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旅融合國際峰會專題報道

首頁>魅力城市

山西省嵐縣

發佈時間:2018-10-23 10:05: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曹洋

一、嵐縣概況

嵐縣,位於呂梁山北端,汾河上游,北靠岢嵐,東鄰太原,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嵐縣海拔較高,人稱“天上雲間”。總面積1510平方公里,總人口17.8萬人。這裡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地貌多姿,物産富饒。

境內四面環山,群山均屬呂梁山脈,主要山峰西有白龍山,南有龍頭山,北有飲馬池山等,海拔均在2200米以上,其中白龍山,高峻巍峨,坡陡溝深,森林茂密,百草叢生,海拔2275米,為縣內最高點。全縣整個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中、東部與靜樂合成一小盆地。境內河流有嵐河、嵐漪河、蔚汾河等。其中以嵐河為大,它由嵐城河、上明河、普明河匯合於東村鎮流入婁煩,注入汾河。

嵐縣內外部交通較發達。嵐縣的交通優勢也比較明顯,國道209線、省道嵐古線、忻黑線貫穿全境,與太原、忻州、呂梁三市相連、直線距離各為100公里。目前,嵐古(嵐縣—古交)二級公路建成通車,古嵐(古交—嵐縣)鐵路、太佳(太原—佳縣)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嵐縣旅遊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二、歷史沿革

嵐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考古表明,新舊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此生息。商為燕京戎地,周為婁煩胡地。春秋時期晉國建汾陽邑,漢置汾陽縣。北魏王城,三晉名邑;北魏初年,秀容部帥爾朱鬱德于封地汾陽邑環300里建秀容國,置嵐州。唐代改稱宜芳縣,明洪武初年定名嵐縣,縣境歷汾陽、秀容、宜芳、廣州、嵐州、岢嵐州、嵐縣,有 2000多年的建縣歷史。

二、嵐縣主要旅遊資源

1.白龍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嵐縣白龍山,原名大萬山,因建有白龍廟而易名,位於縣城西二十二公里,與興縣接壤之處,景區面積33.8平方公里,由209國道普明村西按路標所示,沿旅遊公里可直達景區停車場。

龍山勝境為古“嵐陽八景”之冠。千百年來,白龍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域文化,孕育了千姿百態的麗山秀水和人文名勝,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和美麗的傳説。白龍山因白龍神而得名,這裡更是聞名遐邇的朝拜聖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這裡上香請願,祈福求安。白龍山山勢雄偉,挺拔峻秀,群峰聳立,層巒疊嶂。遍山蒼松翠柏,名花異草。既有珍貴的省鳥褐馬雞等珍稀動物,又有“龍門伏虎”、“白龍吐珠”、“雙松合抱”、“三仙聚會”、“醉仙臥石”、“神龜望日”、“飛來鏡石”、“飲馬池”、“馬碲石”、“迎客松”、“一線天”及“石駝峰”等奇異的龍山十二景。特別是由著名書法家趙樸初老先生為白龍山題寫的高15.5米,寬8.5米,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壽”字,更為白龍山增添了一處壯麗的人文景觀。2013年,白龍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山西省首批休閒旅遊度假區;2014年,白龍山風景名勝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2.飲馬池亞高山草甸

飲馬池山風景區位於嵐縣北端與苛嵐縣交界處,面積38平方公里。飲馬池山主峰海撥2236米,山頂上綿延著千余畝寬闊平坦的高山亞寒帶草甸,周邊山地遍佈著蔥蘢的原始森林。

景區內群山蔥蘢疊翠,秀美曲折的溪澗,色彩斑斕的清泉,共同組成了地形複雜多樣、景致變化萬千的奇幻景觀。作為高山草甸的天然屏障,山上生長著針葉林、闊葉林、灌木林等原始林木,棲息著鹿、麝、豹、野豬、褐馬雞、山雞、野兔等野生動物。這裡,夏季涼爽,水源充足,山的東坡溪水自西向東而下,形成多處小瀑布和小水潭,清澈見底,碧波盪漾。

