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江西省廬山市牯嶺鎮

時間:2020-12-25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牯嶺鎮位於廬山之巔,是擁有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金字招牌的廬山經濟、文化、旅遊中心,海拔1164米,三面環山,一面臨谷,素有“雲中山城”的美譽。境內南北山公路貫穿全境,景點均通旅遊觀光車,距九江機場35公里、昌北機場112公里、九江火車站31.6公里車程。鎮域面積111.7平方公里,轄2個行政村和8個社區,常住人口2萬多人。



近年來,牯嶺鎮堅持持續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文旅特色小鎮的發展思路,著力優化鎮區規劃建設,推進旅遊文化特色産業發展,完善公共基礎服務,改善人居環境,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2019年成功入選九江市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獲得了九江市雲霧小鎮、“雙十示範鄉鎮”等稱號。

一、特色鮮明的鎮區規劃

牯嶺鎮規劃區面積4平方公里,以牯嶺街為中心,輻射廬山景區景點:最週邊是廬山風景區的保護地帶,中間是廬山風景區的主要景區景點,內部是牯嶺中心區,包括東谷和西谷。東谷是近代別墅景觀遊覽區和高級度假休閒服務區,是我國少有的既有山地建築特點、又有西方庭園建築特點的山地別墅建築群體,是世界上最早的田園城市的典型。西谷則是山地建築景觀遊覽區和旅遊休息服務區,核心是牯嶺街,通過放射性道路系統聯繫廬山各個景區景點。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站在街心公園,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長江玉帶,是連接東西谷的紐帶,為休閒、消遣、娛樂的理想場所,也是廬山旅遊者的首到之地。在風格與建築上體現歐洲風情,在環境上體現浪漫宜人、和諧舒適,在商業上體現多層次消費,全面激活商業潛力。規劃總用地面積131畝,建築面積62300平方米,容積率0.71,綠化率40%,建築密度26%。



二、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

牯嶺鎮位於以“匡廬奇秀甲天下”聞名於世的廬山之巔,長江、鄱陽湖渾然交匯,雄奇、險峻、秀麗、剛柔相濟,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氣候溫涼濕潤、雨水充沛、空氣濕度大,屬山地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每年7月—9月平均氣溫16.9度。全鎮森林資源豐富,區域內林地總面積6.5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29.52萬立方米,全部為國家生態公益林,森林總覆蓋率為93.08%,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48平方米。各種植物211類973屬3400多種,其中一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11種、二級保護植物34種,古樹名木233棵。各種鳥類178種,獸類39種,爬行類33種,兩棲類20種,昆蟲2000種以上。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牯嶺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三、全域旅遊的産業形態

牯嶺鎮執行最嚴格的管控和保護措施,沒有任何工業污染,主要發展旅遊産業。目前已形成以三疊泉、五老峰、含鄱口、龍首崖、錦繡谷為中心的觀光旅遊;以牯嶺街、東谷別墅群為中心的避暑養生旅遊,以毛澤東舊居、毛澤東詩碑園、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抗戰紀念館為中心的紅色旅遊,以美廬別墅、廬山大廈、白居易草堂、花徑、老別墅的故事為中心的人文旅遊;以仙人洞、黃龍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五教文化祈福園為中心的宗教旅遊;以廬山植物園、廬山博物館、三寶樹為中心的地質科研旅遊;以廬山雲霧茶、廬山“三石”為中心的購物旅遊;旅遊産業不斷壯大。全鎮旅遊主導産業409家,年投資額39348萬元,産值174629萬元,吸納就業人員8430人。景區年接待遊客達2000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5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00億元。



四、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自古以來深受眾多的文學家、藝術家的青睞,並成為隱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託,政客、名流的活動舞臺,為廬山帶來了濃濃的文化色彩,並使牯嶺自古以來便成為了多元文化的交織點。一是人文文化。自晉代以來,如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等,約有1000多位文人墨客登上牯嶺,留下4000多首讚美廬山的詩詞歌賦和900多處摩崖石刻,碑刻300余處和難以計數的書畫作品。二是宗教文化。晉代高僧慧遠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凈土宗”。西元5世紀,南朝道士陸修靜在廬山開創道教南天師派。唐代馬祖道開創佛教臨濟宗和溈仰宗。到宋代,有寺廟多達361座。20世紀初,牯嶺曾經匯集20余國的數千名基督教傳教士,興建歐美風格的避暑別墅近千幢,以及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各宗派的教堂多座。經過1600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見現象。三是政治文化。20世紀30年代牯嶺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3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抗日宣言,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中國戰場。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牯嶺舉行了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兩次全會。四是茶文化。廬山雲霧茶宋代列為“貢茶”,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進入“國禮茶”行列。陸羽、慧遠、陶淵明、李白、蘇東坡、陳三立、林語堂等許多名家和歷代高僧道長都和廬山雲霧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的茶文化史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五是建築文化。從1895年英國人李德立在牯嶺東谷開發建設避暑別墅開始,共建有別墅1000余幢,至今仍保存有英、法、美、德等18個國家600余幢風格迥異的別墅,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國別墅建築博物館”。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