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
新市,古稱仙潭,永嘉二年(西元308年)始有新市之名,至北宋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0年)朝廷立名新市鎮,建鎮歷史為江南古鎮之冠,距今已有1700餘年,商貿文化可上溯到兩晉,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
區位圖
新市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的幾何中心,杭州都市經濟圈的緊密圈層,是德清縣的副中心城市,申嘉湖杭、京杭運河、杭州二繞穿境而過,距杭州30余公里,距上海僅一個半小時車程,蘇州、南京均在2小時車程以內。全鎮總區域面積92平方公里,人口約8.9萬人,轄19個行政村、4個社區。
新市古宅成群,古橋林立,繪就了“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奮力進取的新市鎮,不僅有優美的自然人文景觀,更展現出了現代文明的發展速度,新市鎮聚焦美麗鄉村振興、錨定實現“由鎮到城”新跨越,以“古今共融,整體大美”為目標,開展城鄉風貌整治提升,打造“無差別城鄉”,從美麗城鎮、美麗社區、美麗鄉村入手,打造城鄉共同富裕的基本單元,努力擦亮“千年古鎮”這張金名片。
古鎮新城
近年來,新市鎮相繼被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鎮、浙江省文化強鎮、美麗城鎮省級樣板鎮、國家級糧油産業強鎮、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鎮、省級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0年又獲評省級農業特色強鎮。
2020年,新市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0億元,連續兩年突破10億大關。完成規上工業産值156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7.5億元,同比增長10%。城鎮、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7.5%。新市鎮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緊緊抓住耕地、種子、種植方式三個關鍵因素,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生産穩中有增。2021全鎮全年糧食生産面積達到26910畝,其中今年油菜、大小麥種植面積5500畝,去年油菜、大小麥種植面積4500畝,較去年增加1000畝;2021年“稻蝦”輪作模式在青蝦養殖區內推廣、合理佈局,與糧食生産功能區有機疊加,2021年該鎮稻蝦輪作早稻播種面積做到應種盡種,早稻播種面積大幅增長,今年蝦稻輪作縣下達任務2800畝,該鎮完成了4130畝。2021年晚稻任務12120畝(散戶額外還有1800-2000畝),去年播種晚稻7177畝(散戶額外還有1850畝),較去年增加5000畝左右。該鎮糧食生産保供各項工作走在全縣前列,為大力發展糧油生産做出了貢獻,保障了全縣的糧食安全。
圍繞“實力更強”,量質並舉抓經濟。
2020年12月7日新市鎮第一家上市公司兆龍互聯科技登陸創業板
2020年度湖州市金牛企業五龍新材
項目開工
項目簽約
經開區
經開區掛牌
經開區數字園區一張圖
深圳飛地
招商推介
一是全力抓服務穩招引。今年以來,新市鎮聚焦重點任務清單,強化項目研判和精準服務,助力項目選引量質齊升。上半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個,總投資79.9億元,其中3億以上10個,是去年全年的125%;5億以上8個,是去年全年的114%;20億以上1個;外資項目7個,是去年全年的117%;引進人才項目4個。聯合建設、自規等部門,通過靠前服務,成功推動拿地當日“四證聯發”,實現全市首個企業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成功入選市二季度擔當破難典型案例。二是全力抓項目穩投資。全面落實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機制,疏通項目推進堵點問題,推動項目建設快出成效,目前共有億元以上在庫項目56個,總投資128億元;其中産業項目50個,總投資109.2億元;政府投資項目6個,總投資18.8億元。