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時間:2019-10-1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一、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概況

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國家 5A級景區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市西部,總面積為 11.5平方公里。西溪濕地蘊含“梵、隱、閒、俗、野”五大主題文化元素,有“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宸跡、河渚聽曲”十景,“福堤、綠堤、壽堤”三堤,是以永續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生態資源和人文歷史風貌資源為目的,可供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生態旅遊等活動,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和 5A級景區。這裡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澱深厚,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

【日出西溪】方建新 攝

【西溪人家】方建新 攝

1、西溪之勝獨在於水

水是西溪的血液和靈魂,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內河流總長83.36公里,約68.02%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水體庫容量約500萬立方米,其間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諸島棋佈,水網密度達25公里/平方公里,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清新大氣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凸顯了“蘆錐幾頃界為田,一曲溪流一曲煙”的水鄉風光。

《西溪秋霧濃》蔣先毅 攝

金秋飛雪 廖雄 攝

2、西溪之美美在生態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處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區,園區內蘆白柿紅、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鷺舞燕翔,冷、野、淡、雅,皆成天趣,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其陸地綠化率在85%以上。各種鳥類佔杭州所有鳥類總數的近50%,“千頃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黃橙紅柿紫菱角,不羨人間萬戶侯”,營造了“十里梅花,百頃蘆蕩,千點白鷺,萬年翠竹”的濕地美景。

秋蘆飛雪 劉苗紅 攝

秋蘆飛雪 盧簡明 攝

3、西溪之重重在文化

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文化氛圍相當濃厚,被許多帝王將相、文人名士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康熙、乾隆、宋高宗,米芾、厲鄂、鬱達夫等紛至遝來,不僅留下了大批的詩文詞章,還保留了“龍舟勝會”、“碧潭網魚”、“竹林挖筍”、“清明野餐”等諸多傳統民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構築了中國第一個詞學聖地,眾多的歷史景觀和深厚的人文積澱,提升了西溪濕地的品位,奠定了西溪濕地在全國濕地中的獨特地位。

《船娘話秋雪》潘勁草 攝

《日暮西溪秋》潘勁草 攝

《杏黃秋雪庵》 潘勁草 攝

二、濕地保護和建設情況

在西溪濕地生態保護過程中,我們嚴格遵循關於濕地保護的國際公約,結合西溪濕地實際,按照積極保護理念,始終堅持“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可持續發展和以民為本”六大原則。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切實保護好西溪濕地的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當好西溪的“薪火傳人”,讓人類的這一共同財富永續利用。

1、制定規劃,科研先行

完善《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等綜合性規劃。制定《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保護規劃》等20多個專項規劃。組織開展“西溪濕地水文過程及水環境效應研究”、“西溪濕地魚塘保護利用及連通可行性研究”、“西溪濕地空氣品質污染規律及影響評價”等生態保護課題研究。

2、科學治理,教育隨行

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可持續發展”理念,對照河湖生態修復行動要求,探索濕地水質、面積及物種保護的強力措施,做好區域生態清淤,有效提升及改善區域內水域的水質及河底生態系統,逐步構建西溪特色且在全國具有示範引領意義的濕地生態保護體系。舉辦“浙江省自然筆記大賽”,開展“蝶戀花”戶外主題活動,整合水下長廊等資源,加快昆蟲旅館、研學教室等建設,開發動植物、民俗等課程,打造集親子、文化、學習等體驗于一體的綜合型研學旅行項目,受眾人數年均約達一萬人。圍繞發揮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科普、研究、展示等多種功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建成了杭州濕地植物園、蓮花灘觀鳥區、環境監測站等科普教育和濕地研究場所。

盪漾觀蘆 阮善青 攝

《戲水》阮曉 攝

3、優化植被,科學修復 

保護西溪的原生態就是保護西溪濕地的生命,原生態區域更多時候需要遠離人類的頻繁活動,在生態保護過程中,我們加強原生態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生態恢復、歷史遺存三個保護區,將西溪濕地中生態環境較好、最精華、最具濕地特色的區域實行相對封閉保護按照一級保護區要求,除小型搖櫓船和科考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禁止進入,為鳥類以及其他生物營造更加靜謐和良好的生存環境。

3、注重文化協調發展

高度重視修復西溪的人文生態,高度重視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門成立了西溪文化文物發掘保護工作組和文化研究會,編輯出版了《西溪文化系列叢書》,形成了一大批西溪歷史文化考證資料和調研報告,徵集到了一大批體現西溪濕地傳統生活形態的民間傢具、農具、碑刻、浮雕,保留修繕了一批老房子,挖掘了陳聚興染坊、西溪小花籃、西溪豆腐坊等獨具西溪民間傳統藝術特色的“七店八鋪”,建成了深潭口、三深村等民俗文化旅遊點,恢復了秋雪庵、西溪草堂、兩浙詞人祠等45處自然和人文景觀,評選産生了“三堤十景”,西溪龍舟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名錄。

聽蘆節 孫明閩 攝

西溪聽蘆節開幕 孫新尖 攝

4、智慧建設,敢為人先

以“強化遊客體驗”為核心開展工作。一是在西溪濕地周家村主入口建設智慧管理中心,以西溪濕地一體化管控平臺為核心,數據大屏為支撐,搭載硬體配套,拓展監控網路和人臉識別系統應用,實時掌握園區流量數據、生態數據、管理數據,實現多維度、數字化、系統化管理及資訊資源共用。二是與杭州“城市大腦”對接,響應“多遊一小時”工程,實現閘機直接掃支付寶碼和杭州市公園年卡、身份證直接入園,幫助遊客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園區遊覽上。在公園停車場,推出“先離場後繳費”模式,整體提升車輛出場速度,有效緩解排隊繳費情況,提高遊客服務感受。三是推出阿裏“未來景區”小程式。在支付寶內掃碼或者搜索“西溪濕地未來景區”,遊客不用下載,直接打開小程式,可享受語音導覽、地圖導航、景點介紹、線路推薦、醫療點等服務,成為遊客的貼心伴遊。四是探索“未來景區2.0”模式。與中國電信合作進行園區5G覆蓋互聯,研究和探索無人電瓶車運營、無人機巡航等適合西溪濕地環境的未來科技項目。全面提升遊客未來體驗感、提升園區資訊化管理水準,帶來更快捷和穩定的網路環境。

