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山東威海市文登區:黨建引領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品質

時間:2020-07-13來源 : 人民網作者 : 佚名

一、案例背景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農地撂荒化現象逐漸加劇,嚴重影響了農村可持續發展和全面振興。著眼于解決地誰來種、怎麼種,集體經濟怎麼發展、農民怎麼增收的問題,文登區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優勢,積極探索搭建區、鎮、村三級聯動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品質,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相銜接,生産關係與生産力相適應,形成鄉村振興由下到上的組織動員和由上到下的支撐保障有力,促進了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主要做法

一是村黨支部領辦帶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圍繞解決農民老齡化、農地碎片化、農業低效化等突出問題,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主載體,全面集聚生産要素,搭建村級為農服務平臺,做好以地增收文章。(1)把土地集中起來。發揮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地緣人緣優勢,在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由村黨支部牽頭、黨員幹部帶頭,引導農民把不願種、種不好、沒有能力經營的土地流轉出來,推動農村零散土地化零為整、由小變大、成方成片,採取土地託管、半託管方式,將農村土地納入到社會化服務體系中。以高村鎮為例,全鎮67%的村黨支部牽頭開展了土地規模化流轉,合計流轉土地1.2萬畝,培育種糧大戶12家。(2)把農民組織起來。土地實現規模化後,村黨支部牽頭組建土地合作社,將村黨組織的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生産功能有效整合,集中力量辦好農民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對村黨支部自身發展能力強、産業方向明確的,由村集體開展自主經營;對村黨支部致富帶富能力弱、産業優勢不突出的,按照“引大戶、利共用”的模式,由土地股份合作社將流轉土地整體打包給鎮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統一對外招商或納入鎮域集體經營。目前已簽約成功14家,增強了村黨組織流轉土地規模化經營的信心。對從土地中解脫出來的農民,由村黨支部牽頭組建勞務合作社,由鎮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針對用工需求,實行市場化運作、規範化管理,提高了勞務輸出品質,保障了勞務用工安全和收益。(3)把效益提升起來。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從區鎮兩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獲得資金、資源和生産資料服務,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和抗風險保障,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群眾的利益。村集體通過規模化整理獲得土地增量和增值兩部分收益。同時,在各級涉農財政資金投入中設置一定比例的“公益股權”,使村集體獲得穩定分紅,有效增強了村級組織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自我保障的能力。比如,村集體按照300元的價格流轉村民200畝土地,實施改造後,面積可溢出10%—15%,由鎮黨委通過社會化服務中心對外招商價格600元,價格溢出部分村集體和農戶按3:7進行分配,村集體年可增收3—4萬元。

二是鎮黨委搭臺服務,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圍繞解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單一經營主體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對接市場難度大、高品質社會化服務受益水準低等問題,充分發揮鎮黨委引領保障作用,鎮域規劃資源配置,促進村級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實現農業生産規模化、土地價值最大化,讓群眾享便利、集體得收益。(1)強服務。鎮黨委在機構改革中整合涉農站所設置,圍繞推動鎮域協作,按照服務半徑3公里、輻射面積3—5萬畝的標準,建成鎮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12處,為鎮域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土地託管、産品交易、農機服務等10項基本服務,同時,結合“一鎮一品”開展産業服務,形成“10+N”鎮級社會化服務體系。比如,高村鎮社會化服務中心針對糧食種植産業鏈培育,購置小麥、玉米烘乾設備並建設儲糧庫,實現小麥、玉米從收購、烘乾到儲存的完整産業鏈,有效解決了種糧大戶晾曬難題。同時,與糧食收購站合作,代為烘乾糧食,預計年可烘糧9000多噸、獲利54萬元。服務中心除實行優惠價格外,還從農資銷售額中,拿出一部分利潤返還村集體,實現了村民、村集體和企業的三方共贏。(2)抓引領。鎮黨委堅持抓兩頭帶中間,一方面,採取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班、入戶走訪等形式,開展政策宣傳、現身説法,統一村黨支部和村民,特別是理解不到位、存有抵觸情緒的黨員群眾思想,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另一方面,支援村黨支部領著群眾幹,幹給群眾看,注重培養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的樣板村,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比如,米山鎮西山後村是一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鎮黨委整合各類資源,引導村黨支部流轉土地1050畝,建設生態園項目,發展生態旅遊,目前年收入超過200萬元。同時,吸收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和19個經濟薄弱村入股,帶動周邊村實現共同增收致富。(3)興産業。鎮黨委立足“一鎮一品”産業資源,建設了西洋參、優質蔬菜、名優水果、優質糧油等集散(加工)交易中心,以交易提品質、促標準、創品牌,形成了完善的農業産業鏈條,並與第三方運營平臺合作,推動農産品走向全國。比如,張家産鎮黨委牽頭成立西洋參産業辦公室、西洋參協會,制定西洋參種植、加工標準,引進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建成全國最大的西洋參交易市場,榮獲“西洋參”小鎮稱號,提高了産品附加值,讓村集體和參農獲得更多收益。

