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紅色領航謀大道,綠色振興奔小康

——“紅色六安 趕超發展•開局十四五”新媒體采風團霍山行見聞

時間:2021-11-02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陳波、鄭昕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大別山精神”是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偉大精神。為貫徹落實六安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弘揚紅色精神,致力綠色振興,全力趕超發展,近日,六安市委宣傳部組織“紅色六安趕超發展•開局十四五”新媒體采風,旨在提升六安美好新形象,提高六安整體影響力。

紅色基因代代傳

這次新媒體采風,邀請新華網、人民網、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中安線上等中央、省、市和縣四級40位主流媒體記者,采風團一行來到紅色老區霍山縣,先後來到大別山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磨子潭鎮宋家河村古村茶棧、大化坪鎮青楓嶺村獼猴桃種植基地、太平畈鄉藥王故居、霍山石斛種源基地和天下澤雨公司等地,通過實地體驗感悟,用手中的筆和相機,全方位報道展示新階段現代化幸福六安發展的新成就。


采風團一行參觀大別山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

采風第一站是大別山安徽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館內珍藏的800余張圖片、200余件文物,讓在場的媒體記者們目不暇接。在紀念館內,恰逢前來接受紅色教育的城東小學30余名小學生。采風團現場聆聽了紅領巾講紅色故事,感悟革命老區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薪火不息。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讓我認識了更多的霍山革命烈士們,他們把生命獻給了他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安逸的年代裏,從出生起就沒有戰爭的硝煙,也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煩惱。我們將永不忘懷,這樣的和平年代都是無數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做的是牢記先烈精神,好好學習,爭做合格的新時代共産主義事業接班人。”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詳細了解了家鄉霍山作為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萌芽、形成、發展和建設的全過程後,黃佳琪同學激動地説。

茶旅融合宋家河

宋家河村位於霍山縣西南部,是一個集茶葉、民宿、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網紅打卡小景點。2020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如今的宋家河村有産業、有美景、有人氣、有氛圍,宋家河人民用勤勞和奮鬥繪就了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宋家河村也從偏僻貧窮的落後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秋陽嫵媚,碧空如洗。許多外地遊客一邊在“天空之鏡”上拍照留念,孩子們開心地在大草坪上嬉戲玩耍。幾臺起重機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吊裝作業。


采風團一行在古村茶棧天空之境處拍攝照片

“下一步我們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發展鄉村旅遊業。我們今天正在吊裝四組太空艙,這種全智慧化的高端民宿主體可以讓遊客們得到更好的休息體驗。下一次遊客來到宋家河村不僅可以嘗鄉村美食、看鄉村美景,同樣可以住上更好的鄉村民宿。”磨子潭鎮宣傳委員胡婷婷介紹説。

多年來,為群眾找活路、奔富路、謀幸福一直是宋家河村黨員幹部們接力傳承的紅色精神血脈。自大別山風景道全線貫通,原先地處偏僻的交通瓶頸終於打破,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的宋家河村如何快速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又成了群眾急難愁盼的頭等大事。該村黨支部通過“支部牽頭、大戶帶動、農民參與”的方式,盤活了自身資源,探索出一個集休閒觀光、採摘體驗、餐飲服務為一體的茶旅觀光帶,年接待遊客達10萬人次。千年古村茶為媒,深山驛站引客來,實現了産業發展的重大突破。

近年來,該縣全面貫徹“旅遊興縣”戰略,把加快旅遊業特別是全域旅遊和鄉村旅遊作為踐行“兩山”理論、加快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綠色振興和生態保護相得益彰。全域旅遊各要素配套逐步完善,體驗式、度假式鄉村旅遊快速興起,已由最初的重點發展帶動逐步向多點集聚、全域發展。著力打造了磨子潭民宿小鎮、下符橋花果小鎮、太陽愛情小鎮、上土市溫泉小鎮、落兒嶺漂流小鎮等眾多特色小鎮。

青楓嶺上“致富果”

青楓嶺村位於大別山主峰白馬尖腳下,境內區域平均海拔650米,屬中等山區地形,境內環境優美,生態資源豐富。青楓嶺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選擇在黃葉坪村民組動員當地群眾率先發展獼猴桃和脆紅李等優質水果品種種植,建立高效水果示範片,並積累經驗輻射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

一看到成片成片的業已成熟的獼猴桃,采風團的成員們都樂開了花,紛紛像當地村民一樣,挎上了果籃,興高采烈地摘起了獼猴桃。

“幫我摘的果子稱一下。”

“我摘了10斤,掃碼給您錢。”

采風團一邊把自己親手採摘的獼猴桃打包稱重,準備帶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品嘗這原生態的水果;一邊搶著掃碼支付,分享果農們豐收的喜悅。

“我們村的獼猴桃果園,全村連片200畝的獼猴桃,其中貧困戶8戶,一般是群眾自願幹的,加上合作社産業大戶搞起來的。現在大都已經進入豐果期,一畝産量最少是3000斤到5000斤,一年下來可以給農戶帶來近2萬元的純收入。”青楓嶺黨總支書記韋孝春説。


采風團一行在青楓嶺獼猴桃種植基地採訪種植戶

村民石良浩今年38歲,初中畢業後一直在杭州打工。因為家庭原因被評為村裏的貧困戶。2018年回村,在村兩委的幫助下自主創業種植獼猴桃,還註冊了“農家小舍”家庭農場,現有獼猴桃5畝,還幫別的外出務工的果農代管10畝。

