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産指揮中心,數字化顯示屏上油氣生産曲線跨上6000萬噸高點,(達到6000.08萬噸,其中生産原油2451.8萬噸、生産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至此,中國石油工業新的里程碑誕生,標誌著我國建成了年産油氣當量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
位於鄂爾多斯盆地的長慶油田,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增儲上産最快的油田。自2012年躍居我國第一大油氣田,2013年建成西部大慶之後,2019年跨越國內油田歷史最高峰,今年攀上中國石油工業新高度,創造了我國非常規油氣田高效開發奇跡。
長慶油田開發的是國際上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田,其顯著特點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經濟有效開發屬於世界性難題。
從低滲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滲、再戰超低滲、解放緻密氣,到實現頁巖油規模有效開發,長慶油田先後近50年基礎研究、科技攻關。儲量超4億噸級西峰油田,勘探上就經歷過三次失敗;攻堅儲量5億噸姬垣油田,曾六次無功而返。技術人員堅守高原大漠,數十年專注于地質演化規律、油氣生成基礎研究,形成了快速獲取油氣資源的五大原創性理論認識,終於掌控了盆地油氣資源主動權。累計探明石油儲量59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4萬億立方米。
近兩年,石油勘探在甘肅慶陽發現儲量規模10億噸級頁巖油大油田;天然氣勘探在隴東和寧夏新發現兩個千億方含氣區,並在靖邊氣田西側獲得探明儲量2124億方碳酸岩大氣區;風險勘探在我國北方擒獲首口海相頁巖氣高産井。資源優勢的積累,讓長慶如今在6000萬噸巨大體量上,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長慶油田發展來之不易,安塞油田從發現到規模開發,前期技術攻關就花了8年時間,開創了我國特低滲油田經濟有效開發之先河。新世紀初,技術人員在毛烏素沙漠歷經6年實踐探索,才使我國探明儲量最大的蘇裏格氣田實現效益開發。
在近兩輪國際超低油價倒逼下,長慶油田不斷挑戰“非常規”油氣開發極限,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掌握了水準井優快鑽井、體積壓裂關鍵核心技術,攻克了緻密氣、頁巖油開發世界難題,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先後建成國家級百萬噸頁巖油示範區、30億立方米緻密氣高效開發示範區。加快了挺進6000萬噸的速度,引領我國油氣開發進入“非常規”時代。
面對“三低”油氣田“多井低産”現實,長慶油田探索形成了五大類低滲透油氣田低成本開發模式,確保企業發展始終沿著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續的方式轉變。借助新一代資訊技術,將整合創新的900多項適用技術,嵌入油氣田建設、生産、管理關鍵環節,驅動油氣開發全産業鏈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拉動生産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緩解了油氣開發成本壓力,有效對衝了歷次國際油價暴跌帶來的經營風險。
長慶油田已累計給國家貢獻油氣産量超過7.6億噸。一個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的長期穩産上産,讓中國在國際能源合作中有了更多話語權。基於資源優勢的積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低成本模式的創新,長慶油田規劃在“十四五”期間,把油氣年産量提升到6800萬噸。
長慶油田生産區域橫跨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既是我國油氣重要接替區,也是中亞油、氣進入東南沿海必經之地。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基地,長慶油田擔負著50多個大中城市供氣。超過445億立方米的年産天然氣量,給京津冀地區和陜甘寧蒙區域,形成了安全穩定的氣源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氣以來,已累計生産天然氣4683億立方米,相當於替代了5.62億噸標煤,減少碳排放物15.29億噸,發揮著良好的生態效益。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