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北京市延慶區:精準識別,分類施策,精準幫扶

時間:2018-08-28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根據《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的意見》(京發〔2016〕11號),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及時高效完成精準識別及建檔立卡工作、出臺區級政策文件、足額匹配專項資金、制定精準幫扶措施,工作開展過程中舉措新、辦法實、有特點,效果好,全面打響決勝低收入農戶增收工作攻堅戰。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17年底,經過動態監測調整後,延慶區低收入農戶共12174戶,家庭人口25135人,分別佔全區農戶的17.5%,佔全區農業人口總數的16.5%。穩定超過現行低收入標準線的農戶9138戶18014人,佔比75.1%。(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低於11160元的農戶家庭定義為低收入農戶)

低收入農戶佔全村農戶比例高於50%,且低收入農戶絕對值不低於30戶的村界定為低收入村,全區低收入村58個全區低收入村58個,佔行政村總數的15.4%,分佈在9個鄉鎮,6個鄉鎮無低收入村。

6.8日,永寧社區在低收入村巡診,入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聽心肺、測血壓

(一)低收入群體相對集中

永寧鎮、張山營鎮、劉斌堡鄉3個鄉鎮有6000余戶低收入農戶,佔全區低收入農戶總數的約一半。劉斌堡鄉12個低收入村、張山營鎮10個低收入村,兩鄉鎮低收入村總數佔全區低收入村總數近四成。

(二)老弱病殘無勞群體偏多

通過數據分析,延慶區低收入群體缺乏勞動能力、老齡、殘疾等現象比較嚴重。無勞動能力人數約佔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口比例約一半。涉及老年人的戶數佔低收入農戶數比重達六成。

(三)低收入群體增速快於全區農民平均水準

2017年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14元,同比增長16.3%,全區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248元,同比增長8.5%,低收入增速快於全區農民7.8個百分點。

2017年6月8日永寧鎮小莊科村村級溫馨家園開園儀式

2017年11月,前山村委會,鎮政府領導、前山兩委幹部及合作社成員,茶菊項目兌現大會

二、經驗舉措

(一)精準識別,解決好“幫扶誰”的問題,全面認定了幫扶對象

2016年5月中旬,延慶區啟動了低收入村戶精準識別工作,區級成立督導組,鄉鎮成立專門隊伍,村級發揮村兩委、第一書記、包村幹部作用,明確標準範圍、全面廣泛宣傳、嚴格認定程式、準確把握政策,實施“無縫隙”十步工作辦法,按照“一進二看三問四算五核六示七調八定九立十幫”識別程式,確定了低收入農戶和低收入村,切實解決了“幫扶誰”的問題。低收入農戶中,選擇醫療、老年人和殘疾人救助幫扶達佔比63%,該群體需要社會兜底保障長期輸血幫扶;選擇推薦就業、扶持産業和教育救助等其他幫扶需求佔比37%,該群體通過短期幫扶實現自身造血增收。58個低收入村幫扶需求主要集中在産業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市場銷售及金融貸款等。

(二)精準確責,解決好“誰來幫”的問題,研究確定幫扶責任主體和任務分工

1.區級成立了領導小組及日常機構。延慶區低收入村戶增收工作領導小組於今年6月份正式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主管區委常委任執行組長,主管副區長任執行副組長,其他相關區領導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委。同時對應“六個一批”,分設6個幫扶工作組和1個監督工作組。同時要求各鄉鎮也要成立對應的組織,落實鄉鎮屬地主體責任,建立黨委書記負總責、鄉鎮長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片區為重點、精準到村到戶的工作機制。區委、區政府與鄉鎮黨委、政府簽訂責任書,落實鄉鎮屬地主體責任,明確要求低收入群體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速不低於10%。高規格、細分工的領導小組架構為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2017年11月14日前山村在村委會舉行低收入戶精準幫扶項目兌現大會

