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慶油田之前,猜測大慶應該環境污染嚴重,油田肯定是臟兮兮、油漬漬;到實地一看,採油不見油,天藍水綠空氣好,生態環境保護現狀真是令人驚奇!”這是“感知中國石油、走進大慶油田”主題活動中,多家媒體記者的真實感受。他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産與生態協調發展的生動畫卷。
生産規模龐大的大慶油田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源自於其內在的“綠色基因”,源自於石油工人對“綠色環保”的堅持不懈。作為全國最大的石油生産基地,大慶油田在維護國家石油供給安全的同時,始終把“環保優先”擺在開發建設的重要戰略位置,將綠色環保融入油氣勘探開發整個生命週期,全力保護區域生態環境。
現如今,一株株林木茁壯吐綠,一座座景觀拔地而起,大慶油田正不斷打造綠色生態油田的新名片。
科技助推——
新型環保技術在污染防治上大顯身手,全力實現油田環境保護“零污染”
“我們近期推廣應用了新型回收裝置,實現了井底返排液的二次利用,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井下作業分公司特種工藝作業一大隊特103隊隊長張玥玚指著大型“凈水器”,驕傲地對記者説。
這個大型“凈水器”是井下作業分公司應用的噴砂射孔迴圈回收池,顯著的功效就是建立一個“過濾、凈化、再利用”的迴圈模式,返排液體先進入沉砂池濾掉裹挾的沙礫及泥漿,流回返液池時已經是凈化後的射孔液,可再次打入地層,進行二次利用,不但減少了罐車連接和往返次數,保證了施工連續性,還有效緩解了排液的環保壓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創新不僅是實現油氣生産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加強環境管理的助推器。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經濟適用的技術是關鍵、是突破口。大慶油田充分發揮科技力量攻克難關,成立專門的環保技術項目課題組,加快關鍵技術研發步伐,使新型環保技術在污染防治上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新《環保法》的實施,油田環保壓力加大,科研人員攻關研製了“不返排清潔壓裂液技術”、“壓井液回收處理再利用技術”、“不排液酸化技術”,用技術創新提質增效,保護環境。
採油三廠注水井年作業工作量達1600余井次。由於地層具有一定壓力,作業施工時井下有溢流上返,給地面安全環保帶來巨大壓力,後期的收集處理還會增加成本,且注水井沒有有效的防噴技術手段。每年40余口高壓力井需要交給專業帶壓隊伍作業,成本費用高,施工週期長。
為有效控製作業施工時井下溢流上返,緩解給地面安全環保帶來的壓力,採油三廠工程技術大隊開展了注水井防噴作業工藝研究。技術人員不斷探索鑽研,成功研製出注水井防噴作業平臺和油管內封隔器,有效解決了現有工藝技術存在環保風險的問題。如今,他們正在注水井帶壓作業的基礎上,依託該平臺,繼續在油井簡易帶壓作業方面開展科研攻關,增加油井防噴模組,圍繞解決井下作業清潔化生産問題,做好井控環保工作,爭取實現油水井簡易帶壓作業技術全面推廣。
“我們自主設計研發了泥漿槽、泥漿傘、集液池、過渡罐以及自吸罐等設施,能把井裏溢出來的污油污水自動回收,形成密閉迴圈系統。”修井107隊作為一支常年在野外施工的修井作業隊,“冬天一身冰、夏天一身泥、常年一身油”是以往施工的真實寫照。為適應新的《安全生産法》和《環境保護法》要求,修井107隊不斷加大環保投入,革新環保工藝,做實環保措施,先後配套油電雙驅修井機、電驅泥漿泵、密閉迴圈罐、高壓回注泵、污油污水回收裝置、集輸攪拌罐等環保設備設施,通過積極探索、反覆實踐,有效解決了井底返出的油水回收問題,真正做到了污油污水不落地,實現了綠色環保無污染。
礦區綠化——
生態建設與油田發展“並肩同行”,示範區“染綠”油田
一直以來,大慶油田堅持把生態建設放到與油田勘探、開發等中心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打造生態建設示範區、植樹造林、回收建築垃圾等大量工作,努力讓生態建設與油田發展“並肩同行”。
