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西北望,有鄉三十崗,春花夏草盛,秋雲冬雪茫;阡陌縱橫野,四季好風光。以三十崗鄉為代表的合淮路以西片區,南臨董鋪水庫,北依滁河干渠,以其獨特自然風光,成為廬陽區的一片“風水寶地”。然而,在區劃調整之初,巨大的城鄉面貌反差以及城市居民與鄉村農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再加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使這個區域的發展問題一度成為壓在廬陽幹部心頭的一塊大石。“十多年前,這裡村子裏幾乎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經濟發展十分落後。”三十崗鄉人大主席袁捍東介紹。
從打造“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建設生態農業區,到“十三五”規劃提出打造長三角最美濱水文化生態休閒區,廬陽人始終不忘守住這一片綠水青山,為這一區域探索一條有別與傳統鄉鎮的發展路徑。如今,“養生水源地、慢城三十崗”已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最美鄉村”。桃花節、牡丹節、三國文化節等一個個節慶品牌聲名鵲起;東瞿美食文化村、崔崗藝術村、王大郢音樂小鎮等一張張文化旅遊名片,吸引無數城裏人來這裡休閒度假。2017年,廬陽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25000元,是“十五”末的四倍。
堅持生態優先 另辟蹊徑謀發展
十多年來,廬陽區始終堅守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對這一區域只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做好“綠文章”,打好生態牌。廬陽區不斷依託合淮路以西片區獨有的資源稟賦,以品牌為導向,大力推介三國文化遊覽、滁河干渠觀光、農耕生態體驗等旅遊活動,並以“花”為媒大力發展“賞花經濟”,打造“崗上桃蹊”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2017年9月合肥國際跑酷公開賽在三十崗鄉精彩上演,讓許多年輕人愛上了這裡。“中國·合肥”桃花節在三十崗鄉連續舉辦五屆,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在三十崗鄉連續舉辦六屆,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讓三十崗鄉的文化旅遊品牌越來越響亮。隨著三十崗鄉的影響力、美譽度的不斷攀升,以東瞿美食文化村為代表的農家樂更是風生水起。如今,東瞿美食文化村共有農家樂60余戶,從業人員360余人,2017年每人平均收入2.3萬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還要多。三十崗鄉旅遊、文化、生態三位一體融合發展路徑成效初顯。
據統計,2018年3月16日至4月7日,第六屆中國·合肥桃花節舉辦期間,三十崗鄉吸引遊客40萬人次,直接帶動經濟消費1200余萬元,三十崗鄉逐漸成為廬陽區“都市中見田園、田園中見都市”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立足文化創意 塑造鄉村新形象
在2017年9月的“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上,出現了一群來自農村地區的小小“攝影師”。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10歲,而讓他們有機會參加這個國際知名大展的,是由三十崗鄉崔崗藝術村的駐村藝術家,陳強、旌陽等8位攝影師發起的2017“我的故鄉”鄉村少年攝影實踐計劃。今年9月,崔崗藝術村駐村藝術家指導40位農村孩子拍攝的40幅作品,成功獲得2018年第18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的參展資格。
在陳強、旌陽等藝術家入駐的三十崗鄉崔崗藝術村,鄉村文化與城市生活互動共生,藝術家與村民共生共融。藝術在農村落地開花,為藝術家帶來了靈感,更為原本寂寥的村落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為當地農民增添了收入。今年11月10日,這一引領城市近郊農村轉型升級的“崔崗現象”,成為長三角“三省一市”(江蘇、浙江、安徽、上海)政治學會2018年聯合學術會議暨改革開放40年政治與行政體制改革案例評析研討會上,包括來自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40多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的案例。在“崔崗現象”帶動下,崔崗村的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一萬多元增加至2017年的近三萬元。
近年來,廬陽區大力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積極盤活鄉村閒置農房,堅持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推動文化創意業態發展,孕育出崔崗藝術村、王大郢音樂小鎮等特色文化創意品牌。崔崗藝術節暨崔崗論壇、崔崗藝術家作品聯展品牌在合肥家喻戶曉,系列音樂節、崔崗市集等活動反響強烈,全國首家鄉村當代藝術館崔崗當代藝術館也于2017年底正式開館。藝術融入鄉村,讓廬陽區合淮路以西片區的魅力更加突顯。
堅守綠水青山 生態之鄉插上“科學之翼”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宣佈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在合肥集中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園區選址廬陽三十崗鄉三國城路以北、楊崗路以南區域。
多年以來,三十崗鄉對綠水青山的堅守,最終贏來了發展紅利,引來了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這只“金鳳凰”。12月14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變堆園區工程正式開工,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成立,這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里程碑事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將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學裝置集群,並結合董鋪水庫、三十崗生態綠地等自然風景,形成全球最美科研聖地。
從此,三十崗鄉這座合肥的“後花園”,將插上科學之翼。相信未來,插上“生態之翼”“科學之翼”的三十崗鄉,必將全速“起飛”,更加堅實地走在鄉村振興的大路上。(余挺生 吳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