5、文旅融合,內外兼修

打造“旅遊+黨建”旅遊新標桿。以“紅船精神”為引領,在充分挖掘濕地紅色文化和景區生態資源的基礎上,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兩山’理念,領略生態之美”、“堅定文化自信,守護精神家園”、“擼起袖子加油幹”四個主題,創新黨群體驗,全面推廣濕地黨群服務中心(蔣相公祠)及西溪農耕、西溪小花籃、紅色影視文化等12個黨群體驗點,發揮黨建展示、黨建活動、培訓教育、遠端教育等功能,引領紅色旅遊新風向。開拓“旅遊+體育”旅遊新版塊。一方面西溪濕地積極引入水上運動項目,水上運動項目包括:龍舟、水上皮划艇、平臺皮划艇、漿板等水上專業運動項目,為濕地的水上項目增加了新亮點。另一方面邀請、組織、承辦、協辦重大水上運動賽事。2019年成功舉辦了“2019首屆杭州西溪濕地皮划艇槳板馬拉松挑戰賽”,來自全國各地近400名水上運動愛好者完成了水上半馬、全馬的挑戰,全程42公里,為國內距離最長的水開工拉松賽事,極大推廣了水上運動文化。

三、保護建設成效突出,三大效益明顯

關於濕地保護與利用的“西溪模式”的精髓,就是根據國家濕地公園這一定位,堅持積極保護的方針,同時以科學、求實、創新的理念,把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統一起來,與城鄉結構調整、産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歷史與現實相和諧、保護與利用相和諧,實現生態、社會、經濟等三大效益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濕地阡陌 吳海平 攝

攬勝秋蘆 訾向平 攝

《西溪秋色濃》 潘勁草 攝

1、生態效益明顯

經過十年努力,西溪濕地既為中外遊客提供了休閒健身、旅遊度假、學習濕地科普知識等不可多得的好去處,同時也為擴大杭州每人平均綠化面積,打造低碳、節能減排的生態城市,以及維護杭州生態平衡和生態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經調查,與2005年所錄數據相比,西溪濕地的維管束植物新增了474,現為695種;昆蟲增加了390種,現為867種;鳥類增加了90種,現為179種;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9種,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水質平均比2005年開園之前提高了三至四個標準,總體保持在Ⅲ類水體以上,個別區域的個別指標,甚至達到了Ⅰ類和Ⅱ類水體的標準;西溪濕地緩解“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效果也非常顯著,可對其周邊約15平方公里的氣溫起到0.5℃—1.5℃降低作用,估計每天可節水500—800噸,節電10—30萬度。此外,西溪濕地還具有調節濕度、影響大氣污染擴散、固碳等積極作用,目前,西溪的固碳能力可達40萬噸,每年空氣優良天數均達到70%以上,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天在每立方釐米800個以上,PM2.5的監測數據在逐年改善,全部優於市區平均水準。

2、社會效益彰顯

前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皮特·布裏奇華特西溪考察後認為:“西溪濕地綜合保護這項宏大工程,已經為全球其他濕地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也為21世紀全球各地進行城市中濕地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模式”。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雷光春教授認為:“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開啟了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充分展示了杭州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局、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延續千年的濕地景觀(桑基魚塘、柿基魚塘、竹基魚塘)是當地居民與濕地生態系統和諧共處的典範,也是濕地公約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2009年園區實施福堤2.3公里周邊免費對外開放,2017開始增設雕塑園、蓮花灘免費道路,至今已實現總長約6公里的免費遊覽區域。

開園至今,西溪濕地獲得了國際重要濕地(2009年7月7日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授予,濕地保護成果獲得國際濕地最權威組織的認可),全球文化産業特色園區創新引領獎(國際相關權威組織授予);中國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2005年2月1日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5A級景區(2012年1月9日國家旅遊局授予,濕地利用成果獲得國家旅遊最權威部門的認可)、中國濕地博物館(2007年5月12日國家林業局發文)、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國家環境保護部、中國科技部聯合頒發)、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協特批)、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授予)、中國十大文化休閒基地(求是小康雜誌評選)、中國最美濕地(人民日報社經濟週刊和濕地國際駐中國辦事處聯合授予)、全國推進旅遊標準化試點單位(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智慧旅遊景區試點單位(國家旅遊局授予)、2011中國中小企業管理提升標桿企業(國家工信部育林計劃組委會授予)、2012第七屆中國創意産業最佳園區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首批中日合作環境教育基地試點單位(國家環境保護部宣教中心)、國家級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站(國家林業局)、首批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國家林業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教育部)等榮譽。

3、經濟效益突出

自開園以來,西溪濕地以實現“生態、休閒、文化、科普”為目標,著力打造“國際級的旅遊綜合體和旅遊目的地”。公園入園遊客和經營收入實現了跨越式增長,自2009年純旅遊收入突破億元大關以來,連年增長。2018年,西溪濕地累計接待遊客465.36萬人次,實現旅遊營收2.80億元。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