最能代表生態文明建設的要屬油田生態建設工程示範區。佔地面積40平方公里的示範區猶如一條綠色絲帶,成為大慶城市綠色畫卷中絢麗的一筆。
2007年,大慶油田成立生態建設工程會戰指揮部,拉開了油田生態建設的序幕。整個大慶長垣建起了綠色長廊,油井在城中,油井在林中。大慶油田以栽植景觀林為基礎,根據區域位置和周邊環境,或實施湖泡治理,或就近恢復濕地,或輔以休閒設施,建設了1300萬平方米的高品質公共綠地;加強道路綠化,形成了“十縱十七橫”的油田道路綠化景觀網路;實行居住區配套綠化全覆蓋,工礦區綠化形成特色,廠區建設到哪,綠化就延伸到哪,打造花園廠區、生態站隊……
在油田內開闢多個生態建設示範區,不僅改變了油田生態環境,更成為人們休閒休息的好去處,大慶油田綠色礦山公園、大慶杏北晨曦綠地、北一路景觀區帶……其中南一路垃圾場“造山、繁花”是大慶油田生態建設成果最直觀的體現。如按常規方式遷移,不僅需要大量投資,還會造成二次、三次污染。大慶油田利用無名泡內的鹼泥,將40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進行修型掩埋,做成山地地形。如今,這個昔日的垃圾場變成了花草相映、景色宜人的山地景觀。
大慶油田先後37次組織油田各單位員工、共青團員、駐慶部隊官兵、各大高校師生、民間團體成員等9.3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清運垃圾、平整場地等。連湖蓄水、清湖擴容、梯田截水、稻田育葦等一系列措施實施後,綠色生態示範區水域面積增加了340萬平方米。通過十幾年的建設,大慶油田生態建設工程示範區已經是綠意盎然,生機無限。
與此同時,大慶油田改變過去完全靠成本投入開展生態建設和綠化工作的做法,轉變為增強綠化經營能力,拓寬綠化創收渠道,努力走上以綠養綠,持續迴圈發展之路。大慶油田還組建了生態資源管理部,對油田範圍內的土地、森林、草原、水等生態資源實施統一管理,從體制上保障生態建設和綠化工作有序開展,開創生態建設和綠化工作的新局面。
如今,大慶油田綠地總面積已突破1.1萬公頃,其中礦區綠地8671公頃;公園綠地每人平均17.5平方米,高於全國13.7平方米的平均水準。
環保治理——
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全力捍衛“水清、地凈、天藍”
從含聚污水的處理、含油污水的利用、含油污泥的資源化,到施工作業現場的油水回收,大慶油田初步形成適應油田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的治理體系。
保護水環境,是環境保護的重點和難點。油田從污染治理上發力,通過建造含油污水處理站、污水管網,實現了採油廠內和老區採油廠之間的廠際連通;依託完善的污水管網,實施污水調配製度,目前,油田處理污水全部回注油層,含油污水“零排放”。
生産帶來的含油污泥對土地污染很大,處理很難。大慶油田早在1996年就建成了南六四含油污泥處理站,並於2007年形成了適合大慶油田含油污泥特點的“化學熱洗+離心處理”新工藝;制定了《油田含油污泥綜合利用污染控制標準》,建成污泥處理站,滿足了生産實際需要,實現了含油污泥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迴圈利用,真正做到了“變廢為寶”。
為了保護清朗的天空,大慶油田在應用清潔能源上下功夫,見到了效果。大慶油田的工業設施全部使用清潔燃料,其中現有生産用加熱爐全部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煙氣達標率100%。另一方面,積極回收放空天然氣,擴建改造喇嘛甸地下儲氣庫,實施夏注冬採,解決了夏季富餘天然氣放空問題。
從央媒關注的“大慶樣本”,到中國石油集團推廣的“大慶經驗”,印證著大慶油田綠色礦山建設的不懈努力和成果豐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有了生動的實踐,生態文明紅利在這裡持續釋放,高品質發展之路在這裡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