上半年完成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入庫16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12個;完成重大百億工程開竣工7個,完成率全縣第一;三次産業“大好高”項目認定9個;寶韻休閒項目成功上規,為上半年全縣唯一認定“新升規”項目。三是創新動能快速集聚。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力量,加快釋放深圳飛地等平臺優勢,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上半年完成研發經費2.9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6%以上;認定省級科技型企業30家,提前完成全年任務;新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認定市“瞪羚”企業7家;申報市研發中心13家。順利承辦第四屆中國·湖州全球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深圳城市賽;産業創新中心一期4萬方竣工,並申報南太湖精英計劃産業園儲備園,已註冊6家企業、落地2個人才項目;通過“深圳飛地”引進人才項目1個;上半年申報國家級引才計劃14名、省級引才計劃15人;引進頂尖領軍高端人才2人、青年博士8人,打造産業人才創新中心、人才服務綜合體,産業轉型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四是新經濟業態加快發展。積極搶抓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契機,浙北地區首個網紅經濟園項目正加快推進,已入駐電商企業10家,累計實現網上銷售收入超6000萬元,預計今年年底前網上零售額突破3億元。西滄社眾創孵化空間依託浙北網紅園平臺,打造資源共用、開放交流、數字生活新服務,已入駐團隊7個,創客50人次,網零銷售500余萬元。
聚焦“鄉村更富”,多措並舉促振興。
道路綠化
宋市小微水體
治水
遊客集散中心
一是糧食生産擴面提量。新市鎮為務實糧食生産落地,積極開展面積擴大化。不斷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再深化、退塘還田再大化、變荒為田再細化”的“三化”措施,持續促進糧食生産面積再擴大。2021年早稻下達任務為2800畝,該鎮通過蝦稻輪作模式已完成播種面積4135畝,春糧面積4150畝現已完成5480畝,增幅30%。通過排摸,今年該鎮計劃實施土地復墾與開發項目30個,新增耕地面積約1200畝。自加壓力,大力推進白彪村2500畝農業園,現已完成退塘還田300畝,力爭年底全部還田。深化國家級糧油強鎮項目,就蔡界村2100畝進行園區打造並高標農田提升,並增補為申報省級功能區。二是村級項目注入活力。聚焦各村民生實事,制定形成“強村志”共238個項目,鎮村領導領辦推進,月曬季評,確保村級項目有始有終。充分發揮經開集團優勢,加快推進4個抱團聯建、村企合作項目(即經開集團與六村抱團建造標準廠房項目、經開集團與厚皋村、勇興村、櫟林村三村抱團的商業綜合樓項目、韶村加油站股份化經營項目以及城西村的商業綜合樓)。經開集團與六村聯建標準廠房項目新聯物業佔地面積約36畝,一期總投資5000萬已完成土地入市與項目立項。士林村與豐年村等兩村聯建二龍橋標準廠房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下半年完成招租。預計到今年年底,60%以上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300萬元以上,全面消除集體經營性收入60萬元以下行政村。謀劃打造白彪一園一場田園綜合體項目。申報農業大好高項目1個、培育農業重點項目1個。三是美麗鄉村引領共富。緊緊圍繞人居環境中難點痛點盲點問題,以“六美行動”為抓手,圍繞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園區、美麗河湖、美麗公路、美麗景區六大主線,全面實施區鎮人居環境整治。領導班子帶頭落實路長制、網格制職責,發動退職村社書記,結合生態糾察、值班組,成立專項督察隊,一日一督查,發現整改五水共治、大氣污染防治、違章建築、垃圾分類等問題3000余個,不斷促環境提升、塑文明新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除城中村外基本實現農村全覆蓋;新時代美麗鄉村“強弱村、補短板”項目加速推進。