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數字化戰略對油氣行業發展助力巨大。大慶油田不斷加快資訊化步伐,在數字化、智慧化發展方面不斷創新,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建設、應用系統建設中取得了重要進展。
日前,記者走進大慶油田第三採油廠第二油礦採油201工區,了解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在這裡的應用情況。
採油井實現數據自動採集
“過去是員工按週期在現場錄取數據,時效性低。現在坐在這裡,生産的各種數據盡收眼底,可實時監控生産現場,數據上傳、報表生成……滑鼠一點就可以實現。”4月19日,在大慶油田第三採油廠第二油礦採油201工區生産監控中心,工區長上官慶輝向記者演示了數字化系統的各項功能。
走進採油201工區,整潔的生産監控中心內,身著紅色工服的值班員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電腦螢幕,不時輕點滑鼠,仔細地觀察著每一個數據的變化。從電腦螢幕上能清晰看到作業系統的各個模組,點開“參數匯總”一項,每口油井的油壓、套壓、回油溫度等21項實時參數一目了然。
“綠色代表通訊和實時回傳正常。如果顯示紅色,就表示通訊暫時中斷了。”上官慶輝指著一口抽油機井的單井監控頁面對記者説,從回傳的數據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到油井的運作狀態,一旦出現異常,可以馬上派人前往檢查排除故障。
據介紹,工區生産監控中心使用的是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簡稱A11系統。採油201工區數字化于2016年建設完成,主要負責430口油水井、12座計量間、3座注入站、1座轉油站日常生産運作工作。
上官慶輝告訴記者,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與油氣水井生産數據管理系統、採油與地面工程運作管理系統數據庫對接,將原來每天15項6450多條數據的人工採集、填報轉變為自動採集、一鍵上傳,徹底取消了紙質報表,實現了生産日報表的自動生成,方便了技術人員快速準確掌握單井生産數據,降低了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了解,第三採油廠位於大慶油田薩北開發區,作為開發55年的老區採油廠,面對開發成本持續攀升的壓力。第三採油廠在採油201工區開展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試點建設與應用,借助數字油田、智慧油田資訊化、自動化建設成果,實施精準開發、推進降本增效,探索精細管理、安全生産的新途徑,在推動生産經營工作水準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注水井實現注入量遠端調控
“在注水井管理上,過去我們是員工分散到井口手動調節注水量,費時費力,週期長、效率低,夜間更是無人調節。現在我們通過現場安裝流量計以及壓力感測器等設備,可以實時監測注水井、注入站的注入壓力,暫態流量等參數。當需要調控注入量時,監控員在監控中心電腦上直接設定暫態,實現注水量遠端精準調整。”地質技術員孫慶紅告訴記者。
據孫慶紅介紹,工區在注入站安裝高清攝像頭,隨時可以在手持終端上關注現場情況,當有人員闖入、管線泄漏等生産情況發生時,攝像頭會自動跟蹤並聲音報警,方便相關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突發狀況,保障了注入站的安全平穩生産,實現了三座注入站無人值守。
該工區依託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實時數據,拓展其功能,開發構建工區生産監控系統,實現皮帶斷、停電、桿斷等5大類80項智慧預警、監控中心網上指揮、一線員工網上反饋的資訊化管理模式。
據了解,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建設與應用為推進油田開發水準、轉變生産管理模式、提升效率效益和基礎管理工作水準、保障安全清潔生産、降低勞動強度等創造了條件,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通過“四個實現”,讓“智慧監控、問題巡檢、快速處理”成為現實,確保了安全生産,提升了管理水準。
生産指揮實現智慧高效
“過去對於皮帶斷的問題只能依靠一線員工每天兩次的週期巡檢來發現解決,週期長、效率低,無形中增加了電機設備的無效損耗,帶來了跑油冒水的安全環保隱患,更重要的是影響原油産量。現在,一旦出現皮帶斷的問題,生産監控指揮系統第一時間自動報警,直接省去了耗時最長的巡檢過程,恢復生産更加高效,産量損失大大減少,設備完好率明顯提高。”孫慶紅説。據介紹,快捷指揮和高效操作,使該工區生産管理日趨精準,更加高效。2018年,201工區減少原油産量損失240余噸。
通過井間站的數字化改造,實現數據自動採集,報表自動上傳,注水量遠端調控,站場無人值守,管理模式由人工週期巡檢轉變為站間視頻巡檢、井場按需巡檢。數字化建設與管理模式的配套實施,為採油201工區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記者得到的一組數據顯示,該工區生産時率方面由原來的97.3%上升到98.1%,人員優化率由原來的109人減少到66人,上線率由原來的89.8%上升到95%;洗井週期由原來的38天延長至46天,洗井頻次由原來的1705次降低至1471次,注水誤差率由原來的9.7%下降至3.4%,可以説,無論是從生産管理方面還是油田開發方面,各項指標都有很大提升。
“油氣生産物聯網系統在201工區的建設與應用,結束了五十多年來野外現場手工錄取資料、手動調控水量和人工巡檢的歷史,為推進大慶油田數字化、智慧化和智慧化建設邁出了堅定的一步。”上官慶輝總結道。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 供稿)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