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來金寨不得不打卡的紅旅小鎮

時間:2022-03-2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紅源譽中華,山水秀天下。湯家匯位於“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的安徽省金寨縣西北部,地處豫皖兩省交界的大別山腹地,坐落于巍峨壯觀的金剛臺腳下,被評為安徽省十佳紅色小鎮、安徽省第三批特色旅遊景觀名鎮、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安徽省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安徽省生態鎮、安徽省電商示範鎮、安徽省森林城鎮、安徽省紅色研學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湯家匯紅旅小鎮于2022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境內紅色、綠色、古色旅遊資源豐富,紅色革命遺址60多處,國保單位4處、省保單位12處、市保單位1處、縣保單位41處、國家級傳統村落3處、省級傳統村落5處、特色景觀旅遊名村4個,是六安市目前紅色遺存遺跡最集中、最完好、最突出的一個紅旅小鎮。


在金剛臺腳下的瓦屋基村,有一所列寧小學,她是全國僅存的兩所列寧小學之一,創建於1930年春,列寧小學從誕生那天起,便成為革命的搖籃,她孕育了無數革命志士和現代化建設人才,從該校畢業參加革命工作倖存的被授予將軍軍銜的就有5位,他們是周純麟、鄧忠仁、吳作啟、陳明義、程明。1947年秋,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時,時任政委的鄧小平同志興致勃勃地來到列寧小學,但只見幾排破瓦屋,無一師生,心中感慨萬分,即興作詩一首,寫後命警衛員貼在學校大門上,事後這一珍貴的革命文物被當年列寧小學學生周世芳收藏。後來雖然原件被毀,但內容很多老人仍記憶猶新。1961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激發著下一代人緬懷先烈,熱愛祖國的情懷。


2017年9月27日,紅軍街開街儀式在湯家匯鎮老街舉辦,湯家匯鎮政府與時俱進地把電子商務引入紅軍街,創建電商一條街,讓紅色旅遊插上電商翅膀,紅軍街現已成為展示湯家匯的紅色文化之街、引領脫貧之街、大眾創業之街。紅色文化和電商創業相結合的旅遊創新模式,有效地帶動了三産發展,曾引領35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年遊客量增至10余萬人次。


少共豫東南道委、少共赤南縣委、紅軍醫院舊址——易氏祠位於湯家匯鎮街道筆架山路左側,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一進3幢,6院26間,土木結構,保存完整。她是紅軍少共的主要活動場所,當時擔負著為紅軍培養接班人的重任。1929年,在湯家匯鎮易氏祠成立了少共豫東南道委、少共赤南縣委,區以下各鄉成立團支部。少共領導著豫東南、赤南縣的青年運動以及少先隊和兒童團工作,她組織青年參加紅軍和遊擊隊,組織少年兒童到前線慰問紅軍戰士,到醫院慰問傷病員,幫助烈軍屬挑水、打柴。整個共青團、少先隊、童子團活動在根據地內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極大地支援了紅軍前線作戰、推動黨政地方工作,動搖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易氏祠大門門框上“打倒蔣介石,我們有飯吃”的標語至今清晰可見。同時,易氏祠也是鄂、豫、皖紅軍第二後方總醫院,簡稱“紅軍二醫院”的所在地,時有中西醫務人員30余人,從1929年底至1932年秋4年間,共救治各類傷病員2000余人,進行大小手術1000多例,安撫紅軍流失人員近千人,捐獻銀元500余塊、糧300余擔,使一大批負傷紅軍戰士傷癒歸隊重返前線。


鄂豫皖蘇區革命活動的指揮中心、豫東南道區蘇維埃舊址——接善寺位於金寨縣湯家匯鎮街道南頭組。據史料記載,該寺建於明初,現有房屋30間,分東西兩院,寺門外植有古柏三株,銀杏、紅檀各一,均為建寺所栽,距今有600餘年,勁幹虬枝,古意盎然。1931年豫東南道區蘇維埃設于接善寺,下轄商城、固始、光山、六安等縣。商城、赤城、赤南縣蘇維埃政府各機關先後均設在該寺。1932年3月,徐向前率紅四方面軍東進,曾駐此寺休整。1933年,中共皖西北道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與會300余人,選舉産生了皖西北道區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同時合併豫東南道委、皖西北道委為中共皖西北道委,下轄13個縣,其內設機構齊全,分工精細,下轄有赤色郵政局——徐氏祠,政治保衛局——姚氏祠,俱樂部——余宅,紅軍醫院、少共縣委——易氏祠,武器修配站——石氏祠,紅日印刷廠——大衝禪廟,總工會——廖氏三輩祠,中共商城縣委、中心縣委——何氏祠等單位,辦公地點設在接善寺。該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激勵著湯家匯人民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為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