2.明確各專項小組設置及職責。對應“六個一批”,印發了《北京市延慶區低收入村戶增收工作領導小組專項小組設置方案》,對“一辦七組”的設置情況做了明確規定。制定《北京市延慶區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專項小組設置方案》,明確“一辦七組”責任分工。扶持産業專項小組由區農委牽頭,承擔著發展農林産業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的任務。促進就業專項小組由區人力社保局牽頭,承擔著技能培訓、轉移就業、開發崗位促進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業增收任務。村莊建設專項小組由區農委牽頭,承擔著山區搬遷、基礎設施建設輻射低收入村發展的任務。生態建設專項小組由區園林綠化局牽頭,承擔著山區生態效益補償和公益崗位就業拉動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的任務。社會保障專項小組由區民政局牽頭,承擔著低收入農戶中老弱病殘幼等弱勢困難群體的兜底保障任務。社會力量專項小組由區委組織部牽頭,承擔著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力量結對幫扶低收入村戶的任務。督查督辦專項小組由區監委牽頭,承擔著對各部門、鄉鎮貫徹落實增收政策監察的任務。各專項小組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協調運轉、共同發力。

3.細化低收入村戶增收任務分工。為落實有關部門職責,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和區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出臺了《關於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任務分工方案》,對分類幫扶、強化保障和加強領導的任務進行了分解,切實落到各職能部門。各部門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將任務進一步分解,細化到具體事項,並安排到科室,落實到人。牽頭單位對分工任務負總責,及時推動和匯總工作進展情況,參與單位根據各自職能分工,積極配合,主動作為,形成合力。

2018年4月7日珍珠泉村第一書記王靜瑩幫助低收戶銷售鴨蛋

2018年4月20日康莊鎮舉行低收入戶專場招聘會

(三)精準定策,解決好“怎麼幫”的問題,嚴格制定相關政策和考核辦法

針對“怎麼幫”的問題,2016年區委、區政府已經出臺了“十三五”時期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今後五年的目標任務,並且與各鄉鎮黨委、政府也簽訂了責任書。在完成建檔立卡工作後,區委、區政府組織牽頭部門認真研究了相關幫扶政策,並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和區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印發了《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延政發〔2016〕36號)和《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工作考核辦法》(延增辦函〔2016〕1號)。對應“六個一批”的專項小組牽頭單位相繼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

2018年,在區委區政府政策及各牽頭部門實施細則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增強社會救助能力,提升“三保障”水準,針對低收入特困群體研究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的措施》,出臺了《關於明確低收入農戶動態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延農委函〔2018〕30號)、《關於開展未納入社會救助範圍低收入農戶摸底排查工作的方案》(京延民字〔2018〕171號)、《延慶區為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戶提供醫療幫扶工作方案》(延衛發〔2018〕60號)和《延慶區關於做好未脫低農戶醫療衛生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延衛發〔2018〕70號),農林産業、就業保障、教育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社會力量等幫扶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年底將按照此考核辦法對鄉鎮、職能部門進行績效考評,並作為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1.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幫扶。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無法依靠産業扶持和就業幫扶增收的低收入農戶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完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工作,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戶群體納入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健全低保分類救助政策,提高對低保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等重點救助對象的救助水準。適時提高基礎養老保險金標準,引導低收入農戶家庭成員積極參保續保,逐步提高保障水準。二是健康醫療救助幫扶。實施健康幫扶工程,保障低收入群體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對低收入群體參加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給予補貼。健全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做好大病保障和大病保險工作,降低低收入群體大病費用實際支出。對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後自負費用仍然較高並影響到家庭基本生活的低收入農戶,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將低收入農戶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使低收入群體大病醫療得到有效保障。加快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範圍。三是教育減免資助幫扶。建立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幫助低收入農戶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對其學費及餐費進行減免。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率先免除已建檔立卡的低收入農戶學生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學雜費。鼓勵區屬中等職業學校定向招收低收入農戶學生,並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教育經費要向農村基礎教育傾斜,對低收入農戶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支援。

2018年5月22張山營鎮胡家營村區園林綠化局開展培訓

2.促進就業轉移一批。一是強化技能培訓。整合人力、教育、科技等部門資源,以就業為導向,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實施技能培訓和創業指導,逐步提高訂單式培訓比例,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低收入農戶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就業技能。二是搭建用工平臺。通過轉移就業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健全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優先將有求職意願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納入全區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開展“春風行動”、“城鄉手拉手就業”、“送崗下鄉”等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搭建用工平臺。鼓勵用人單位吸納低收入農戶勞動力,並對其招用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探索對跨區就業的低收入農戶給予交通補助政策。確保每個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家庭中至少有1人就業,最大限度消除低收入農戶零就業家庭和純農就業家庭。三是開發就業崗位。以籌辦舉辦綠色大事為契機,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助殘扶貧基地建設,吸納低收入農戶婦女和殘疾人就業。鼓勵合作社及企業吸納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業,對組織化程度較高、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效果顯著的單位給予獎勵。建立新型農村用工形式,由鄉鎮成立公司,實現就業崗位與低收入農戶對接。積極爭取市級政策支援,推進綠色生態就業企業化、員工化,不斷提升公益性就業、生態就業、綠色就業的水準和品質,優先安置流轉土地農民和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全面落實五項社會保險待遇。

