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杭州市東北29公里處,連接104國道和320國道的09省道(喬莫線)從景區經過,距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的余杭區塘棲鎮只有6公里之遙,是杭州市風景名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超山1993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1年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超山自古以來便是人們訪道問禪的佛山道場;是寒冬將去,人們踏春野遊的賞梅之地;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晚年癡愛流連、最終寄骨於此的藝術之地。
超山風景名勝區面積為6.01平方公里,主峰超山,海拔265米,因超然突立於皋亭,黃鶴之外故名。以觀賞“古、廣、奇”三絕的梅花而著名。每當初春二月,白花平鋪散玉,十余裏遙天映白,如飛雪漫空,天花亂出,故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譽,為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
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遊産業深度融合,打造全國文旅融合樣板區的決策部署,實現文化和旅遊産業的和合共生、雙向促進,超山風景名勝區憑藉18年獲省級風景名勝區考核第1的基礎上,進一步揚長避短,將文旅融合從理念走向行動,深入探索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新模式,形成以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提升旅遊層次,以旅遊帶動文化消費,實現超山風景名勝區轉型發展新突破。
一、確立發展戰略,構建融合體系。確立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為發展思路,將“擺脫傳統門票經濟,著重發展文化旅遊産業”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發展戰略。深入學習研究《國務院關於加快旅遊業的意見》、《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精神,把握文旅産業發展的趨勢要求。邀請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浙江省風景名勝區協會會長王水法同志等在內的資深文旅專家解剖文旅融合發展案例,傳授經驗,指導方向。與西湖風景名勝區、莫幹山風景名勝區等就文旅強IP的打造、運營進行學習研討,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此基礎上,制定印發《深度融入‘三個全域’建設爭當省級風景名勝區發展排頭兵”行動方案》及《杭州市余杭區超山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方案》。根據兩個《方案》,超山風景名勝區將加快建設以“3大文化,7大景群、19大景點、53處景源”為主,包含金石書畫、研學體驗、休閒養生、禪修禮佛為內容的完善文旅融合體系,在文旅、農旅、體旅等多個方面實現從簡單相加到深度融合“1+1>2”的突破。
二、挖掘文化內核,形成融合産品。把握主要受眾對文化旅遊産品的內在需求,搭建文化旅遊化與旅遊文化化兩大架構,加速文化旅遊資源向文化旅遊品牌的進一步轉化。一是特色的文化産品化,在打造文旅IP上發力。啟動新文創ip打造項目,組建文創專班,著手挖掘梅花文化、金石書畫文化中的核心元素,尋找與文創産品的結合點,創新展陳形式,將文化要素活化再利用,煥發文化新生機。重點依託超山梅花種植産業,通過梅花盆景、梅花膳食等附加産值來做活梅花文創産品;以超山農産品為主,結合超山周邊地區飲食文化,打造果酒文化創意産品;以金石文化建設為統領,著力培育景區研學項目,推出金石類文化創意産品系列;通過文創産品的梳理深入挖掘超山主題文化,講好超山故事同時也通過文創故事的傳播反哺品牌培育。二是傳統的文化大眾化,在鄉村文化振興上發力。邀請浙江省曲藝家協會藝術創作基地落戶超山風景名勝區,並於5月9日進行省曲藝家協會落戶超山首場演出——翁仁康專場惠民演出,免費送戲到景區及周邊村社,在普及推廣蓮花落、越劇等民間藝術形式的同時,豐富廣大村民文化生活。三是無形的文化具象化,在民風民俗傳承上發力。圍繞“四季超山”,對地方二十四節氣的民風名俗加以收集整理,形成“超山的二十四節氣”系列文旅産品,將採春菜、剪窗花、放紙鳶、制米塑、做香囊、秋登高、插茱萸、包湯圓、打年糕等日漸消失的地方民風民俗有機融于梅花節、風箏節、採摘節等節慶活動,以研學體驗、詩詞回味、畫作表現、民俗書場等形式具體展現傳統二十四節氣的魅力。四是精英的文化親民化,在文化元素多元化上發力。精工金石書畫文化挖掘,聯動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吳昌碩文化藝術基金會、安吉吳昌碩紀念館、西泠印社社委會等專業組織,在吳昌碩文化傳承中作為守護人的超山風景名勝區開展了多種多樣活動:超山國學大講堂邀請先生後裔吳有斐老師講述《走近吳昌碩》了解先生的過往、藝術生涯的經歷和鑒賞先生作品;並舉辦了吳昌碩先生誕辰170週年紀念活動與海派後裔創作雅集活動、紀念吳昌碩先生逝世90週年暨吳昌碩師友作品展活動、藝術大師吳昌碩及後裔五代書畫篆刻作品展活動,以及缶廬遺風——鄭漢建精品書畫展等,景區每年舉辦的昌碩文化月活動更是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社會化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以外,景區成功舉辦了省吉它大賽暨超山英雄會、機械未來電音節等活動,將古典吉他、流行音樂、哈雷摩托、橄欖球、DJ搖滾等多元文化與超山的自然景致相融合,實現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進一步繁榮超山文化旅遊市場。將5月定為超山文旅藝術月,開展悅動超山•春季文旅藝術節,以青梅音樂節、清韻少兒藝術節、愛在超山相親會、汽車圖書館開進超山、歌唱祖國等為主打內容,意在掀開超山文旅新篇章。
北園
十里梅花航拍圖
水墨蓉莊
三、強化源頭保障,築牢融合基礎。一是謀求統籌合作保障文旅融合擁有開拓延展的空間。將超山風景名勝區置於全域旅遊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通盤考慮,延續“名山、名湖、名鎮”的全域旅遊空間佈局,並主動融入大運河文化帶統籌佈局發展。與莫幹山風景名勝區等進行産業戰略協作,突破傳統地域限制,不斷合作開發文旅新遊線。二是搭建創作平臺保障文旅融合擁有源源不斷的素材。發揮超山風景名勝區風景勝地和文化高地的雙重優勢,主動搭建文化作品創作、交流、研究、展示的平臺,培育新興文化業態,使超山逐漸成為文化作品和成果的孵化器。目前,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等的藝術創作基地已經落戶超山,為超山文旅融合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三是培養專業人才保障文旅融合擁有能力過人的團隊。以産學一體、校企合作為抓手,以上派、下挂、培訓、委託培養等為手段,大力整合政府、企業、院校力量,建立文旅專業人才培養渠道,著重培養熱愛文旅項目並真心想做的的決策人才、熟知文旅産業特徵並懂得融合之道的管理人才、懂文化和旅遊産業特點及市場需求的創意策劃人才等,建立起一支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素質突出的文旅專項團隊。
唐梅
吳昌碩紀念館
吳昌碩石像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