赤城縣蘇維埃政治保衛分局舊址——姚氏祠始建於咸豐八年(1858),祠堂大小十八間,整個建築宏偉氣派,精雕細刻,1929年5月,立夏節起義勝利後,商城縣蘇維埃政府在姚氏祠成立商城縣政治保衛分局,內設偵察科,審訊科、事務室、保衛隊(含看守所),下轄5個區代辦處,全局近百人。1931年10月,張國燾在黨政軍內“肅反”擴大化,致使黨組織和紅軍遭受重大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黃澤夫老首長回到這裡時曾放聲大哭,他就是從這裡逃出的,差一點被害,他的很多戰友就在這裡被錯殺。


全國僅存的兩所赤色郵政局舊址之一——徐氏祠位於湯家匯鎮街道北頭組,建築面積900余平方米,是一座頗具徽派建築風格的宗祠。她是全國僅存的兩所赤色郵政局舊址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一處在江西瑞金。當時郵政局下設7個郵政支局,各支局均發有統一的插信布袋,配有郵戳、公章,主要依靠鋪遞哨傳遞郵件,其主要任務是負責鄂豫皖蘇區紅軍通信等工作,為黨的發展壯大和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31年5月28日晚,31團1營1連戰士盧炳銀寫信回家報捷:“東征取得偉大勝利,革命一天天高漲,蘇區一天天發展,蘇區一天天鞏固,紅軍擴大……”的家信就是經此赤色郵政局收寄,目前該信件收藏于六安市皖西革命烈士陵園。現在,徐氏祠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她教育著下一代人緬懷先烈,激勵鬥志,勤奮工作。


鄂豫皖省委會議舊址——胡氏祠始建於宣統元年,距今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是一座頗具徽派建築風格的宗祠。1934年4月16日,紅軍25軍和紅28軍在這裡會師,完成了合編,整編後成立新紅25軍,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紅25軍在徐海東率領下于1934年12月開始北上長征,于1935年9月16日勝利到達永坪鎮與劉志丹率領的紅26、27軍會師,成為長征到達陜北的第一支紅軍,被譽為“長征先鋒”。1981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4月16日紅25軍紀念廣場在胡氏祠前建成。


湯家匯地區的紅色政權機構建設早、運轉時間長。2014年湯家匯鎮成為全省首批紅色小鎮,紅色信仰紮根下來,激發著這片土地上每個人的激情和鬥志。紅色是湯家匯的本色,也是湯家匯的精神傳承,1924年湯家匯鎮筆架山農校成立了六安市境內第一個中共黨組織,後發展為黨支部,成為後來領導皖西地區革命鬥爭的核心。土地革命時期,革命烽火在湯家匯境內熊熊燃燒,金寨縣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隊伍在湯家匯就有3支。縱看五級政權,系列建制,上有道委、道區,下有縣、區、鄉、村四級蘇維埃政府;橫看部門齊全,功能配套,鎮內不僅有商城縣總工會、俱樂部、少共赤南縣委、赤南縣婦委會,還有紅軍醫院、槍械局、赤色郵政局、政治保衛局,辦有列寧小學、師範學校等,堪稱一座完整的蘇維埃城。


與此同時,湯家匯是皖西地區傳統村落最集中的地方,現有3處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5處入選第一批安徽省傳統村落名錄。


近幾年,湯家匯鎮黨委政府為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堅持“傳承紅色精神、致力綠色發展”主旨,在紅色旅遊經濟發展和旅遊産業脫貧上出實招、下狠勁、求突破。對革命遺址群進行維修和布展,完善紅色旅遊基礎設施。融合紅色體驗、鄉土文化和健身休閒等項目,建設一條35公里長的紅軍步道,連結紅軍街、紅二十五軍廣場革命遺址、傳統村落、金剛臺等景點,把紅軍步道建設成傳承紅軍精神和弘揚紅色文化之路。發掘金剛臺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修建了16.5公里的健身步道和野外露營基地,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經濟發展。


紅源重鎮湯家匯,遙寄烽火憶崢嶸。未來的湯家匯將繼續傳承紅色基因、致力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紅色鑄魂、綠色發展、特色富民的三大戰略,努力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電商特色小鎮、國家級生態鎮,著力發展紅色旅遊、著力做強電商小鎮、著力推動鄉村振興,把湯家匯建設成為環境良好、特色鮮明、百姓殷實、和諧發展的紅色經典景區。(六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供稿)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