3.發展産業扶持一批。一是加快産業結構調整。統籌使用産業發展資金,發展符合功能定位和資源稟賦的特色産業。圍繞2019北京世園會、2022年冬奧會等綠色發展大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産業結構,大力發展以有機農業為核心的生態農業,建設綠色、有機食品供應基地。鼓勵發展籽種産業和園藝花卉苗圃産業。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培育主導特色産業,有效輻射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和低收入村發展。二是大力推進産業融合。創新農業實現形式,挖掘農業生態、生活、文化價值,以溝域經濟建設為抓手,優先發展低收入村較多的鄉鎮,培育特色産業、打造優美環境、發展民俗旅遊、形成溝域集群,提升生態複合型的溝域經濟水準。實施休閒農業星級園區提升工程,打造精品旅遊路線和創意旅遊産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設施,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讓農戶更多分享農業全産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三是創新發展“網際網路+”農業。加強農業農村資訊化建設,在有一定基礎、符合條件的低收入村優先開展智慧鄉村建設。加快農産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暢通農産品流通體系,加大農産品品牌推介行銷力度。完善農村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支援郵政、快遞公司在低收入村設立服務網點。積極對接電商企業,幫助合作社和農戶與電商建立直採直供的合作關係。

4.村莊建設提升一批。一是實施山區居民搬遷工程。推進山區泥石流易發區及生存條件惡劣地區農村居民搬遷,優先對低收入村、低收入農戶實施搬遷。確保到2020年將符合搬遷標準、有搬遷意願、搬遷條件成熟的低收入村、低收入農戶全部完成搬遷。將後續産業發展貫穿搬遷工作始終,做到安居與發展並重,確保“搬得動、穩得住、能致富”。二是整合政策聚焦基礎設施。加大政府投入和部門政策整合力度,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整合農宅改造、交通建設、農田水利、土地整治、地質災害防治、林業生態等政策資金和社會資金,支援搬遷新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支援山區搬遷。探索搬遷安置點發展物業經濟,增加搬遷戶財産性收入。

5.生態建設惠及一批。一是山區生態效益補償。完善山區生態效益促進發展機制和管護機制,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轉為生態護林員、生態水管員和生態保潔員等管護人員。以生態服務價值為基本依據對山區農民進行合理的生態效益補償,逐步提高補償標準。開發更多綠色生態公益崗位,優先錄用當地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民參與生態建設和管護工作,並利用補償政策逐步提高崗位待遇。二是美麗鄉村建設。編制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研究制定建設規範、考核驗收標準和配套獎勵補貼政策。著力推進環境提升、村莊建設、産業升級、鄉風文明和社會治理五大工程,全面實施鄉村路網、供水管網、污水管網、垃圾清運網、電網、網際網路“六網”改造提升工程。優先向低收入村安排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實施農宅抗震節能改造和農村地區減煤換煤,給予低收入農戶更高補貼比例。每年以不低於現有村莊15%的比例,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全區農村建成“寧靜自然田園美、整潔舒適人居美、創業發展生産美、崇德向善人文美、和諧幸福生活美”的美麗鄉村,逐步打響延慶“北京美麗鄉村”品牌,實現美麗鄉村首都示範、全國一流的建設目標。

6.社會力量幫扶一批。一是健全定點幫扶機制。健全處級單位與低收入村的定點結對幫扶機制;建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在崗人員對低收入農戶的精準幫扶。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主動結對幫扶,科級及以下幹部自願幫扶。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確保各單位落實幫扶責任,提高幫扶實效性。二是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鼓勵支援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參與低收入幫扶,對吸納低收入群體就業的企業和組織,給予稅收優惠、職業培訓等支援政策。對低收入村較多的鄉鎮,開展市屬大型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定點幫扶活動。引導社會幫扶重心下移,自願包村包戶包人,做到低收入農戶都有黨員或愛心人士結對幫扶。組織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深入低收入戶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在人才和智力幫扶上給予支援。全面及時公開幫扶捐贈資訊,提高社會幫扶公信力和美譽度。

