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軍接受央廣記者專訪。(央廣網記者官文清攝)
科技創新如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部部長王志剛11日表示,科技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整個戰略規劃和建設佈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把香港、澳門的科技力量統籌起來,與內地科技力量一起,建設好大灣區。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的戰略定位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10日在北京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説,推動粵港澳三地科技要素高效流動,需要在體制機制上系統謀劃,推進三地深度合作、協同創新,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一個事項一個事項去落地。
打造高水準創新載體和平臺,推進深度合作
粵港澳三地有著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廣東工業産業基礎和製造業基礎雄厚;香港有優質的大學和非常好的國際化環境;而澳門在面向葡語系國家開放方面獨具優勢。王瑞軍表示,“如果將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非常好的支撐作用。”
在“規劃綱要”提出之前,粵港澳三地科技界的合作已經開始。如,在澳門建立了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的大學在深圳以及廣東珠三角一些地市設立研究院、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
數據顯示,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數量為173家,其中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6所香港大學在深圳設立了72個科研機構。粵港澳大灣區擁有20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和4307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953家、眾創空間886家、高水準新型研發機構219家,港澳的大學、科研機構也在廣東興建了一批産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基地。
但在王瑞軍看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來看,這個交流合作還停留在淺層次方面,“是不夠的,甚至是短板”,必須要在體制機制上創新,解決深度合作、協同創新的問題。他説,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大的載體和平臺。
“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要打造高水準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王瑞軍説,“有了這樣的平臺和載體,一些協同創新的舉措才能落地”。
他舉了東莞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的例子。他説,以此為依託,聚了一大批高端創新要素,吸引和培養了眾多中子應用、譜儀設計等方面的人才。這些創新載體的建設,在過去是沒有的,這些措施很有針對性。
找準問題,逐個解決;明確事項,逐項落地
由於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和三個關稅區,流通三種貨幣,諸多方面的差異比較大,面臨很多制度和體制方面的問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研究實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王瑞軍説,“規劃綱要”的提出就是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在大灣區實際建設過程中還會有具體的問題不斷出現,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解決。他指出,“目前看,在科技創新領域,要解決的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特別是按照市場機制進行配置和現有的規制之間形成的矛盾問題。”具體來講,他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創新人才的流動問題。人才流動涉及到很多具體的問題,比如社保、個稅、就業、子女入學、購房購置等,甚至是出行自助取票的問題,王瑞軍表示,通行證能不能自助取票,“有些事看著不大,耽誤幾分鐘,體驗卻完全不一樣。”
第二,科研數據、樣品、試劑等流動問題。他表示,希望保證安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實現較為便利化流動。
第三,科學儀器的管理。簡單講,就是要讓各類研發機構的科研儀器在大灣區通關便利、來去自由。這些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突破。
第四,軟環境建設方面。王瑞軍表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很重要的工作是推動跨國的技術轉移。然而,在目前的人才評價體系下,從事跨國技術轉移的人才也是稀缺的。
王瑞軍表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一個大目標、大方向,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絕不是一哄而上就能做成的。這是一個系統化的謀劃,找準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一個事項一個事項去落地,穩中有進,這樣才可以做好。
實現突破,核心放在落實上,這比什麼都重要
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機制與合作模式不斷升級。2017年11月18日,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次會議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舉辦,廣東省與香港特區創新及科技局共同簽署了《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安排》,進一步推進粵港澳科技聯動發展。同時,把粵港高技術合作專責小組升級為粵港科技創新合作專責小組,去年底召開了第二次聯席會;還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簽署新一輪協議,啟動聯合資助計劃。
但是在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王瑞軍認為,粵港澳三地的科技界下一步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
首先,實行聯合資助計劃。粵港澳三地很多科研活動和需求有很多共性,比如生態環境、大氣污染、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等課題,面對共性的問題,“要實行聯合資助、研究,共同解決問題,比重復分散、各搞各的要好的多。”
其次,建設創新載體和平臺,實行共建共用。
第三,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創新鏈、産業鏈和資金鏈的協同。王瑞軍説,如香港有很好基礎研究資源,但是香港自身沒有産業和製造業支撐,成果轉化沒有空間,需要廣東協同和支撐。
第四,共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把産學研合作的體系建立起來。
今年初,廣東省發佈實施《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科創12條》)。王瑞軍表示,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打造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形成統一的共同體奠定了好的基礎。
他也指出,我們去港澳都是按照出入境管理規定,在灣區背景下,工作碰頭是經常的事情,如果還按照以前出入境管理方式,實際上還是給工作帶來不便。希望在一些政策上,政府有一些宏觀的謀劃,繼續加強與港澳的協商,促進共建共用,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很多。
2018年的全國兩會,王瑞軍經過調研和慎重思考帶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議。如今,建議得到了中央的關注並很快得到了回應。“建議不是給別人提的,更是給自己提的。”王瑞軍表示,“今年的核心放在落實上,這比什麼都重要。”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