧困的一個鄉鎮。全鄉森林面積達10萬餘畝,有道地中藥材1460多種,是霍山石斛的原産地、核心區。
經過多年潛心招商,太平畈鄉現有港資天下澤雨、國企中國中藥、上市企業精工集團等十幾家大型企業入駐,從事石斛生産加工的企業、合作社513家,共流轉土地山場10000多畝,年産值15億元。
太平畈不斷盤活農戶手中沉睡的林業資源,激發群眾參與産業發展的動力。截至目前,全鄉常年從事石斛生産加工的就有3000多人,臨時用工達20多萬人次,幫助300多戶貧困戶脫貧。石斛産業已經發展成為太平畈鄉現代農業的支柱産業,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産業發展、鄉村振興所帶來的實惠。
近年來,霍山縣深入貫徹“兩山”理念,秉持“生態立縣”戰略,精準規劃引導,強化跟蹤服務,突出功能區帶動,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林下經濟産業帶頭人扶優壯強林業産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經營主體,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經營者適應市場的能力,提高林下經濟産業化、組織化程度。
“不向農田搶地,不與草蟲為敵,不懼山高林密,不負山青水綠。”太平畈鄉石斛産業方興未艾,漫水河、上土市、太陽等鄉鎮西山藥庫功能區的天麻、茯苓、黃精、蒼術等生態型林下經濟項目也正在蓬勃升起。據縣中藥産業發展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全縣石斛種植面積約15000畝,天麻種植約2400畝,培育茯苓1200畝,培育黃精3000畝,整個中藥産業總産值約50億元。
霍山縣除了在林下優先發展中藥材,在下符橋、但家廟、與兒街等畈區鄉鎮萬餘畝新造油茶林下套種艾草、菊花及大豆等經濟作物2370畝。在佛子嶺、諸佛庵等毛竹資源富集鄉鎮,實施高效筍材兩用林培育項目,年竹筍採集加工11000噸,實現産值4000萬元。發展林下經濟成為提高林地産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曾經無人問津的荒山坡,如今都變成了山區百姓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因地制宜,林下養殖致富快
夏日炎炎,霍山縣下符橋鎮三尖鋪村一片雜樹林間的天然牧場裏,一群群膘肥體壯的大別山特種黃牛正在悠閒地卷吃樹梢的嫩葉和林間雜草。
2013年1月,霍山縣水口寺農業有限公司投資5000余萬元,在三尖鋪村流轉山林土地5000余畝,從事種植、養殖、養老、休閒觀光農業等綜合開發,是一家“種養+産學研”全産業鏈型企業。
目前,該公司現存欄大別山黃牛1000余頭,成為安徽省最大的大別山黃牛繁殖、保種、飼養、改良企業。2020年被評為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摸索出了一條“飼料-秸稈利用-糞污處理-顆粒有機肥-沼氣”的生態環保模式,基本實現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達標化排放。
霍山縣水口寺農業有限公司以“公司+科研院所+農戶”的形式建立推廣示範基地,擴大規模,對周邊養殖戶起到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2017年,該公司與霍山縣磨子潭鎮胡家河村和諸佛庵鎮石家河村的36戶貧困戶簽訂了養殖扶貧協議,由公司提供技術支援,提供牛犢給貧困戶放養,養成後由公司以高出市場3-5%的價格包回收,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1984年出生的吳軍,2014年因家庭原因被東西溪鄉桃李河村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初,國家實行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加上縣裏出臺的産業獎補扶持政策,吳軍留意到村裏許多荒山長滿了青草,如果放養黃山羊既有足夠的食物來源,又有寬廣的放養空間。他四處學技術、引羊種。通過艱難打拼,吳軍養殖山羊喜獲成功,當年就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為了帶動當地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他成立了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周邊10多戶農民在他的支援下也開始養殖黃山羊,戶均增收10000余元。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霍山縣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宜林則林、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形成近期得利、長期得林的産業化效應,開拓了“一鎮一品”、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林下經濟發展新局面,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産業振興。
天然氧吧,森林康養人氣旺
酷暑難耐,霍山縣上土市鎮陡沙河溫泉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的水上世界卻一票難求、遊客如潮。
近年來,上土市鎮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突出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項重點任務,大力發展森林旅遊,先後獲得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鎮、旅遊小鎮和健康小鎮、省級旅遊度假區、省級職工療休養基地、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中國特色小鎮50強等亮麗名片,成功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
陡沙河溫泉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森林總面積9.2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9%,空氣負氧離子年平均濃度6000個/cm3,空氣品質達優率達100%,由華強大別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1.6億元開發運營。目前,基地內溫泉中心、穿越叢林冒險樂園、帳篷酒店、水上世界、越野公園等項目已經建成並對外營業。
自2017年10月正式運營以來,陡沙河溫泉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累計接待遊客13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8000萬元,實現稅收400余萬元。同時,帶動周邊家庭旅館、民宿、農家樂蓬勃發展,解決560余名群眾就業,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0戶270余人實現穩定就業。茶葉、土雞蛋、黑毛豬、紅燈籠泡椒、陡沙河粉絲,中藥材等農特産品日益暢銷。越來越多的群眾吃上“旅遊飯”,走上了富裕路。
霍山縣大別山風景道貫穿白馬尖、銅鑼寨、六萬情峽、陡沙河溫泉等7個精品旅遊景區、2家省級旅遊度假區、7個省級避暑旅遊目的地,擁有陡沙河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和真龍地村、宋家河村2個森林旅遊康養特色村,輻射全縣全部16個鄉鎮,形成霍山最美旅遊環線。風景道沿線10萬餘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分享旅遊發展紅利,每人平均年增收1萬餘元。
念好“山”字經,做活“林”文章,霍山縣聚集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採摘加工、林下休閒旅遊及森林康養等林下經濟四大産業,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品質發展,促進資源增質、林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連續獲得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級生態縣、養生宜居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中國天然氧吧縣、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等“國字號”金字招牌。
石斛、黃精在樹蔭下茁壯成長,天麻、茯苓在沙土裏孕育生機,花菇、羊肚菌在覆膜下蓄勢待發,黃牛、山羊在山腰間自在奔跑,各旅遊景點停滿了自駕車,周邊的農家樂一桌難求……霍山縣的林下生態經濟點亮了小山村的希望,鼓起了老百姓的腰包。(陳波、吳悅)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