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兩江四湖 .象山景區

時間:2019-10-1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桂林兩江四湖·象山景區位於享有世界著名國際旅遊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稱的桂林市中心城區,總面積約3.1平方公里。景區是桂林城市旅遊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桂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標誌景觀“三山兩洞一條江”和世界自然遺産——中國南方喀斯特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著名現代城市山水生態園林的代表,是中國城市水系改造工程典範。

大美桂林城

景區擁有世界聞名的山水景觀,數量龐大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的山水城市格局和歷史文化遺址,以及桂林傳統民俗藝術表演等歷史、文化景觀,匯集了桂林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精華,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景區下轄旅遊景區:

一、兩江四湖景區

桂湖秋色

兩江四湖景區位於桂林城市中心地帶,由漓江、桃花江、榕湖景區、杉湖景區、桂湖景區、木龍湖景區構成,是國際旅遊勝地桂林的城市名片。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廣西十佳景區等榮譽”“標誌性品牌景區”“中國休閒度假5U獎”等榮譽稱號。景區的江湖環繞城市中心形成了環城水系,沿岸諸多風景名勝,乘船遊覽兩江四湖景區可欣賞到象山、伏波山、疊彩山、堯山、寶積山、穿山、塔山、虞山、老人山等十多座傳統名山和秀麗的漓江風光。

榕湖

榕湖之夜+樹

景區內湖中的榕湖、杉湖、桂湖是宋代桂林的護城河,有深厚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內涵。木龍湖景區有木龍古渡、是桂林老八景之一,木龍古渡旁的唐代木龍石塔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內有大量古代碑刻,其中鸚鵡山的南宋摩崖石刻《靜江府城防圖》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碑刻。寶積山上有3萬年以上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遺址-寶積岩。景區內有大量宋代遺存,如東鎮門和現存的古驛道城墻、翊武路城墻、寶積山藏兵洞和古炮臺等。木龍湖景區有李濟深故居等歷史文物古跡。榕湖景區的古南門城樓,是桂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唐代名將李靖于武德四年(621)所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門,距今已1300年。古南門附近有宋代詩人黃庭堅係舟處。榕湖邊的白崇禧故居,珍藏著大量民國時期古董傢俬和海外少見的古董鋼琴、留聲機、座鐘、圖片等。杉湖邊的李宗仁官邸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橋碼頭有始建於唐代的舍利塔,內置有明、清時期盛舍利的陶罐10余件,內壁有墨書《金剛經》全文。

杉湖

杉湖美景

杉湖景區的日月雙塔是在唐代佛塔基礎上于2001年重建的,現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標,是中國第一家以“儒釋道之和”為主題的文化公園,其中日塔創造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銅制佛塔、世界上最高水中電梯塔、世界上最高銅制建築物。兩江四湖景區也是世界名橋博覽園,共有各具特色的橋梁14座橋梁。麗澤橋是中國第一座自錨式柔性鋼衍粱懸索橋,單孔跨度70米,共有8萬多顆螺栓。又如迎賓橋,她將西方的凱旋門的建築形式與我國古代吊橋造型完美結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橋梁景觀。兩江四湖景區還有高科技的遊船樞紐過閘設施,如木龍湖升船機、春天湖船閘、象山拖船機。通過這幾個高科技設施,將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與漓江、桃花江連為一體,解決了四個內湖與兩江之間的近2米的水位落差問題。

古榕雙橋

知音臺碼頭

兩江四湖景區內有融合體現壯瑤風情的銅鼓蘆笙舞、漓水瑤浴,有體現漓江漁民傳統生活的原生態表演漁鷹捕魚、有女子水晶樂坊、有體現桂林地方特色的彩調桂劇、有非物質文化遺産桂林漁鼓演。有桂林民間社會團體自發組成的歌圩會。其中,“桂湖漁火”是目前桂林市陣容最宏大、場面最壯觀、表演技法最傳統的原生態表演秀;銅鼓蘆笙舞中的廣西“銅鼓”是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瑰寶,迄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蘆笙”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是古代南方苗族的主要樂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號和象徵。

二、象山景區

黃昏象山

象山

地處桂林市中心,位於漓江西濱,桃花江和漓江的匯流處,是桂林山水的代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集奇山、秀水、岩洞、石刻、古塔于一體,自然山水獨特,風景優美,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遊歷山水,觸摸歷史,感受風情的旅遊勝地。

象山景區旅遊資源內容豐富、特色鮮明、類型多元,品位高而精。景區主要景點有:象鼻山、水月洞、象眼岩、普賢塔、縱目亭、會江亭、愛情島、三花酒博物館、雲峰寺、象山廣場等。象鼻山海拔220米,東瀕漓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體高出水面55米,佔地面積1.3公頃,是億萬年前大自然地殼上升形成的傑作,由3.6億年前海洋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其山形奇特,酷似一頭伸鼻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自然天成,被人們看作是桂林山水的靈魂和桂林城市的標誌,景區也因此被冠以桂林市城徽景區的美稱。水月洞是位於象鼻山東部在象鼻和象身之間的一輪通透的石洞,此洞與水中倒影宛如一輪水月,一沉于水,一浮于面,在明月當空的夜晚,天上月、洞中月、水底月,三月爭輝,交相輝映,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奇觀。