新市鎮自2020年開展了全省首場農村人居環境與垃圾分類“問診”會後,以“把問題帶來,把經驗帶回”為“問診”導向,各行政村工作推進效果顯著,提升明顯,真正以農村人居環境與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推進做到靶向治療。截至目前,新市鎮已開展兩場“掛號問診”,現場共“治療”114個病號,開出38張病例單,向上級有關部門反饋病號6個,完診率95%。此外,該鎮積極申報新時代美麗鄉村樣板片區兩個,分別為“水墨苧溪·畫裏江南”、“夢裏水鄉·田園農家”,共涉及9個行政村。同時,今年新市鎮將繼續推進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鄉鎮,1個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8個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4個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精品村,2個省級美麗鄉村星級農村公廁,1個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等創建工作。
行政村區域調整
跑小二
跑小二齣徵
清廉巡查
黨員傳新苗
立足“堡壘更強”,“唯實惟先”抓黨建。一是強本固基推動組織振興。(一)圓滿完成行政村區域調整,破解制約發展因素。通過組織領導、調查研究、全面分析、依法合規四步,以近乎100%的同意率圓滿將24個村、1個居委會、4個社區撤並整合為19個村、4個社區。成功消滅了3個原經濟薄弱村,精簡村幹部17人,年均節約支出90萬元。有效解決因資源、資産不足、幹部選拔範圍窄等制約行政村發展的難題。破除資産必須在村內的慣性思維,加強村企、村村合作,推動一二三産業有機融合,深入做好農旅融合文章。(二)圓滿完成村社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通過“三提前把好三大關”,平穩有序開展村社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一次性足額産生村社“兩委”班子146名,新進班子44名,班子平均年齡下降7歲(上一屆44歲,本屆37歲),大專及以上比例上升14.4%(上一屆 65.7%,本屆80.1%),在班子年齡、文化結構等方面實現全面優化。其中,調整村社書記13名,調整率達到56.5%,“一肩挑”意向人選全部當選。(三)全面扎牢基層制度籠子,增強戰鬥堡壘作用。嚴格落實新市鎮村、社“6+N”管理制度,將小微權利運作管理延伸至組級,實行陽光三務,在每個中心組設立3個村務公開點,落實專人專管,確保黨務、村務、政務、村級組級賬務定期按時公開。制定並出臺了《新市鎮“黨建+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和長效管理實施方案》,形成鎮—村—網格三級聯動體系,實行“1個網格+1個黨支部+1個治理團隊”,提倡自治自主管理模式。紮實推進清廉鄉村“一圖一屏一碼一欄”公開工作,以公開倒逼村級小微權力規範運作;開展黨委“全科體檢”,梳理黨組織及黨員隊伍、村級重大事項決策等7個方面內容和54條細化檢查清單,重點強化“一肩挑”後的權力運作。二是鍛造隊伍提升履職能力。(一)打造高水準“頭雁”隊伍。聚焦提升村社主職幹部大局意識、履職能力,組織開設區鎮高品質發展履職能力提升——鄉村振興專班,由領導班子圍繞黨建實務、土地政策、交通規劃等中心工作授課,帶動村社發展規劃全面融入區鎮大局。(二)加快“群雁”能力提升。制定《新市鎮村社幹部管理辦法》,《新市鎮村社黨員積分管理辦法(試行)》,將理論學習、人居環境、三改一拆、社會穩定等方面內容納入村社幹部、黨員個人考核指標,明確考核流程和幫扶舉措,真正做到制度管人。(三)大力夯實“雛雁”建設。開啟村社幹部挂職3.0版,每季度選派5名及以上村社幹部到鎮相關辦公室進行分階段挂職鍛鍊,挂職結束後給予所在村社後續培養建議,今年已有7人次來鎮挂職。全面進行“導師幫帶制”,目前共有106對結對師徒,其中“90”後鎮村兩級年輕幹部全部與導師結對,從理論學習、實際操練方面進行培養鍛鍊。三是開拓創新提高治理水準。(一)積極探索數智黨建。在鎮級平臺設立8個子功能表對23個村社涉及黨務、村務、財務三方面內容進行實時更新,每月對主題黨日活動、志願服務活動、黨員領辦項目等內容及時上傳到“我德清”平臺,村(居)民只需通過掃描二維碼或關注德清新市發佈公眾號便可查閱資訊。