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冰上絲路 圓夢北極

中油國際(俄羅斯)亞馬爾公司生産運作部經理 姜寧

時間:2019-06-1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姜寧

摘要:姜寧的工作地點在北極圈,他是2017年2月作為第一名進駐北極開展工作的中國石油員工,在最初近兩年的時間裏,現場三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中只有他一名中國人。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其實對他在北極生活、工作的經歷是非常好奇的,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北極是不特別冷?你有沒有看到北極熊?那邊是不是有極晝、極夜?有沒有看到極光?你在北極吃什麼?等等等等很多很多的這種問題。

以下為演講節選:

“亞馬爾”在當地的語言中意思是“土地的盡頭”。亞馬爾半島地處俄羅斯北極地區,在這個冰原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蘊藏量,我們就是在這片冰原上建起了北極地區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項目。

亞馬爾項目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它是集天然氣和凝析油勘探開發、天然氣處理、天然氣液化、海上運輸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投資開發項目,也是中俄兩國目前最大的經濟合作項目,它被兩國領導人譽為“壓艙石”和“風向標”。

由於北極地區的嚴酷自然環境,為了減少成本還有加快我們的建設進度,亞馬爾項目採用了一種獨特的建造模式,什麼模式呢?模組化建廠模式,就是將準備建的液化天然氣工廠拆分成一個個的模組,將這一個個的模組在世界各地的模組廠建造完成後運輸到現場進行組裝,這就好像是“搭積木”一樣去建設工廠。項目最重的一個模組有7500噸,相當於一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亞馬爾項目由俄、中、法三國四方共同合作開發,中國石油參與了項目的全産業鏈運作,通過“中國元素”一盤棋的統籌規劃部署,中國企業承攬了全廠142個模組中的120個模組的建造工作,也就是項目85%的模組是在中國建造的,另外還有7艘運輸船的建造以及15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中14艘船的運營等工作。在亞馬爾半島上,有4台近16層樓高的極地鑽機,其中一台就是來自我們中國。項目不僅帶動了國內産業升級,産品出口額超過百億美元,使中國躋身全球液化天然氣項目建設的“一級梯隊”,而且還開啟了北極新航道,將30多天的常規經歐洲運輸航程縮短為16天,顯著降低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物流成本。

亞馬爾項目規模很大,亞馬爾項目也創造了很多成就和很多很有意義的價值,但是今天呢,我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亞馬爾項目發生的一些很普通的小事。

我是2017年2月作為第一名進駐北極開展工作的中國石油員工,在最初近兩年的時間裏,現場三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中只有我一名中國人。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其實對我在北極生活、工作的經歷是非常好奇的,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北極是不特別冷?你有沒有看到北極熊?那邊是不是有極晝、極夜?有沒有看到極光?你在北極吃什麼?等等等等很多很多的這種問題。

其實,在生活方面,北極除了嚴寒和極端惡劣的天氣之外,給我印象最深和最煎熬的應該就是極夜了。因為在極夜的時候,整整一個倒班週期,也就是28天我見不到一點陽光。沒有經歷過這種漫長黑夜的大家可能不會有太多的感觸。我們俗話説,萬物生長靠太陽,當整整28天你都見不到一絲陽光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體對時間的變化沒有那麼敏感,但是心裏頭卻變得特別的敏感,很容易焦慮,而且身體的那種疲勞感會更加的強烈,整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生活方面記憶深刻的另外一點就是飲食了。我本人目前是生活在成都,平時飲食口味以麻辣為主。但是到了北極以後,現場僅僅提供俄式食品,食物以馬鈴薯為主,除了馬鈴薯還是馬鈴薯,嚴重的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一旦遇上發水果,大家就高興得要拍照,就像國內吃了好吃的要發朋友圈一樣,我們那是拍水果。而且俄餐多為冷餐,他的口味特別清淡。所以在第二輪倒班的時候,我就自帶了電磁爐和大量的火鍋底料、掛麵還有脫水蔬菜,我爭取每週能自己做一次飯給自己改善一次生活。北極飲食條件反應在我身上最明顯的結果就是在過去接近三年的時間裏,每次在現場工作的時候我的體重就會減輕10斤,而回國休假後又會胖10斤回來。另外就是我在休假時絕對不再吃一口馬鈴薯。

而在工作方面的感受就是累。現場每輪倒班是28天,中間沒有週末、沒有節假日,沒有任何休息;而在這連軸轉的28天之內,每天工作時間都是在12到15個小時之間,平均每天有6、7個會,收發、處理50-200多封郵件。所以,每當有朋友問我在北極工作期間是如何娛樂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我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看看妻子發來的家裏孩子的照片和視頻。因為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娛樂,看完家人,孩子的照片和視頻之後也就該休息了。記得去年中間有一次倒班,工作量沒有那麼大,那時候我才發現工作多、事情多其實挺好的,因為忙起來後時間反而過的很快,就不會覺得28天有多麼漫長,就不會那麼的想家、那麼的想孩子。

2018年2月15日,正值中國農曆除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放了《一人堅守,溫暖萬家》北極亞馬爾工程建設者的專題報道,我作為當時現場3萬多名參建員工中唯一的一名中國人,是這樣説的:(播放新聞聯播視頻片段)“項目建成投産之時,我們中國人也會用到來自北極的清潔能源。一個人的孤獨和堅守能夠換來千家萬戶的溫暖,能夠為新時代中國的水更綠、天更藍做出貢獻,我感覺特別值!”

2018年7月19日,亞馬爾項目生産的首船液化天然氣抵達中國,祖國人民從此用上了來自北極的清潔能源,在這之後,每年至少有400萬噸液化天然氣運往中國,使天然氣進口進一步多元化和低成本化,助力打贏我們的“藍天保衛戰”。

北極項目現場,一年內有超過10個月的時間是被冰雪覆蓋,不僅有零下50多度的極寒、肆虐的暴風雪和令人絕望的漫漫極夜,也有絢爛、飄逸的極光,美麗的北極狐。在現場工作沒有休息時間,平時的飲食也不盡人意。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艱苦條件下,項目團隊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也不認為在北極工作很辛苦,因為我們知道,在中國石油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太多太多的崗位比我們環境還要惡劣、條件還要艱苦,但是他們也同樣,從來不説苦,不認為這是苦!這就是我們的石油精神!無畏艱苦、迎難而上!

聽過這樣一句話:“時代精彩,不過是無數個人們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負重前行。”

我想我們,可愛、可敬的石油人,正是那些在他人看不見的地方負重前行的人們。(大慶油田新媒體中心供圖)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