2018年5月24日市紀委書記張碩輔調研下虎叫村低收入工作

2018年6月1日宗教愛心人士來馬道梁村慰問低收入戶

(四)匹配資金,解決好幫扶政策落地問題,切實保證增收實效

結合延慶區制定增收幫扶政策措施的內容,在市級每年5000萬元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區級計劃每年配套相應資金。出臺《關於印發區級統籌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延政辦發〔2017〕5號)、《關於印發鄉鎮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産業發展資金使用指導意見的通知》(延政辦發〔2017〕6號)。設立産業發展資金,每年市級專項資金5000萬元,區級配套資金1000萬元,重點發展特色種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農産品初加工、現代服務業、林果業、花卉産業、林下經濟、蜂業等。每年安排2000萬元一事一議項目資金覆蓋低收入村基礎設施建設。對全區低收入農戶家庭成員參加新農合予以補貼約500萬元。殘聯部門對新建扶貧助殘基地予以補貼。對申請臨時救助、醫療救助等予以補貼。對全區低收入農戶子女學生安排教育救助資金。各項幫扶救助資金年初納入區級財政預算。

三、取得成效

2018年上半年,區級四套班子領導組織了全區低收入幫扶工作大調研,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多次深入低收入農戶家中,了解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和低收入群眾實際需求。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圍繞蔡奇書記對低收入幫扶的指示精神進行了認真學習,要求針對低收入標準線下農戶加大幫扶力度,要求鄉鎮主要領導對尚未脫低農戶開展“蹲點式”調研,制定具體幫扶舉措;區委書記、區長帶隊,主動與海澱區對接,簽訂結對幫扶框架協議,統籌雙方優勢資源,形成低收入農戶幫扶合力。

(一)有效促進低收入勞動力就業

充分發揮各行政村就業創業指導員作用,建立低收入勞動力臺賬,核實勞動力就業需求,實行按需定訓,幫扶低收入勞動力就業4315人;五河十路生態林管護、生態建設、重點綠化工程等吸納低收入勞動力用工1363人;引導屬地低收入農戶就近實現就業,並給予每人每月至少500元的政府補貼,落實低收入農戶家庭勞動力200人實現公益性崗位就業。確保了低收入家庭中有就業意願和勞動能力的高校畢業生100%享受到免費公共就業幫扶。

(二)切實保障低收入困難群體兜底

民政部門對認定的低收入群體進行排查,新納入民政救助對象的低收入農戶達到532戶、1177人,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實施了保育費減免、伙食費補助和住宿費免除等教育救助、因病致貧、臨時救助等幫扶,惠及低收入農戶1313戶1349人。殘聯部門對新建10家扶貧助殘基地給予扶持,安置低收入殘疾人714名。每年對全區低收入農戶2.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予以補貼。完成因病致貧低收入人員摸底調查5030人,佔比達79%。對每人平均收入低於5000元的29戶,由區農委會同區工商聯牽頭“會診”,制定精準幫扶計劃,確保脫低。

(三)不斷提升低收入村基礎設施水準

低收入村安排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約3800余萬元,實施安全飲水、綠化美化、河道治理等工程,實現了58個低收入村全覆蓋。實施7個低收入村山區搬遷工程,涉及低收入農戶700戶、1472人,有效解決了農村居民出行難、飲水難、上學難等現實問題,低收入村整體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四)廣泛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幫扶

實現行政企事業單位對58個低收入村和40個低收入農戶較為集中的村結對幫扶全覆蓋,完成對98個村“第一書記”派駐工作。組織182個各類社會力量幫扶單位為低收入村解決問題103個。實施市屬國企“一企一村”、市屬高校“引智幫扶”、海澱區結對幫扶等工程,組織12個低收入村與10家市屬國企和1家央企開展“一企一村”幫扶,落實6個低收入村與6所市屬高校“引智幫扶”,建立延慶區與海澱區結對幫扶關係,與北京市農業局建立對接幫扶關係,實施42個低收入村的農業産業幫扶。延慶區主動與幫扶單位對接,簽訂結對幫扶框架協議,制定幫扶計劃,形成低收入農戶幫扶合力。