結合數字鄉村一張圖,形成“黨建+智治”新模式。自主研發“幸福指數”“百姓一點通”等模組,老百姓線上申請,“紅色跑小二”到府服務。(二)注重服務群眾提質增效。創新實施“一核四特滿天星”社區整合治理模式,實施四個社區整合辦公,辦公面積由原先的625㎡集約至100㎡。利用原社區打造民間工匠、居家養老等4個特色幸福鄰里中心,擴大服務群眾功能性、滿足多樣化需求月均提供便民服務500余次,走訪居民、解決問題數突破5000,實現基層減負與群眾滿意雙贏。打造紅色物業,成立功能型黨支部2個,不斷健全業委會服務管理機制,形成“初心家園”品牌。針對社區老齡化現狀,以東升社區為試點,打造2個“紅色弄堂”,便於向年老體弱居民提供服務。
文體中心
蠶花廟會
傳承
村裏活動
運河碼頭工業遺存
運河公園
大橋與運河
圍繞“滿意更多”,全力以赴惠民生。一是社會事業協調進步。文體中心全面建成開放,運河公園二期改造提升完成,運河新天地正式開工建設,進一步優化新市鎮教育資源佈局,新市鎮初級中學、新市鎮完全小學騰挪工作有序推進,新市二幼9月1日開園,啟動新市三幼前期工作。全力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分片實施疫苗接種系列制度和措施,確保接種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共接種疫苗53687人次。60周歲以上人群實現“南太湖”健康保全覆蓋。啟動德清縣中西醫結合醫院公共衛生樓建設工程,加快推進梅林、蔡界美麗村衛生室改造提升項目。突出抓好困難群眾慰問工作,共發放各類低保金、補助金260余萬元。二是社會治理平安穩定。新市鎮始終以守護平安為初心,服務大局為己任,持續夯實平安基石,為振興鄉村高品質發展貢獻平安力量。(一)鄉村矛調工作站打造糾紛化解處置的“前沿哨站”。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綜合機制,以鎮矛調分中心(信訪超市)為平臺,全面建成19個村級矛調工作站,負責處理農民群眾的各類“疑難雜症”,有鄰里糾紛,有政策諮詢,也有投訴建議。通過整合“德清嫂”、“跑小二”等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形成糾紛調處在前頭、隱患消除在苗頭的良好態勢。今年以來全鎮村級矛調站已受理各類大小矛盾糾紛930余件,化解糾紛850余件,佔整個受理數的92%以上,有力促進了鄉村和諧與穩定。(二)網格精細化管理打通農村治理“神經末梢”。組建19支專職網格員隊伍作為農村治理的移動“探照燈”,實地巡查管理盲區與死角。按照網格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將全鎮農村劃分為4個片區,將80%專職網格員力量安排在安全隱患集中、矛盾糾紛多發的區域開展重點巡查,通過掌上基層APP,將隱患問題上報,由鎮指揮中心按事件等級流轉交辦村社和相關執法平臺協處,通過網格化管理,努力實現將隱患問題解決在基層、處置在萌芽狀態。(三)鄉村平安宣傳“雙提升”構建“和諧家園”。各村緊緊圍繞“平安鄉村”創建目標,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深入推進群眾安全感宣傳工作,掀起以“平安”為主題的促“三率”提升行動,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抓實到末端,宣傳到人頭”的要求,落實村幹部包戶網格責任,按洗樓、洗村方式對群眾開展普法、交通安全、禁毒、反詐等各類平安宣傳,使平安工作更加深入人心,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指數大幅提升,贏得廣大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工作的認同和支援。今年以來,全鎮鄉村安全感、滿意度測評結果均達到98%以上。三是鄉村旅遊普惠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市鎮聚焦全域景區化,推動鄉村旅遊擴容提質。開展旅遊景區A級村創建,對標景區村莊建設標準,紮實推進村道提升、“廁所革命”和“環境革命”,守住村莊美麗底色,創成省AAA級旅遊景區村2個,創成省AA級旅遊景區村2個,創成省A級旅遊景區村7個。(圖文由新市鎮人民政府提供)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