飲馬池山頂延綿起伏著千畝寬廣的高山草甸。草甸為古代朝廷戍邊守軍的飼牧基地。自古以來,地處晉西北的岢嵐和嵐縣交界之地,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中原的重要門戶,被視為“鎖陰關鍵”的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沒有河流阻隔,山脈抵擋,自然成為遊牧鐵騎踏入中原的快速通道。這裡地處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匯的邊緣,在古代曾是軍事重地,唐李白《送友之嵐州》“將軍飛虎符,戰士臥龍沙。邊月隨弓影,嚴霜拂劍花。”描述的正是將士戍邊守軍的情景。

飲馬池山因飲馬神池而得名。飲馬神池為古“嵐陽八景”之一。景區山腰有一泉池,方可丈許,水清見底,長年不凍。遠看清池,周圍霧靄繚繞,宛若仙境。據傳説,尉遲恭在嵐州牧馬,數年未得一良馬,悶悶不樂。一晚,夢見一白鬍子老頭道骨仙風,飄然而來,告訴他:“你無良馬,何不去渥窩池中去取?”第二天他去渥窩池,果然見一馬在此飲水,膘肥體壯,神俊異常,尉遲恭便跨騎而去。此後,渥窩池便更名為飲馬池,該山也因此而得名。

飲馬池原始森林負氧離子富集,空氣清爽宜人,富含植物精氣,是一個修身怡情的天然大氧吧。穿越天然林海,仰望山頂,綠樹成蔭,鬱鬱蔥蔥;俯視山間,林海綿延,層巒疊翠。山川河流與峽谷林草相得益彰,無泉涌激流,有曲流潺潺。山幽水秀,樹木青翠、鳥鳴蟲囀,溪水潺潺,仿佛置身寧靜恬淡的世外桃源。

體驗林海松濤,感受自然之美,登臨高山草甸,綠茵如毯,坡緩谷闊,山頂渾圓。放眼望去,雲淡風輕,碧草連天,波瀾起伏,一望無垠。留給我們的是遠離喧囂、盡情享受自然靜謐的絕妙感受,是消暑納涼、懷古探幽、修生養性、陶冶心靈的理想勝地。

3.嵐縣馬鈴薯花開風景區

嵐縣地處呂梁山北端,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涼爽,降水量少,具有種植馬鈴薯的天然地理優勢,是山西省馬鈴薯主産區,也是全省“一縣一業”馬鈴薯示範基地縣。近年來,嵐縣投資建成了全省一流、呂梁最大的脫毒馬鈴薯繁育基地。良種的充足供應再加上政府大力度的投資和積極正確的引導,目前,馬鈴薯已成為嵐縣第一大宗農作物,近幾年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30萬畝左右,年産鮮食薯40萬噸以上。嵐縣馬鈴薯先後完成了20萬畝無公害産地認定、30萬噸無公害産品認證、2萬噸綠色食品馬鈴薯産品認證,並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的“嵐縣馬鈴薯”地理標誌認證,這也標誌著嵐縣馬鈴薯正逐漸邁入高端農産品行列。

為進一步推介嵐縣馬鈴薯,加快嵐縣對外開放步伐,嵐縣于2015年7月18日至7月28日成功舉辦了首屆“馬鈴薯花開了”旅遊文化月活動,2016年6月至9月舉辦了中國·嵐縣第二屆“馬鈴薯花開了”旅遊文化月活動。

2016年,嵐縣馬鈴薯花開旅遊文化月的主題為“嵐縣馬鈴薯:主糧與健康,脫貧與希望”。整個文化旅遊活動包含了賞花、遊景、攝影、品餐、研討、垂釣、體驗、八音、聽戲、觀展、購物、招商等16項活動,備好旅遊大餐,迎接八方來客。

山水雲間,清涼嵐縣。盛夏七月,馬鈴薯花開。“南有婺源油菜花,北有嵐縣馬鈴薯花”。七月中旬到八月底,嵐縣30萬畝馬鈴薯花競相開放,千里平疇溝壑,一派豐收景象。王家村是觀賞馬鈴薯花花美景的最佳去處之一。

王家村,位於嵐縣河口鄉,距縣城北40公里處。從嵐縣縣城一路向北,越過發源於飲馬池山麓、由東向西流緩緩流過的嵐漪河,我們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馬鈴薯花海向四週緩緩地舒展開來,一望無際,馬鈴薯花海綿延相綴,一路綻放,一路清香,構築起一道迷人的田園風光。