(五)加快推進産業項目落地

累計投入低收入産業發展資金約1.7億元,安排種植、蜂蜜、民俗旅遊、農産品初加工等産業幫扶項目140余個,帶動了3100戶低收入農戶實現增收。前山村茶菊種植、下虎叫村“山楂小院”高端民宿、電子商務銷售農産品等項目效果顯著。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確定了低收入産業項目管理公司,負責區、鎮兩級産業項目的日常管理、考核及驗收等工作,每年至少開展兩次項目聯合評審工作。

2018年6月28日住建委為貧困戶王桂君翻建房屋

四、典型案例

(一)四海鎮前山村發展訂單茶菊幫扶低收入農戶

採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低收入村簽訂訂單協議的方式,合作社負責對低收入農戶免費提供茶菊脫毒種苗和種植技術,對種植戶進行生長期管理培訓和采收指導,農戶利用承包土地進行種植,負責茶菊的栽植、施肥、打藥、采收等田間管理。探索合作社+村委會+農戶的模式,四海鎮前山村推進茶菊産業項目,通過流轉土地、田間管理和茶菊采收等方面,有效帶動農民增收。2017年前山村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增收4000余元,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155元,增幅超40%。超過低收入線農戶達到32戶,脫低率為80%。

(二)劉斌堡鄉下虎叫村打造“山楂小院”帶動農戶增收

下虎叫村盤活利用村內閒置房屋,採取隱居鄉里項目的運營模式,發展高端民宿旅遊,打造“山楂小院”8處,吸納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業,帶動特色農産品銷售。運營公司聘請當地村民做院落管家,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並且享有隱居鄉里客房銷售30%的收益,吸納低收入勞動力5人。帶動15戶低收入農戶種植小米、山楂等特色農産品,合作社以高於市場70%-80%的價格收購,年銷售小米1萬公斤,山楂1萬公斤。2017年該村低收入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47元,同比增長23%,32戶低收入農戶中已有27戶在標準線以上,脫低率達84%。

(三)張山營鎮胡家營村強服務解決低收入農戶難題

發揮村幹部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利用資源渠道,抓共建,興産業制定幫扶各項政策,促進低收入戶增收。一是通過村內公益崗位和向鎮域內合作社、世界葡萄博覽園、輝煌國際大酒店、德青源輸送低收入勞動力140余人,做到全村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已全部就業。二是五福興農種植專業合作與低收入農戶簽訂農産品購銷協議,以不低於當時市場行情的價格對農産品進行統購,為本村9戶低收入農戶解決了銷售問題。

(四)電子商務銷售農産品助力低收入農戶增收

葡語農莊與綠富隆公司成立的“谷讚”電商公司與香營鄉新莊堡村、舊縣鎮燒窯峪村和劉斌堡鄉劉斌堡村等低收入村簽訂鮮食杏採購協議,以每斤2元的固定價格收購低收入農戶鮮食杏,比市場價格高出1倍。利用“網紅”直播代言,僅僅6天時間,銷售200多戶果農的鮮食杏4萬斤,其中低收入農戶65戶,有效解決了鮮食杏集中上市農戶賣難、價低的難題。該公司將利用網路平臺,根據不同果蔬成熟期,銷售延慶區葡萄、板栗、蘋果等優質農産品,特別是以不低於市場價格收購低收入農戶的自産農産品,保障農戶的最大利益。

(五)黃土梁村發展金盞菊香草産業帶動農民增收

黃土梁村鼓勵低收入農戶種植金盞菊香草及加工,以金盞菊花絲為主材料,得到金盞菊浸泡油,研製出“金•玫瑰”皮膚護理油和手工皂,已經形成原料生産、原料加工、産品回收、産品銷售的基本格局,給村集體帶來年收入20-30萬元,帶動全村低收入戶26戶從事香草種植加工産業,戶均增收1.5萬元。

