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福建省永春縣

時間:2021-12-24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永春縣縣城—吳新華

永春縣2012年在全省率先提出“美麗鄉村”建設課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4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縣、全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縣和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2016年,通過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縣考核驗收。2019年,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改革試點縣,並作為全國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的樣板向全國推廣。2020年2月,成為《美麗鄉村建設評價》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近年來,在國家、省、市級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我縣持續推進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試點工作,緊緊圍繞“雙碳”戰略和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目標,按照“以經帶管、以管促經、經管融合、協同創新”的改革思路,探索頂層規劃設計與體制機制改革,強化長效管護,激活鄉村發展要素,發展“美麗經濟”,推動美麗鄉村從建設到經營轉變,為全國山區縣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準提供借鑒參考

《晨曦》 岵山鎮茂霞村——吳新華

《豐山美麗鄉村》桃城鎮豐山村 ——王少華

産業帶動型  介福鄉福東村福碗——吳新華

《江山多嬌》陳志鵬攝

一、改革措施及成效

(一)創新規劃引領,深化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標準

委託中國美院、清華大學等機構承擔規劃編制和鄉村設計工作,積極推動不同規劃團隊的交流與融合,力促美麗鄉村經營管護的多規合一、設計協同。2014年,在全省率先發佈實施《永春縣美麗鄉村建設規範》,2015年又發佈6個子標準,形成“1+6”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體系,相關內容被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吸收、列入國家標準樣板,“不搞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標準、不拘一個建設模式”的“三不原則”形成廣泛影響。2019年成立永春縣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專家委員會,聘請産業發展、空間規劃、政策研究、創意設計等領域10多位國家級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對永春縣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試驗工作進行頂層規劃,出臺《永春縣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推進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試驗的方案》。今年又制定《永春縣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標準》,在部分美麗鄉村試點實施,提高美麗鄉村的經營與管護水準。

呈祥鄉西村村——吳新華

達埔鎮楚安村——吳新華

東關鎮美升村——吳新華

東平太山村

(二)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清新宜居美麗家園

對2012年以來創建的80個縣級示範村、137個鄉鎮級示範村、25個精品村、10個美麗鎮區、3條示範線進一步整治提升,探索出一套符合永春實際的人居環境整治經驗模式,被列入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

1.城郊融合類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典型模式。桃城鎮以“提升城鄉品質”為契機,緊盯“鄉愁故里、宜居桃城”目標,持續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美麗庭院創建,擦亮人居環境底色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打造鎮區-南星社區-上沙村鄉村振興美麗景觀帶。

2.特色保護類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典型模式。岵山鎮是閩南地區遺存較為完整的千年古鎮,歷史遺跡豐富,古厝、古井、古樹、古寨、古街、古道、古寺、古窯匯聚於此,形成特有的八古文化。(1)歷史風貌保護修繕工程。對古厝、古寨、古街等重點歷史建築、有價值建築、傳統民居實施分類修繕,盡可能復原閩南古鎮傳統風貌及生活面貌。(2)古厝民居活化利用工程。對古厝民居進行功能提升,讓承載著鄉愁記憶的傳統民居得以留存和傳承,並重新煥發生機。(3)配套設施完善提升工程。完善古鎮古村系列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4)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工程。整合鎮域內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有特色、有歷史、有文化、有內涵、有鄉愁的生態宜居歷史文化名鎮。(5)實施古街文創項目。引入文創體驗業態,建設榜舍龜、荔枝公社豆腐製作體驗館,開發荔枝蜜、荔枝豆腐花、荔枝冰淇淋、荔枝果醬、蛋糕、糖果等系列産品,推出文旅融合發展。

3.集聚提升類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典型模式。以新閩派新型農村社區項目列入福建省農房建設專項拉練檢查點為契機,吾西村以“四新”理唸有序引領社區高水準建設。(1)規劃選址“新”。利用已荒廢的集體柑桔地,集約使用土地,開發建設新閩派農房和文化活動中心。(2)設計理念“新”。設計注重鄰里關係塑造,科學合理安排房屋聚落、人文、生態的關係,打造新型農村社區交流模式。(3)報建模式“新”。農房建設按照農戶個體報批,由專業建築公司承建,鎮、村協助業主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4)建築選材“新”。創新選用拼裝式建築材料,採用紅磚白石雙曲坡的永春傳統建設風格,屋頂利用弧面頂疊檐處理,建築立面採用本地深紅色磚墻搭配鏤空花磚、白色外墻塗料,著力打造紅白交融、山房相映的最美農村天際線。