三是區委統攬全局,保障新型集體化經營。區委充分發揮統籌抓總作用,組建區級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威海市豐登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構建起完善的工作架構和多元化、市場化的農業政策支撐體系。(1)整合優化政策資金。整合涉農資金1.3億元,優先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優先覆蓋規模化地塊,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強化農業特色化、品牌化、標準化導向,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援名品農産、名品園區、名品鄉村建設,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明星個體品牌”的農業品牌體系。探索“再補貼”機制,把發展集體經濟和農業生産再組織結合起來,給予每個集體經濟薄弱村不低於30萬元的財政“輸血”資金,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捆綁使用,從推進生産再組織中培植集體經濟增長點。(2)創新金融保險保障。針對涉農貸款無抵押和融資難等問題,區財政成立融資擔保公司,設立2000萬元擔保風險賠償基金,與山東供銷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戰略合作,為全區農業經營戶提供5億元融資擔保額度。加大保險業對“三農”工作的支援力度,在全國率先推出特色農業單品保險,每畝西洋參最高可理賠1萬元,區財政給予參農60%保費補貼,開創了地方財政扶持特色農業發展的先河。深化農業金融服務改革,與螞蟻金服合作開展“網際網路+創業金融”業務,為農民創業者提供“旺農貸”;與太平財産保險合作在全國率先推出“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以小麥、玉米、花生為標的物,為經營主體提供最低收益保障,解除農業種植經營風險,堅定了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3)強化創新人才支援。實施鄉村振興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支援計劃,對全職、柔性引進的創新人才,分別按年薪50%、30%給予獎補,重點引進培育在本地工作,取得良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産業人才(團隊)。對“文登鄉村之星”給予4年津貼獎勵,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農業農村發展。實踐感到,充分發揮區級統的作用,為政策資金資源效應發揮提供充足的支援和擔保空間,能夠更有效彌補鎮、村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規劃、産業、資金、人才等方面缺陷短板,充分調動和釋放鄉村活力。

三、成效

一是增加了村集體和農民收入。通過搭建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將農戶與企業、市場緊密聯繫起來,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用,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提高了農業産業化發展水準,較好解決了農村土地撂荒問題。目前,全區累計流轉土地35.62萬畝,土地全託管面積1.3萬畝、半託管5.9萬畝,全區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3萬元以上,經濟薄弱村在全市率先“清零”;2018年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733元,居全省縣級第9位。

二是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村級黨組織通過領辦合作社,實現了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的經濟優勢相互疊加,産生了1+1>2的裂變效應。目前,全區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00多個,入社成員2.7萬多名;村級勞務合作社發展到42個,登記勞動力3800多名,村級勞務合作社登記勞動力3000多人,有力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

三是有力推動了鄉村産業振興發展。通過推進社會化服務,整合區級和鎮域內各類資源要素,注入村黨支部領辦和其他經營主體,實現了把方向、降成本、提品質的目標,有力推動了鄉村産業振興。目前,全區“三品”認證産品達到271個,文登西洋參、文登蠔、文登大櫻桃等地理標誌登記産品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達到28個,“文登西洋參”以116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中國地理標誌産品區域品牌價值榜中藥材類第3位,被授予“中國西洋參之都”。

四、經驗與啟示

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實踐,我們對黨建引領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升村級經濟發展品質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主要體現在:

一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要強化黨組織在農業經營體系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為村級經濟發展和新型經營主體成長運作提供堅強保障。同時,要強化區鎮兩級統一管理和服務職能,以提高品質、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培育、支援、引導服務中心發展,規範市場行為,為農業生産性服務業有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要突出強化需求導向。要始終聚焦農業生産和農民群眾的迫切需要,著力解決農業生産中“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的問題,著力解決普通農戶依靠自己力量辦不了、辦不好的難題,讓農戶充分享受農業生産性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實惠。同時,要大力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著力滿足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促進服務供給與服務需求有效對接。

三要注重持續創新發展。要針對不同環節、不同主體的特點,著力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不斷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式。把農業生産性服務業作為農村創業創新的重要領域,不斷推進業態和模式創新,推動資訊化和生産性服務業深入融合發展。同時,要加強服務品質監管,將品質要求貫穿農業生産性服務的全過程,根據市場需求以及生産經營主體的要求,嚴格服務標準和操作規範,促進農業生産性服務業健康發展,建立貫通全産業鏈的社會化服務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業生産效率,最大化地激發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