“今年獼猴桃長勢好,收入也很好,比原來種莊稼翻了十多倍,純收入大概一年在五、六萬這個樣子。下一步我準備擴展養殖規模,以生態豬、有機水果、有機茶葉為主,有條件發展一下第三産業,辦一些旅遊住宿之類的,搞成一個休閒農莊,讓更多的外地遊客也喜歡到我們青楓嶺來體驗一下鄉村生活的美好。”石良浩信心百倍地説。

“藥王故居”尋“仙草”

“我父親何雲峙是第一位研究霍山石斛野生種苗馴化的人,正是因為他的努力,霍山石斛才實現了從種子組培試管苗到野外栽植,再到初加工的産業化開發。這一粒霍山石斛果實裏就包裹著24000顆種子,但目前主要還是依賴實驗室組培繁育才行。要是能突破霍山石斛的自然種植的技術瓶頸,那將極大降低石斛種植成本,對我們霍山石斛的未來有著重開天地的重大意義。”在太平畈鄉“大別山藥王故居”山上的林下石斛種植基地裏,霍山石斛種植技藝非遺傳承人何祥林摘下一粒黃豆大小的石斛果實,小心翼翼地剝開果皮,裏面密密麻麻包裹著一顆顆纖小胞子狀淡黃色的種子。


采風團一行在霍山石斛原種基地採訪

采風團一行在天下澤雨石斛有限公司拍攝採訪

霍山石斛俗稱米斛,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霍山石斛的花、葉、莖都是寶,名列“十大皖藥”和“九大仙草”之首,享譽國內外市場。位於大別山腹地的太平畈鄉是霍山石斛的原産地、核心區,境內有中藥材1460多種。全鄉現有霍山石斛種植面積15000畝,石斛從業人口4000余人,2010年榮獲“中國石斛之鄉”稱號,2020年全鄉産業總值近13億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十億元小鎮”。

走進天下澤雨石斛股份有限公司的楓鬥加工車間,60多名身穿橘黃色工作服的女工正在進行石斛烘乾後的分組挑選工作。

“霍山石斛采收後要經過工序挑雜、工序剪根到工序分級和工序復烘、産業包裝24道科學工序。這些就近招收的本地村民常年在這裡務工,一方面方便照顧家庭,另一方面也給家庭帶來可觀的收入,幫助他們穩定脫貧致富。”公司的生産負責人戚進寶介紹説。

近年來,太平畈鄉緊緊圍繞“做大石斛産業,打造石斛之鄉,推動石斛之旅,帶動群眾致富”這一發展思路,盯準石斛産業,做好石斛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實話鄉村振興戰略,以“石斛+”的發展理念,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優質企業,不斷擴大石斛種植面積。目前,以王家店村為源頭核心、以“九太路”為主線中軸,石斛産業在太平畈鄉已成集群發展之勢,涌現出天下澤雨、九仙尊、白馬尖、綠鬥等一批石斛生産企業。太平畈鄉按照“公司帶農戶,大戶帶貧戶,先富帶後富”的發展思路,構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鼓勵群眾把山場和土地流轉給企業,把閒置的土地資源盤活,石斛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為促進深山區群眾穩定脫貧致富,霍山縣早在2017年就提出“打造‘西山藥庫’計劃,將中藥材産業作為全縣扶貧主導産業,以漫水河、上土市、太陽、太平畈等傳統西山地域為核心,帶動全縣中藥加快發展,同時推動中藥産業與養老養生、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業態進行融合發展,把西山藥庫建成集一二三産業為一體的全産業鏈綜合體和大別山藥都。這劑鄉村振興的“良方”,有望將深山區群眾的“速效”脫貧轉化為“長效”致富,探索以三産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白馬尖下農家樂

太陽鄉金竹坪村坐落在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的山腳下。一排連橦別墅型的休閒農莊“森林旅舍”就是采風團下榻的地方。農莊的女主人年紀不大,名叫周甜甜。一看到客人們來了,趕緊在院子裏支起了柴火土灶,炒起了自家地裏産的花生給客人們嘗鮮。看她熱情週到的服務和陽光燦爛的笑容,采風團的記者們都把自己的相機和錄影機對準了她。

“我們家就住在這白馬尖腳下,畢業後就一直在外打工,連續幾年都沒有回家。”對著許多鏡頭,周甜甜有些靦腆。“後來,我們白馬尖開發成了4A級景區,家鄉變化太大了!原來我們這裡雖然也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那時候道路太差了。一路顛簸不説,還塵土飛揚。彎道也特別大,特別多,我家門前原來就叫四道彎。很多外地遊客來了一次,就不敢再來第二次了……”

2013年,霍山縣全力推進大別山旅遊扶貧快速通道項目建設,至2016年底全線貫通。道路條件的明顯改善,更加帶動了鄉村旅遊,也讓當地的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到家鄉的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周甜甜家也有了擴大經營的想法,這幾年先後投資了300多萬,重新新建了現在的森林旅舍。

“當地政府也不斷地支援我們、鼓勵我們,給了我們很多配套扶貧政策。為了讓我們進一步規範農家樂經營,提升旅遊服務水準。多次組織我們旅遊從業人員參觀學習,培訓我們專業服務知識,通過參觀,培訓學習。我們越來越專業了,遊客也越來越滿意,漸漸地客人也多了起來,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了。我們還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改進,爭取把我們太陽鄉的鄉村旅遊服務做得更好!”

采風團在霍山境內的活動為期一天,收穫滿滿,也感慨萬千。他們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告訴山外的人們,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把大別山紅色資源保護利用,使大別山革命文物資源與當地旅遊、文體産業深度融合,同時擴大大別山精神和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宣傳,提升大別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進大別山這塊革命老區在新時代得到更加高品質的振興與發展。 (來源:霍山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