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政協天津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天津正式開啟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2020年,是天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之年。高品質發展如何實現?委員代表們將在兩會期間,緊緊抓住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問題,為描畫天津高品質發展路線圖建言獻策。
“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重視民營經濟,一定要為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營造適合生存發展的生態環境。”“要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將天津打造成全國智慧財産權保護高地。”“高品質發展要把人民的福祉落到實處,離開人民談發展都是空談。”“建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引領天津高品質發展。”
今年,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焦點,正是天津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落腳點。而從量變到質變,天津已經默默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發展後勁亦足。
2019年前三季度,天津市市級行政許可從1133項降到228項,保留事項中可實現網上辦理的達到96%,“最多跑一次”辦理比例超過七成。“兩步申報”讓天津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1月至10月,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9.37%和49.39%。天津市移動政務服務終端“津心辦”整合各類公共服務與政務服務上千事項,企業申辦營業執照實現“零費用”“零見面”。
辦事效率提升的同時,企業的負擔卻在不斷減輕。截至2019年11月,天津市當年實現減稅降費399.6億元,其中當年新出臺減稅降費政策減免277.5億元。甩掉包袱,企業得以輕裝上陣。2019年前十個月,天津市民營市場主體新增22.01萬戶,平均每天有740家新企業誕生。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3.1%,增速位居全國首位。新開工項目951個,計劃總投資增長43.2%。
市政協委員傅曉暉説:“天津一直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在津發展厚植土壤。企業數量的增長以及在津投資的增加正説明瞭企業家對於天津的未來信心十足。”
這一年冬天,一封來自天津的《為企業家服務承諾書》給身處經濟寒冬的企業家們送來了陣陣溫暖。“企業為上、快捷為要、公正為本、暢通為重、開放為先”是天津作出的承諾。有政府這樣“打包票”,企業家不僅是暖心,更加堅定了紮根天津,謀求發展的信心。一封承諾書的背後是天津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做出的努力。從“津八條”到“民營經濟19條”,天津始終把簡政放權、提升服務效率與品質放在首要位置。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優良的前20省份排名中,天津位居第四,走在了全國前列。
改革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天津積極推動的不僅僅是營商環境的優化,更是一場由內而外的體制機制變革。2019年,濱海新區五個開發區全面推行法定機構改革,政府部門實行企業化管理,減負放權賦能,幹部職工打破固有身份限制,實行全員競聘和績效薪酬,讓能者上、庸者下,全面激發隊伍活力,打造名副其實的改革開放先行區。
市人大代表鄭偉銘説:“這是一次刀刃向內的改革,破除舊觀念舊體制,樹立新理念新機制,通過大力度的改革來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邁向高品質發展,國企混改更是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目前,天津13家一級市管企業完成混改,涉及資産4984億元,涉及職工78730人,引入社會資本447.5億元,帶動二級以下混改企業480余戶。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規模上,天津國企混改都走在全國前列。
實現高品質發展,人才是關鍵因素。自政策實施以來,“海河英才”行動計劃不斷放寬人才引進條件,迅速形成品牌效應,讓天津的人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截至2019年11月30日,天津累計引進各類人才落戶23.5萬人,人才平均年齡32歲。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112名頂尖領軍人才選擇把天津作為創新創業的沃土,為天津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高品質發展之路還應是一條充滿勃勃生機的綠色生態之路。當前,天津正加快建設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到2035年,屏障區內藍綠空間比將達到70%,森林覆蓋率達到30%,一個大大的“天”字形結構,將北部盤山、中部七里海-大黃堡生態濕地保護區、南部團泊洼-北大港生態濕地保護區串聯起來,構築京津冀環首都生態屏障帶。“水豐、綠茂、成林、成片”的生態美景將在津沽綠洲徐徐展現。
攀登的路越艱難,收穫的風景越美。這是登山者的信條。對於一座城市來説,選擇走一條高品質發展之路亦是如此。路越難走,越要堅定信念,鼓足必勝的勇氣,腳踏實地的“穩”住前進方向,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擔當,拼品質,出成效,以“穩”求進,以“進”固“穩”,堅定不移地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發展,讓天津先進製造業優勢由大變強,成為拉動城市進入發展新層級的推進器。
採訪中,代表委員們都對此懷著極大的信心:只要不忘記發展的初心與肩上的使命,一鼓作氣地走下去,美麗的風景一定就在不遠之處。(記者段瑋)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