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萬里蔭城 千年古鎮

萬里蔭城 千年古鎮

時間:2017-01-16來源 : 長治縣新聞網作者 :

01000000000000119087716703232.jpg

蔭城鎮位於長治縣的東南部,東靠佛爺山,西倚潛龍山,南挨老雄山,北臨淘清河。歷史悠久,文明薈萃;山雄川秀,風光旖旎;四季分明,表裏山河。南北通衢要塞,古村名村集中;礦産資源豐富,古跡遺存甚多。全鎮總面積68平方公里,轄38個行政村。

蔭城,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早在遠古時期,蔭城地區就有人類活動;三皇五帝之時,逐漸定居農耕;夏商周時,開始挖煤冶鐵;春秋中期,冶鑄技術嫺熟;漢代成為上黨地區的冶鐵中心,設置鐵官,常住鐵商;唐宋明清成為全國最大的鐵貨生産交易集散地,蔭城鐵貨,奔流全國,殆行天下。鐵貨年交易量多達1000余萬兩白銀,素有“天然鐵府”、“萬里蔭城,日進鬥金”之美譽。民間有“蔭城鐵,蔭城炭,離了蔭城不能幹”、“千雜貨,萬碎貨,蔭城鐵貨沒數目”之説。尤其是各個村都有拿手絕活和名特産品。生産工具、生活用品、軍事器械、祭祀禮器,鑄造鍛打,應有盡有;釘、錘、繩、鎖,鈴、鍋、勺、壺,籠、鏊、匙、錚,盆、桶、刀、剪,鋸、斧、镢、鋤,槍、矛、鐘、炮,分類細密,品種萬千。如蔭城的椽釘,人稱“三絕﹙上尺絕、上秤絕、入木絕﹚ ”;橫河的娃娃繩每挂100環,重半斤;桑梓的鐵勺鍛黃銅,入水不生銹,做菜不變味;窟窿莊的鐵鍋,堅硬光滑,做飯不結鍋巴;琚寨的賈字廚刀鋒利耐用,不丁豁,不卷刃;大峪的鐵葉薄如紙,韌似銅,是製作門飾最佳材料;琚寨的荷花釘“秤桿尖兒,月明瓣兒,桃花邊兒”,既美觀又實用;另外還有荊圪道的爐支火口,石炭峪的鐵砧,等等,等等。蔭城鎮不僅鐵器馳名中外,煤炭資源也相當豐富,已探明的地質儲量高達二十多億噸。前些年基本村村興煤窯,烏金滾滾流。近幾年經過整合、轉型、擴規、上檔,仍然保留大型礦井七座,年産優質炭塊和洗精煤八百多萬噸,是全國各大火力發電廠和煤化工企業的主要供貨基地。加之以新型製造、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為主的縣新型工業創業園區的建設,又大大提升了全鎮的經濟實力。  

蔭城,聞名華夏的商貿重鎮。千百年來,一直店舖林立,貨積山堆,行商足遍至京畿都市、江南塞外、四海五洲,坐商誠招天下客商,顧客絡繹盈門,商賈蜂擁雲集。明清時僅蔭城鎮上,鐵莊、貨棧、商行、當鋪、旅店就多達四百餘家,關東、京津、上府、口外、西府、西南、兩廣、江南、河南等九路常駐客商亦有七十來戶,五百多人。“日夜駝鈴響,騾馬排成行,駱駝送貨到口外,黃金白銀滾滾來”即是最真實、最形象、最生動的寫照。而經濟大舞臺縱橫馳騁的天下潞商的蔭城商人中,也出現了一批豪商巨賈:蔭城的李家佔據了京津鐵貨、麻綢、玉器市場,琚寨的琚家把商行、店舖開到了大江南北,琚寨的許家的買賣興隆了彰德、尉魁等府,琚寨的張家在北京、保定一帶穩站腳跟,交易紅火,內王的謝家棉布生意越做越大,進錢如流。如今,蔭城仍然是縣境之內市場繁榮、買賣興隆的商貿重鎮,周圍十里八鄉,乃至壺關、陵川、高平的百姓都把到蔭城趕會趕集、進貨購物作為首選。  