桂洋鎮桂洋村——吳新華

湖洋鎮蓬萊村 ——吳新華

岵山鎮塘溪村——吳新華

介福鄉福東村——吳新華

(三)探索長效管護機制,打造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發揮永春縣是著名僑鄉、有120萬華僑的優勢,發動華僑、鄉賢參與美麗鄉村經營管護,制定提升《村規民約》,規範收取一定的衛生保潔費用。並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道德積分等方面探索創新經營管護機制,做到共建共用、村民自治。如仙夾鎮將東裏村連續十一年收取衛生保潔費的做法向全鎮推廣。東關鎮美升村設立家庭衛生“紅黑榜”、群眾門前三包責任制,並定期將門前三包的照片上墻公佈,督促群眾保潔從我做起。蘇坑鎮嵩山村在嵩山古街成立“積分儲蓄銀行”,設置積分兌換獎品,按照村民參與村級事務、政策宣傳、主動加強學習、道德模範評選、愛心公益服務、美麗家園創建、法治宣傳等活動實施積分兌換制度,每月兌換一次積分、每季度公佈一次排名、每年匯總一次排名。仙夾鎮山後村成組建一支由10人組成的老人協會志願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村入戶,負責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指導、巡查監督等,督促村民做好房前屋後整治和源頭垃圾分類,發現問題及時向村委會反映,實行臺賬式銷號管理。探索建立健全“鄉村治理積分制”,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管護機制的建設中來,發揮主體作用。如外山鄉草洋村將“微積分”制度管理融入鄉村治理體系,建立“積分清單”和“負面清單”,列舉25項村內不文明不規範行為。

蓬壺鎮觀山村——吳新華

特色文化型 一都鎮三嶺村——吳新華

田園風貌型 東平鎮東山村——吳新華

五里街埔頭村——吳新華

(四)建立持久運營機制,完善美麗鄉村管護長效機制

1.創新建立美麗鄉村基礎設施“美麗資産管護保”。與保險公司合作,將永春縣8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形成的美麗資産購買保險,對美麗鄉村設施損毀進行有效擔保,並建立美麗鄉村維護基金,拓寬管護資金來源,有效提升鄉鎮、村加強後續管護的積極性。

2.搭建黨建平臺,實現資源聚攏,創新“跨村聯建”模式。(1)強村帶動,以點帶面一體發展模式。三嶺村、仙陽村、仙友村、蘇合村聯合成立一都鎮山歌小鎮聯村黨委。在聯村黨委的引導下,4個村的旅遊資源以“旅遊經營權外包、旅遊收益共用”的合作模式,委託旅遊公司統一經營管理,以三嶺村“山歌文化”為依託,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最大限度地把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活力,努力實現區域內村級組織功能整合、産業融合提檔升級,打造特色旅遊品牌。其中,仙友村通過深入挖掘當地特色耕讀文化,策劃生成多個鄉村旅遊建設項目,全力打造集農耕體驗、娛樂互動、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吸引遊客前往,每個村年增收10萬元以上。(2)村村互動,優勢整合打響品牌模式。茂霞村、塘溪村、鋪上村、鋪下村4個國家傳統村落,成立岵山鎮傳統村落聯村黨委,通過“跨村聯建”,整合優勢資源,打響岵山荔枝、熟地、醋三大特色品牌,深度挖掘本地旅遊資源,逐步形成村村互動的工作格局,大家集中打造‘鄉愁古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帶動600多人返鄉就業,有望實現熟地、荔枝和醋三大特色品牌的全面復興。(3)産業聯動資源融合,“農業+文化+旅遊”模式。以“農業産業提質增效、集體和農民雙增收、鄉村宜居宜業宜遊”為目標,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村企合作、農企合作的新模式,促進“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桃城鎮以上沙村為龍頭示範引領,通過土地流轉、農企引進,道路提級改造、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將5個山頂村有力聯結在一起,輻射帶動本村及周邊村群眾共同發展致富。