嵐縣馬鈴薯餐飲文化獨特。嵐縣馬鈴薯風味系列小吃歷史悠久,遠負盛名。小吃品種繁多,做工精細,風味獨特,用馬鈴薯可製作100余種美食。溫家寶等領導在嵐縣視察期間,指出“小馬鈴薯、大産業、靠科技、能致富”,對嵐縣的風味小吃更是讚不絕口,稱其為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上世紀70年代,著名作家馬烽在嵐縣采風時,稱嵐縣馬鈴薯粉面餃子“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馬鈴薯宴已成為嵐縣獨樹一幟的飲食文化名片,也為國家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提供了有益範本。

4、嵐縣八路軍120師司令部舊址

嵐縣八路軍120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嵐縣嵐城鎮城內村東門、鎮政府西院的五龍廟內。師部舊址坐北朝南,南北長41.2米,東西寬19.5米,佔地面積800余平方米,為清代建築。舊址基本保持原貌。為嵐縣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之一。1937年10月至1938年12月,八路軍120師駐進嵐縣,司令部設立在五龍廟。賀龍、關向應,甘泗淇、周士第等首長均住此。120師駐嵐期間,組織抗日自衛隊,成立農救會,協助犧盟會建立遊擊大隊,舉辦軍政訓練班,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正是這座小院,見證了中國共産黨高擎全民族抗戰旗幟、建立晉綏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征程,見證了晉西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共紓國難、救亡圖存的崢嶸歲月。2006年被呂梁市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嵐縣面塑及嵐城供會

嵐城面塑供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宗教活動,于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舉行,它與全國眾多的面塑形式的祭祀活動相比獨具個性。嵐城北街的供會原汁原味地延續了古代觀音信仰的儀式形態,是村民自發自願的基礎上形成的全國獨有的一條盛大空前的面塑供會展風景,供會上,面塑供品擺一百多米長,其擺供場面之壯觀、活動形式之獨特、面塑供品製作技藝之精美,堪稱一絕。2014年嵐縣面塑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嵐城供會的面塑的造型題材極為廣泛,如象徵人家興旺的十二生肖、爬孩孩、羅漢漢;有象徵六畜興旺的家禽、家畜;有象徵萬物崢嶸的花草樹木;有象徵喜慶吉祥的如意壁合、馬到封侯;還有反映歷史故事民間傳説的,如唐僧取經、鵲橋會等。現在的嵐縣嵐城北街面塑節打破了傳統的以敬神公開展示為目的單一理念,成為了具有藝術性、觀賞性、商品性的民間面塑藝術大競技盛會。

三、嵐縣旅遊創新與發展

近年來,嵐縣緊緊抓住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厚重悠久的歷史、獨特的神奇的文化、涼爽宜人的環境、豐富的特色小吃等優勢,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認真做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發、宣傳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大力發展特色旅遊。一是積極打造“一園、五城、八魅力”旅遊品牌。“一園”即省城太原後花園;“五城”即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環保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無障礙縣同創;“八魅力”即名山、名池、名城、名藝、明園、名人、名居、名吃。二是打造特色旅遊線路。打造209國道沿線以白龍山、飲馬池山、茅龍山、皇姑梁、龍鳳公園、嵐城水庫、秀容古城等旅遊景點為主的特色旅遊線路,加快發展特色旅遊業。三是積極開展宣傳推介。通過旅遊博覽會、新聞發佈會、網站、電視等平臺、在道路沿線製作宣傳圖版等方式進行推廣宣傳。

四、旅遊規劃綜述

嵐縣縣委、縣政府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山西馬鈴薯第一縣”資源稟賦,確立了“融入太原都市圈、打造省城後花園”,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的奮鬥目標。近年來,為積極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我縣啟動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堅持以國家“4A”級景區理念制定縣域旅遊發展規劃,依託與山西省農産品國際交易中心簽署的馬鈴薯、文化旅遊特色産業開發項目,加快推進“中國馬鈴薯花風景區”縣域大景區建設,著力打造以馬鈴薯為主題的現代農業示範、特色農産品交易、特色餐飲體驗、生態旅遊多産業融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等旅遊新業態,大力推動旅遊業與文化、體育、農業、工業等相關産業融合發展,培育旅遊新産品,形成全域旅遊的格局,推動我縣旅遊由觀光為主向觀光、休閒、度假並重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