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安徽第一路”的長江中路,承載了廣大市民的歷史記憶。日前,記者從廬陽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獲悉,長江中路沿街立面整治工程于近期完成竣工驗收。在該區深入實施老城更新戰略的大背景下,歷經數次改造提升的長江中路,迎來了新的蛻變和昇華。
全方位改造提升,增顏值修氣質
長江中路,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合肥城區最早的主幹道之一。隨著城市的發展變遷,長江中路也歷經數次改造。2017年11月,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城市建設“提質、提速、提品、提效”的工作指導意見,長江中路的改造提升工作正式拉開了帷幕。
此次長江中路改造提升工程西起環城西路,東至馬鞍山路,分為一期道排工程、二期沿街立面整治工程。其中,道排工程全長3040.404m,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路,設計時速為50Km/h。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主要包括道路、排水、綠化、交通設施、街道傢具、BRT站及人行天橋等附屬設施提升。2018年6月,道排工程正式完工,大大提高了該路段的顏值與品質。
與此同時,長江中路沿街立面整治工程也在同步推進中。該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涉及52棟建築外立面整治。主要包括建築主體外飾面翻新裝飾砂漿,部分墻面增設倣石材鋁板幕墻,增設衝孔鋁板空調遮罩,違規店招、廣告牌的拆除及外立面清洗等品質提升內容。日前,該工程已完成竣工驗收。此次沿街立面整治在尊重和保護長江中路各歷史時期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又在設計上兼具現代化的特色。如,梨花巷1#樓,外立面通過採用磚紅色裝飾砂漿以及在外窗、屋面檐口採用深灰色鋁板線條的方式,保留了建築年代感的同時,又有效改善了建築原先破舊面貌;而翠林苑賓館,採用較為穩重的深咖色裝飾砂漿以及空調遮罩衝孔鋁板,配合商鋪整體式店招及石材墻面,讓建築充滿大氣、穩重之感;四聯大樓,作為已建成30餘年的原地標建築,結合建築特點,採用主樓整體式空調衝孔鋁板+裙房全衝孔幕墻的實施方案,讓建築更具現代感,同時東西墻面採用灰白色裝飾砂漿,盡可能還原人們記憶中的建築色彩。
夜景亮化方面,目前,該路段已完成109棟樓體中74棟樓體亮燈,剩餘部分正有序推進中。
此外,為進一步完善空間、活化沿路商業,結合長江中路城市精品道路建設,廬陽區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協作下,組織多部門,由濱投集團牽頭對沿長江路的省總工會辦公樓舊址、書城節點、省委大院節點、四牌樓、金巷、井梧巷共六大節點進行有序改擴建。目前,省委節點涉及的三棟舊建築的加固、外立面改造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內裝修和景觀道排施工;省總工會辦公樓舊址節點已完成新建建築的鋼結構作業,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四牌樓節點的地塊規劃設計草案已編制完成;其餘節點也在按既定計劃穩步推進中。
“整體改造過程中,得到了市直部門的大力支援,在路面封路施工期間,市城鄉建設局、市大建辦堅持現場辦公,幫助解決施工難題,在確保工程品質的同時工期得以大幅壓縮;在沿線立面和亮化改造中,市規劃部門逐棟論證設計方案,指導我們結合街區歷史和合肥老城文化底蘊,融入了新的設計理念,使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藝,讓長江中路實現一次新的蛻變和昇華。”該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精細化管理,助力“安徽第一路”邁向精品化時代
長江中路的華麗蛻變,不僅是硬體設施建設的完善,還有管理水準的提升。在廬陽區深入實施老城更新戰略的大背景下,改造後的長江中路,以精細化為目標,下足繡花功夫,全面提升管理水準。
在交通和秩序管理方面,去年10月,廬陽區創新在全市率先將長江中路劃定為共用單車“嚴管路段”,協同交警部門對違停單車從嚴管理。截至目前,暫扣違規亂停放共用單車10000余輛,調度疏散外運57000余輛。在城區主次幹道上的公共交通站點、大型公共建築等主要人流集散地等設置了33處、近500平方米的個性化彩繪停車區,充分滿足市民停車需求;同時採取“智慧勤控+隊員巡查“相結合模式,嚴格管控長江中路市容秩序;啟動智慧交通設備,在主要路段啟用電子禁鳴監管系統,途徑禁鳴路段亂按喇叭的駕駛員都被“抓拍”;在部分區域設立“潮汐式”停車區,有效緩解停車難題,確保道路暢通無阻。
在改善道路環境方面,該區按照現有標準120%的比例對長江中路清掃保潔人員、車輛、作業頻次進行上浮調整,採用人機結合的清掃保潔模式開展保潔工作;人工作業實行“兩掃全保”,一天2次普遍清掃,其他時間為巡迴保潔,確保道路隨臟隨保。同時,在打造長江中路精品化工作中,該區逍遙津街道在全市首創“門前三包責任聯盟”責任制,讓街居黨員幹部、執法人員、經營戶、文明單位全部參與到該路段精品化打造工作中去。
在綠化品質提升方面,該區全面開展全路段無縫隙補苗工作,設置護欄花箱、人行道花箱400余組,種植月季、黃金菊、矮牽牛、滿天星等約16萬株。同時,提高色塊、綠籬、行道樹修剪造型水準,提升整體綠化檔次,重點做好綠化施肥、病蟲害防治、澆水、除雜、保潔等工作,確保綠化管理的常態化、規範化和精細化。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