北斗橋

玻璃橋

解放橋

象鼻山歷來為旅遊勝地,有1000多年的遊覽史。象鼻山水月洞內外,歷代石刻文物很多,其中多為宋人題刻。現存最早的是唐代元結題刻的“水月洞”三個篆字,最為有名的有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的詩和手札,此外還有宋代張孝祥“朝陽亭記”、范成大“復水月洞銘”和“讀書岩”榜書等共50多件珍貴的摩崖石刻,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為了給水月洞中一件件精美的石刻拓片曾三次造訪象鼻山。象鼻山山頂的普賢塔建於明代,是一座喇嘛式實心磚塔,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形須彌座,第二層基座的正北面,嵌有青石線刻的菩薩像,塔身為圓形寶瓶,青磚外墻,簡潔樸素,聳立在山頂綠樹叢中,極其形象地反映了佛教普賢菩薩乘象之説。象山西南麓的雲峰寺是清康熙年間在唐代溫靈廟的原址上重建,因清咸豐四月太平天國圍攻桂林,雲峰寺成為太平軍路經桂林的重要活動場所,現該寺已開闢為太平天國歷史陳列館。

象山景區自1982年被國務院評為“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先後還獲得眾多榮譽: 2000年被評為“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獲“2002年度中國旅遊知名品牌”景區;2003年被列為“世界旅遊組織推薦景區”;2006年與法國艾特大市象鼻山景區結為友好景區;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活動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首的大自然奇跡;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獲央視新聞頻道網路評選“中國最美賞月地”稱號;象鼻山做為背景畫面曾多次登上歷屆央視春晚的舞臺。2014年央視馬年春晚,匈牙利的Attraction舞團在創意舞蹈《符號中國》中展示象鼻山,這是第一次由外國演藝團體利用特殊舞蹈形式錶現。象鼻山不僅代表著桂林市的城徽,更成為了中國山水的標誌符號。

三、伏波山

伏波風光

伏波山

伏波山隸屬於濱江景區,被譽為桂林山水的縮影,集山、水、洞、石為一體,其中自然景觀包括:獨立山體、伏波晚棹、伏波潭、還珠洞、試劍石等;人文景源包括:伏波回廊、聽濤閣、千人鍋、公主鐘亭、還珠洞摩崖造像等。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山體形狀,有遏阻洄瀾之功效,有“漓江守護神”之稱。東漢建武十八年,伏波將軍馬援奉詣出兵交趾,“治城郭,穿灌渠,惠人民”,人們為懷念馬援,在山上建祠奉祀,並以伏波將軍名號作為山名。景區內古跡頗豐:癸水亭、聽濤閣、半山亭清秀俊逸,高潔古雅;千人鍋、大鐵鐘幾經風雨剝蝕,仍完整無缺。還珠洞內,石刻石雕精品紛呈,現存摩崖造像45龕200余尊,多為晚唐時期作品;摩崖石刻112件,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宋代大書畫家米芾的自畫像和親筆題名。千佛岩中,百千羅漢神態各異,寶珠藏深洞靈光閃現,佑眾生幸福平安。試劍巨石自洞頂垂懸而下,上粗下細如巨象鼻,又如巨筍倒挂,距地寸余戛然而斷,實乃世間奇觀。

四、疊彩山

疊彩山

疊彩山風洞

疊彩山隸屬於濱江景區,是桂林市區最高峰,由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峰、和仙鶴峰四個山峰組成,有“江山會景處”之稱。山體中風洞、素洞、木龍洞都屬自然地景,從古至今留下的人文建築勝多,有百鳥園、仰止堂、成仁碑、反字碑、風洞摩崖石刻、拿雲亭、於越亭、疊彩古城墻、雞血玉石博物館等。康有為、孫中山等諸多古今中外名人都在疊彩山留下過足跡。疊彩山半山風洞處精美石刻隨處可見,風洞右上方陳毅元帥“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石刻、洞口馬相伯夫子像和洞中李秉綬的“蘭竹圖”是這些石刻精品中的代表。風洞一年四季涼風不斷,陣陣涼風讓人心曠神怡,“不知何處起,但覺來無窮”,被古人譽為無根之風。風洞現存摩崖石刻172件,摩崖造像24龕90尊。明月峰,古人譽之為“江山會景處”,乃桂林城內最高峰。登上明月峰,駐足拿雲亭,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兩江四湖·象山景區將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服務,打造成資源品位高、品牌形象優、核心吸引力強的旅遊精品景區,打造成桂林國際旅遊勝地最為絢麗的城市名片。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