(六)小川村三千花谷花卉産業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小川村特殊的氣候、土壤、環境等自然資源非常適合冷涼花卉的種植,通過實地考察西諾公司的花卉産業,小川村委員會與西諾公司簽訂框架協議,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138畝,用於芝櫻、百合、薰衣草、鬱金香等花卉的種植和培育。項目成功解決了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解決了一些身體不便外出打工難的問題,2017年該村每人平均收入14500元,全村總收入346萬元,其中30%的收入來自西諾公司,帶動低收入戶9戶17口收入超過標準線,輻射周邊廟梁、水泉子、小鋪3個村的低收入戶,增收效果顯著。

(七)西山溝村産業幫扶帶動低收入農戶脫低

西山溝村立足村內資源,順應當前形勢,編寫《永寧鎮西山溝村新農村建設方案》和《永寧鎮西山溝村汽車越野場建設規劃方案》,成立北京西山溝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以土地以入股或流轉方式進入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走集約化道路,壯大集體力量,解決低收入戶增收問題。通過杏樹嫁接梅花100畝,建設華北最大的梅園;發展鮮果採摘園120畝,建設汽車越野場地2.3公里,勾勒出了觀光、休閒、體育産業健康發展的藍圖。

五、下一步工作展望

按照市委書記蔡奇關於“低收入幫扶不但要幫助增收,也要提高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水準”的要求,調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路上一個不掉隊,確保2018年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9%以上,實現90%以上低收入農戶收入達標。2019年實現全部低收入農戶收入超過現行標準,在現行標準下低收入村實現全部摘帽,提前完成任務。2020年為鞏固提升年,確保低收入群體持續穩定脫低。

(一)統籌各類人群,實施精準幫扶

在做好低收入農戶進入退出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致貧原因和幫扶需求,立足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對症下藥。對於超過標準線的人群,持續現有幫扶政策,鞏固幫扶成果,防止返貧。對於需要重點幫扶的1670戶,重點圍繞産業幫扶、就業幫扶、社會兜底三個重點,著力解決因病、因學、因殘、因無勞動能力四個問題,精準施策。

(二)推進項目落地,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加快推進産業項目落地,督促各鄉鎮及時將低收入産業資金落實到項目,未開工的項目儘早開工實施,已開工的項目加快進度,加強對産業項目種植技術和管理能力的指導。完善2018年産業項目,持續加大資金統籌力度,以成熟産業為依託,加強建立與低收入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以延慶區都市型現代農業三年行動計劃確立的産業佈局、發展方向為指引,整合資源、聚焦優勢、做出延慶特色,合理、有效安排低收入增收項目,發揮項目帶動低收入農戶幫扶的長久效應。

(三)搶抓機遇,千方百計促就業

結合冬奧會、世園會兩件綠色大事及其他重大項目,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等農村環境建設工程,盡可能多地安置當地農民就業和讓農民更多地參與工程建設,積極為延慶區農村勞動力提供崗位資源。整合培訓資源,加強農民就業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積極開發各類社會公益性就業崗位,進一步拓寬農村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渠道,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托底安置工作。

(四)抓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一是民政社救,推進民政社會救助標準與低收入農戶認定標準統籌銜接,對未納入社救範圍的低收入農戶全面排查,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戶及時納入社救範圍,按照“一戶一策一檔”,建立精準救助工作臺賬。二是意外保險,以低收入老年人及低收入農戶家庭為單位,統一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政策,預防農戶“因險致貧、因病返貧”。三是教育救助,對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低收入農戶家庭子女按照5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伙食補貼,全年補貼10個月;對升入本科、專科或高等職業教育階段的低收入農戶家庭子女按照4500元/人/年的標準給予救助。四是醫療救助,對全部低收入群體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因病致貧臺賬,開展定期巡診進村入戶送服務,實現低收入村醫療服務全覆蓋;建立住院押金墊付週轉金,為低收入困難群體先行墊付住院押金的40%或50%,墊付押金封頂線為5萬元。五是住房保障,組織相關部門對低收入農戶危房開展調查鑒定,按照市級政策對不同程度的危房給予改造補助。

(五)加大資金監管力度,堅持考核導向

積極開展低收入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專項治理工作,加大低收入資金監督檢查,嚴格執行低收入項目招標和政府採購制度,規範資金分配使用程式,確保幫扶資金在陽光下運作。堅持考核導向,進一步加大對低收入增收工作的督查督辦及考核力度,提高精準幫扶工作考核權重,將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增收目標任務。

(責任編輯:曹洋)

為你推薦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