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但家廟鎮但家廟村吳家洼村民組,山坡上,一株株大豆苗與油茶苗迎風搖曳,長勢喜人,在藍天下勾勒出一片夏季田園圖,走近一看,五一後在油茶林套種的大豆已經結出了豆莢,十幾名工人正在對大豆進行管護。
“在油茶林中套種大豆,能夠合理利用空間,打好時間差,讓油茶林地産生複合效益。大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能夠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産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但家廟鎮農綜站負責人何祥兵説。“這次我們選擇了種植了兩個品種的大豆,一種是綠寶石,一種是普通大豆。”
近年來,但家廟鎮著力踐行“兩山理論”,利用區位優勢和原有的7000多畝油茶種植的基礎,實行“萬畝創新+油茶基地”項目,2022年新種油茶2400多畝,大力發展油茶産業。但新造油茶林生長週期長、見效慢,前期的人工管護是一筆不少的費用,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但家廟鎮探索”油茶+”模式,將種植大豆短産業與油茶長産業套作發展,實現“以短養長”,進一步撬動油茶産業發展,有效實現林農合一、生態經濟共贏。油茶産業的發展通過採取流轉土地、吸納村民務工的方式,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我把山場出租了種油茶,還能拿到租金。基地就在我家門口,離家又近,我還能去幹活,主要就是除草、施肥的活,也不怎麼累,每天都能拿到100塊錢的工資,真的很開心。”但家廟村村民沈昌庭説。“我今年有70多歲了,出去幹活肯定找不到比這個更好的了,在這還能照顧家。”
在油茶中套種大豆
“油茶主要就是靠人工,現在套種更需要人工。五月種豆的時候,每天都需要40多個人手。現在大豆已經快成熟了,每天還需要十幾個人手,主要就是除草、施肥的活。”但家廟村村黨總支書記汪鈺説。汪鈺表示,在他們村,油茶套種常年解決務工100余人,基本都是村裏的留守老人,年齡普遍在60歲以上,屬於“弱”勞動力,油茶套種為他們這些“弱”勞動力務工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實現就近就地就業,當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分工的模式持續增收。
據統計,但家廟鎮目前油茶套種大豆2400余畝,其中綠寶石1300余畝,普通大豆1100余畝,能夠滿足市場蔬菜供應、加工豆腐、植物油等多種用途。農技員深入一線指導農業技術,為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推行“油茶+”産業模式,使土地經規模經營釋放出更大的經濟效益,真正做好富民增收,繪就出鄉村振興的新畫卷。(霍山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