五里街鎮高垅村 小朋友在瓜果長廊內嬉戲

仙夾鎮東裏村——吳新華

造福新村型 桃城鎮洛陽村——吳新華

3.創新“全民參與”的共用機制。鼓勵群眾參與投資美麗鄉村旅遊,以古厝或閒置房屋入股,興辦農家客棧、鄉村酒吧和特色民宿,打造建設精品民宿群。如福東村,通過招商引資、村民眾籌相結合的方式,籌資資金200多萬元建設百福園燈光秀、遊船、民宿等項目,開啟鄉村旅遊“白+黑”模式;龍水村,村民對古厝進行重新修繕,開發成特色民宿,發展民宿鄉居之旅,帶動鄉村旅遊業發展。

4.多元投入,形成多方合力共建模式。一是完善財政投入統籌機制。改變以村為單位進行補助的“撒胡椒面”做法,制定了《永春縣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通過試驗工作小組統籌使用省、市試點村專項資金和現代農業、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資金,集中資源打造古鎮鄉愁和慢生活兩個精品示範片區,並建立永春縣鄉村振興“智慧監督”平臺,解決部門之間、縣鄉村之間的資源分割問題,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二是完善信貸資金投放機制。以推進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和省級生態産品市場化改革試點等為契機,引導縣域內各類金融機構全面介入,持續推進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等,創新推出“金佛手-美麗鄉村貸”、“裸房貸”等金融産品,實施全國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創建,發放抵押貸款19.25億元,居全省第一。三是完善社會資本撬動機制。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厚重歷史文化等優勢和生態優良的軟實力,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等行動,出臺所有優惠扶持政策措施,千方百計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創新、合作共建共用氛圍,成功馬來西亞IOI團隊對接五里街古鎮運營、與安騰集團對接建設岵山古鎮“十里桃源”、引進七匹狼建設山居度假酒店等一批農文旅項目。四是完善群眾投入引導機制。注重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創新“全民參與”的共用機制,發揮紅色鄉賢理事會、美麗鄉村建設基金會等“四會”橋梁作用,廣大群眾、鄉賢能人、僑親僑胞參與鄉村振興大業的積極性高漲,通過一事一議、投工投勞、長者食堂、教育促進會和公益事業捐款等多種途徑,累計籌集到鄉村振興建設資金2億元,形成了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共譜鄉村振興篇章的良好氛圍。

5.引才育才,強化鄉村人才振興保障。一是完善政策體系。立足永春實際,出臺柔性引才管理辦法,支援企業通過顧問指導、退休返聘、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人才。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計劃的若干意見》,推行“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優質項目”模式,組織開展鄉村振興人才(項目)的評選表彰。二是強化平臺建設。創建“永春人才之家”,提升人才軟體硬體服務水準。建立“1+1+4”人才模式,依託1所學院,即永春生態文明學院,1個教學站,即清華大學鄉村振興福建永春遠端教學站,強化4支人才隊伍,即永春縣鄉村振興專家服務組、科技特派隊伍、涉農人才隊伍、鄉賢人才隊伍。三是創新“三師推動”。“導師”幫帶。從縣直機關中選派236名縣管幹部擔任鄉村振興導師,同時推動鄉鎮黨政正職帶優秀年輕幹部、“老鄉鎮”全程帶新入職幹部,引導強村黨組織書記帶弱村黨組織書記,持續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分類建立導師“師資庫”,建強鄉村振興一線力量。“高師”下派。深化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三年行動,進一步完善以高校院所為依託,科技特派員為紐帶,鄉土人才、農民群眾為基礎的科技服務體系,下派省級科技特派員155人次。“農師”成才。成立由30名涉農專家組成的“智囊團”,對鄉村振興項目“把脈問診”。舉辦福建省(永春)“匠藝杯”工藝美術現場技能大賽,吸引70名從事漆藝、紙織畫、陶瓷、篾香等傳統工藝的技能人才參與賽事角逐,授予25名匠藝人才“縣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開展永春縣評茶員職業技能競賽和泉州市首屆佛手茶製作職業技能競賽,採用“以賽代評”的方式挖掘鄉土人才。

如今的永春,主題小鎮、休閒旅遊、美麗經濟應運而生,蓬勃發展,生態好牌打出了發展好局,打響了“有一種生活叫永春”的品牌,不僅讓本地人自豪,更讓外地人嚮往。今後,我縣將持續總結提升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試點經驗,對標不足補短板,創新機制,持續推動我縣美麗鄉村工作持續走前列,融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經驗做法推進全縣鄉村振興展示中心建設,形成一套標準化、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圖文供稿單位:永春縣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