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麋鹿回歸祖國33週年,8月20日上午,北京大興區在京召開發佈會,首次公佈了麋鹿健康與棲息地生態監測指標,並介紹了將大興麋鹿文化納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重要內容的舉措。記者從發佈會現場獲悉,大興區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將著力開展麋鹿保護自然申遺、參與冬奧會吉祥物徵集、建設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館、舉辦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等重要項目和活動。
8月20日拍攝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中的麋鹿。馮曉磊攝
據介紹,麋鹿是我國特有的野生動物,俗稱“四不像”,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生命歷史,是我國堪與大熊貓媲美的珍稀野生動物。由於地理和氣候的原因,麋鹿在我國曾廣泛分佈。永定河流域歷來是麋鹿的重要繁衍之地。明代以後,麋鹿在我國逐漸減少,上世紀初最後一群麋鹿消失在永定河畔。北京大興南海子地區是麋鹿的科學發現地、本土野外滅絕地、重引進地。回歸33年來,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分別向湖北石首、浙江慈溪、河北灤河上游等地直接輸送了497隻麋鹿,建立了37個遷地保護種群,現今遷地保護種群數量達到1800隻左右,佔全國總麋鹿保護場所的72%。今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完成了山東青州彌河國家濕地公園放歸地的考察,將於8月24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上正式向彌河國家濕地公園贈送麋鹿15隻。
此外,規劃中的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館擬建設規模達3萬平方米,將以麋鹿文化作為重要內容,集中展現以麋鹿為代表的北京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護的重要成果,開展生態保護與科普教育研究,努力打造南中軸延長線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北京文化新地標。
(經濟日報記者:趙晶)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