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遊資源概述
大埔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居韓江中上游,地處閩粵兩省,梅州、潮州、龍岩、漳州四市交界,是閩粵邊貿集散地,潮汕平原的後花園。大埔全縣下轄15個鎮場,地域面積2467平方公里,人口約57萬人。大埔縣被譽為“客家的香格里拉”,是中國十大文化休閒基地、中國十大最美小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小吃名縣、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廣東省旅遊強縣等。縣內有2個4A級景區,8個3A級景區,1家四星級酒店,4家三星級酒店,旅行社3家,分社1家,旅行社營業部15家。
二、旅遊資源類型
(一)歷史人文
大埔是一座獨具魅力的歷史古城,1600多年的歷史承載了數不盡的厚重與滄桑。百侯鎮、茶陽鎮、三河鎮是我縣的三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百侯鎮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120多座,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各式祠堂和中西合璧建築,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官廳古民居最多的地方。茶陽鎮是大埔縣老縣城,建縣城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歷來人才輩出,境內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父子進士”石牌坊、古城墻、關帝廟等文物景觀。三河鎮地處水陸交通樞紐,兩岸山峰聳翠,如詩如畫;東岸,有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經典景區“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西岸,有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韓江源石雕、明代古城、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等景點。
大埔還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文化名城,張裕葡萄酒之父張弼士、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抗日名將羅卓英等,都是一時俊傑;“一腹三翰林”、“父子兩總理”、“父子兩進士”、“兄弟三將軍”、“同期四位省主席”、“全縣121位將軍”等被傳為人文佳話。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有明代古城、韓江源石雕、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有韓江水系四大名寺--萬福寺等。
(二)景區眾多
我縣有10個3A級以上景區,其中2個為4A級景區。泰安樓客家文化旅遊産業園(4A級)有建於清乾隆28年的客家特色古名居--泰安樓,距今已有254年的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百侯名鎮旅遊區(4A級)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百侯鎮,擁有保留完好的各類民居、明清古民居建築120多座,代表性古建築有“一腹三翰院”通議大夫第,與瑪雅古建築相媲美的螺形建築“關西世胄”,被稱為“金枝玉葉”的肇慶堂,中西合璧屋海源樓等。
還有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張弼士故居旅遊區、西岩山茶鄉度假村、坪山梯田旅遊景區、富大陶瓷工業旅遊區、江畔人家休閒度假村、李光耀祖居旅遊區、北塘鄉村旅遊區等8個國家3A級景區。
(三)特色民居
大埔客家建築種類繁多,保護完好,土圓樓--花萼樓、石方樓--泰安樓、中西合璧屋--肇慶堂、茶陽古鎮騎樓群,與琳瑯滿目的各式民居共同構成了客家民居建築大觀園。其中圍龍屋、方型石樓、圓型土樓、走馬樓建築,是中國特色民居的精華。明代圓型土樓花萼樓、清代方型石樓泰安樓已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埔集中了圍龍屋、圓型土樓、方型石樓、跑馬樓、“六點金”、五鳳樓、“下山虎”、鎖頭屋、日字屋等種類齊全的客家民居形式,林林總總,共有3500多座,遊客在大埔可欣賞到各種各樣的客家民居。
(四)綠水青山
大埔是中國長壽之鄉,是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因“溪江如繪美”,在2014至2017年間,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最美麗縣”。大埔縣境內群山環抱、峰巒重疊,森林覆蓋率達79.88%,整體環境清新無污染,山清水秀,有“山中山”之稱,溪流眾多,故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有陰那山國家森林公園、豐溪省級自然保護區、雙髻山省級森林公園、西岩山、韓江、汀江、梅潭河等山水森林資源。埔梅交界的陰那山國家森林公園雄奇險峻、雲霧縹緲、古木幽徑,“千年古剎”萬福寺依山而建,是韓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豐溪省級自然保護區以珍稀動植物、溪流飛瀑眾多、原始森林神秘為特色,被譽為粵東綠色寶庫;雙髻山峰聳路陡、竹海蕉林、石奇洞幽、寺庵掩映,是省級森林公園;西岩山以煙雲樹海、萬畝茶園為特色;韓江以三江匯流、兩岸青山聳翠、風景如畫之“韓江畫廊”為特色;距今600多年的坪山梯田規模浩大、阡陌縱橫、線條流暢。
(五)紅色文化
大埔是廣東省首個中央蘇區縣,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有全國紅色經典景區--“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青溪紅色交通站、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及閩粵贛邊縱黨委舊址等80余處革命舊址遺址。孫中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等革命前輩都曾在大埔留下革命的足跡。
(六)民俗民風
大埔,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從國家級到省市縣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共有86項,有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廣東漢樂”,還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廣東漢劇、花環龍舞、仔獅舞、鯉魚燈舞等。大埔客家風俗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每逢民俗活動,客家人就如同過一個盛大的節日,舞龍、舞獅、打幡、放銃、迎花燈、打鑼鼓、賽龍舟等各種民俗盛行,大埔又被譽為“花環龍”之鄉、廣東漢樂之鄉,是被譽為“南國牡丹”的漢劇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