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7日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擺脫貧困,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幸福,是黨和國家推動發展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莊嚴承諾。在長治縣有這樣一個小村莊,十年間從一個“上學難”、“吃水難”、“行路難”的貧困村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十佳小康村、全國美麗休閒鄉村。十年來,振興村在艱難中起步,在困境中突破,在創新中探索,三帶並舉抓産業,三生同步建新村,三風共育促文明,三産融合共致富,走出了一條“五個三模式”的鄉村振興之路。不僅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而且成為全縣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田”。
以企帶村 以工帶農 以商帶戶
三帶並舉抓産業
振興村原名關家村,是一個有名的“貧困村”,祖祖輩輩面對“三大難”:上學難、吃水難、走路難。村裏雖然有煤炭資源,但由於技術、管理水準的落後,出現了資源消耗強度大、能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村委通過以企帶村、以工帶農、以商帶戶三大舉措。成立長治縣振興鑫源農産品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土地6331畝,使中藥材種植、核桃經濟林、油葵種植初具規模;僅用三年時間,村集體經濟産值就達到了2000多萬元,解決了村內剩餘勞動力300余人,村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了近萬元,昔日的貧困村一躍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示範村。
融入生産 便利生活 注重生態
三生同步建新村
振興村原是一處坡高路陡、村容破舊的小山村。千百年來,建設一處功能齊備、生態宜居的新家園是每一個村民的夢想。在村集體經濟壯大後,2007年開始對舊村實施整體搬遷、整體新建。建設之初,就做了詳細的規劃方案,並定下三“不”原則,即對原有生態植被不破壞、對原有山水景觀不改變、對原有古建遺跡不拆遷,力爭實現農耕文明的傳承、傳統民居的保護和現代功能的開發。使新村既能融入生産,又能便利生活,還能保護生態。
轉民風 治家風 養村風
三風共育促文明
近年來,振興村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活動開展為載體,以村民教育為核心,轉民風、治家風、養村風,大力加強鄉風文明培育和文化建設發展,通過積極建設傳統文化教育陣地,定期開展傳統文化的特色活動,以“三色”文化影響教育村民通過這些文化滲透與傳播,不僅讓村民始終牢記先輩勤勞儉樸、敬業持家的光榮傳統,也使之成為振興人永遠向前的精神基因,于2013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總支抓大事 支部辦實事 黨員做好事
三級齊抓固黨建
近年來,振興村始終堅持以黨建統領鄉村振興,以經濟發展帶動鄉風文明。按照總支抓大事、支部辦實事、黨員做好事的原則,積極發揮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作用,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願,化解群眾矛盾,暢通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的溝通渠道,不斷將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方方面面,探索黨建進村民小組、黨建進企業、黨建進網格等方式,利用微網志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形成良性的溝通互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步伐。
旅農相融 旅工結合 旅商互促
三産融合共致富
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獨具風韻的城鎮建設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優勢和條件,近年來,振興村從加快實現村民生活富裕出發,在鄉村旅遊發展中,始終堅持把農業作為基礎,把農村作為平臺,把農民作為主體,通過旅農融合,提升農業品質;旅工結合,催熱城鄉建設;旅商互促,帶動餐飲物流三大舉措,實現了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黑色變綠色的巨大轉變。截止目前,全村年接待遊客30余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3000余萬元。
在振興鄉村生態文化旅遊區黨委書記牛紮根的眼中,美麗鄉村是這樣的:早晨被鳥叫聲喚醒,晚上在蟲鳴中入睡,能感受到鄉村的寧靜和恬美,能放鬆一天的疲憊,能喚起兒時的記憶。鄉村振興戰略,振興村恰如其名,要在希望田野上,創造美好生活的榜樣;鄉村振興道路,振興村正當其時,要在綠色發展中,建成鄉村振興的典範。(山西上黨振興集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