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清早,從安徽省合肥市政務中心放眼望去,初冬的合肥還留有深秋的敦厚,“2021世界製造業大會”的彩旗在朝陽中與金黃的樹葉交相輝映。再過幾天,世界製造業大會將在這裡召開。
製造業是國家創造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14日記者選擇環行合肥一日,在對比代表性科創與製造業基地半年前、一年前的變化中,感受到了躋身GDP“萬億俱樂部”近一年來合肥的“四度”——創新高度、建設速度、投資熱度、服務溫度。
行往西北方向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14棟已竣工的單體建築沐浴在晨光中。今年初,記者在這裡看到的還是一片鋼筋混凝土工地。
“人造太陽”的重要研究平臺“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已初步落成,這一大科學裝置將推動“人造太陽”早日為人類提供安全高效的潔凈能源。
近半年前,“人造太陽”實現了1.2億攝氏度101秒電漿體運作,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雲濤説,這一成果不久前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和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
世人矚目的“人造太陽”的背後蘊含著合肥對原始創新認識的高度和對基礎研究投入的程度。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市為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投入超60億元。
往合肥的西邊走,新橋智慧電動汽車産業園建設正熱火朝天。蔚來汽車投資約253億元、電池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投資約250億元建設的這座11平方公里的園區,將形成年産100萬輛新能源汽車、100GWh動力電池産能。項目承建方正是此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的建設者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蔚來汽車CEO李斌指著已進入施工掃尾階段的生産區説,這裡將是蔚來在合肥的第二生産基地,項目於今年4月底開工,8月底主體封頂,11月底將進入設備安裝,明年三季度投産。
“這是合肥速度。”李斌説,截至今年10月,蔚來已累計交付新車145703台。而截至去年10月,蔚來則累計交付新車63343台。
離園區不遠處,一座空港國際小鎮拔地而起,生態濕地藍綠交織,教育醫療設施正在興建。未來,電動汽車産業園區1萬多名研發人員及4萬多名技術工人和他們的家人將在這裡生活。
7個月汽車園區竣工代表著合肥的建設速度,背後是企業投資、人才會聚的熱度。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全市新簽約項目104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87個。蔚來汽車不久前進行的大學生招聘中,六成大學生選擇到蔚來4個基地中的合肥入職。目前,合肥市每10人中就有2.6名大學生。
從合肥西北再往南走,是中安創谷科技園,一撥又一撥年輕人走在路上聊著技術談著項目。合肥市孵化的智慧可穿戴終端企業華米科技就坐落在這裡,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61%,出貨量同比增長29%。
“90後”大學生創客韓東成也在這裡將“空中成像”從“科幻”變成了産品,因其可實現無接觸式操控,成為疫情防控中的“網紅”産品。
“這裡是年輕人的雙創地標,他們帶著技術走進園區,在這裡將技術變成産業走進市場,去年入駐企業産值超過83億元。”安徽中安創谷科技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芳説,園區聚焦人工智慧、電子資訊等産業,致力於打造國際化科創社區。
創新是當前合肥最鮮明的名片。離中安創谷不遠處便是中國科學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這裡展示著上個月在合肥研製成功的“九章二號”和“祖衝之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它們使中國成為目前唯一在兩條技術路線上達到“量子優越性”里程碑的國家,時距“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不到一年。
創新的高度,離不開科技投入的力度。2020年合肥財政科技投入達163.3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14%。
繼續向西南環行至合肥經開區,走進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眨眼的瞬間,一台筆記型電腦就下線了。
“作為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基地,聯寶目前0.5秒就下線一台筆記型電腦。”聯寶科技公共事務總監錢莉説。電子大屏顯示,截至14日下午3時31分,聯寶累計向126個國家和地區出貨1.9777億台筆記型電腦。企業可提供的各類PC産品的個性化配置達48萬種。
0.5秒一台筆記型電腦的速度背後,折射出合肥製造業發展品質。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以“芯屏汽合”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對全市工業産值增長的貢獻率達69.4%。
夕陽西下,記者再向合肥東北方向行進到新站高新區。這裡集中著合肥從最大到最小的各類顯示産品。無論是京東方還是維信諾,各有“絕活”。京東方110英寸大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屏,而京東方的業務範圍也已從單一生産液晶螢幕件升級為提供工業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去年此時才投産的維信諾,已實現折疊屏等産品全球首發、全柔性AMOLED面板生産線批量出貨。
2020年我國新型顯示産業直接營收達到4460億元,全球佔比達到40.3%,而合肥市新型顯示産業規模則位居國內第一方陣。
大尺寸、可折疊的顯示屏背後,有著政府服務的溫度。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回憶,去年復工復産期間,企業一批關鍵設備和外籍技術人員入境遇到困難,合肥市幾經協調,最終以6架包機將設備和技術專家送至合肥。
夜幕降臨,結束一日環行,燈光照亮了路邊標牌的幾個大字“創新高地”。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