蔭城,內涵豐富的文化名鎮。歷代民風淳樸,崇尚儒雅;文化底蘊深厚,名人眾多;不少古廟古寺,保存完好;許多老宅老院,卓爾不群。北宋太尉、千牛衛上將軍兼六軍司事的李崇矩、元武帝宗師、賜爵秦國公的太學士秋谷、元末四曹尚書的李惟馨皆為蔭城村人;北宋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李處耘乃李坊村人,其次女為宋太宗的明德皇后;明陜西河西道副使週一梧也是該鎮中村人氏。而古廟古寺幾乎每個村都一至幾座,保存較好的也不在少數。蔭城村原來庵、觀、寺、廟,樣樣俱全,當地百姓能回憶起的就有一庵、二觀、三寺、四院、十二廟。大雲寺俗稱南寺,創建於金大定九年,明嘉靖十四年重新整修,共有各種殿堂十六座,歷來就是善男信女、文人雅客、官宦士卿拜佛唸經、吟誦唱和、休閒遊走的清幽之處。西庵,本名慈惠庵,建於清乾隆年間,座西朝東,三進大院,以大氣磅薄的恢弘氣勢著稱于當地。如今正在全面整修,舊貌即將重現。全神廟是近年來在牛神山原牛神廟舊址上新建的一處宗教活動和旅遊觀光場所,整座建築,歇山重檐,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儒、釋、道三教之祖供奉一堂,四大菩薩、真武、關帝、藥王、財神諸路神佛各司其職。桑梓村的西岩寺,創建於隋開皇年間,因寺中正殿石雕佛像高大一丈八尺,又名丈八寺,寺西南角的密檐式磚塔,通高三十多米,和西安小雁塔酷似,為縣境之內唯一保存下來的唐代建築。李坊村的洪福寺,面山傍水,規模宏偉,初創于宋太平興國五年,金大定四年尚書禮部賜“洪福禪院牒碣”,現仍存有山門、天王殿、眼光菩薩殿、羅漢殿、大佛殿等,是研究宋金磚木結構建築的重要古建築群。琚寨村的玉皇觀,初創于金,相傳明正德年間,大太監劉瑾的貼身太監賈桂,在修建家宅是又倣宮廷式樣補葺增修,整個建築一進兩院,九龍一鳳,琉璃照壁,形制精緻;鐘鼓二樓,飛檐挑角,莊嚴淩空;靈霄寶殿,粗梁巨柱,溢彩流光。大峪村的關帝廟,乃南宋右丞相賈似道所建。用料考究,鬥栱精美,尤其是正殿三面墻上的二十八幅三國故事壁畫,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另外還有橫河的老君廟、郭良的玉皇廟、中村關帝廟、長春的玉皇廟、石炭峪的玉皇廟、雞山的寶雲寺,也都很有考古研究價值。更值得提及的還有一些明清豪商巨賈的古宅大院,它既是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社會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更是民俗文化風情的集中反映,像一座座民俗文化藝術博物館,向世人展示著古民居的建築風彩。蔭城村的古民宅同店舖、作坊、貨棧相互交融,相互交織,佈局嚴謹,設計精巧,尤其是“東劉西李南董北趙”四大家族,大多是牌坊、祠堂、廳房、鋪面、倉庫錯落有致,宏偉氣派。那玲瓏剔透的磚木石雕、千姿百態的窗飾鋪首、精緻質樸的照壁牌坊、寓意深刻的楹聯匾額,無不使人體會到商貿古鎮昔日的毓秀、繁華和輝煌。而琚寨村的賈家、琚家大院,則更是明代九千歲總管賈桂、十三代中醫世家和既為官又從商的琚氏家族揚名顯貴、光宗耀祖的歷史見證。            

蔭城,風光秀麗的旅遊佳鎮。老雄山乃蔭城全鎮的南屏障,三峰對峙,萬松搖碧,峰高山大,雄厚險峻,“雄山疊翠”為明潞州八景之一。聖井、石公婆、烏龜岩、馬刨泉、九指凹、臥龍松、八仙座、知非齋、可己堂、萬松亭、雄山書院等景觀、古跡、遺存,散佈在山嶺溝壑之中,松蔭密林之下。“聖井”乃元代李仙自沁州雲遊至此,插劍雄山之巔,拔劍涌泉而成,井旁興建一神廟,梁柱上的雕龍倒影井中,隨水波涌動有躍躍沖天之勢。“馬刨泉”、“九指凹”為王莽趕劉秀留下的遺跡,述説著一個歷史傳説故事。“雄山書院”是上黨地區最早的書院,始建於北宋靖康年間,元泰定乙醜年儒生李桓“乃合同志,披荊棘,支頤剔蠹,興廢補弊”,修復殿廡齋堂,略倣郡學,罩延有道德之士,以訓諸生。書院有田兩頃,松萬株,以供學費。元至正年間,劉公適任潞州知州,“以學校為先務”,整頓書院,延請兩位進士講學,“執經問難者殆百十人,洋洋濟濟,為一時鄉校之盛”。元末,蔭城人李惟馨任四曹尚書,“請於禮部署榜,曰雄山書院”。明初,李惟馨告老還鄉,增修“知非齋”、“可己堂”、“萬松亭”,並同杜斅、董程結社於此,敘舊講學,人稱“雄山三老”。老雄山,青松蒼翠,山風習習,松濤陣陣,百鳥和鳴,彩蝶紛飛,是長治縣境之內,最好的一座生態森林公園,最大的一個天然公費氧吧,最佳的一處避暑休閒勝地。清順治年間任長治縣知縣、後擢升刑部主事的湖廣善化人于公允曾寫詩這樣讚之:“危峰拔地立南方,煙錦瑤影燦碧光。泉注淘水千澗冷,風迎潞國萬松涼。蒼岩曾構司空宅,斷碣難尋學士堂,眼底名山咫尺在,休教寂寞挺孤芳”。此外,鎮西部的潛龍山、二泉山,鎮東部的佛爺山,鎮北部的淘清河水庫以及藏龍洞、聖泉洞、天下第四泉、西陜殘案舊址等,也都是旅遊觀光休閒、領略自然風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去處。倘若在體味當地風土民情、山川壯景、人文歷史的同時,再到鎮上各地走走轉轉,品嘗品嘗全國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風味名吃——蔭城豬湯悶酥、王坊軟米糰子、西陜韭菜韭花,購買兩把賈字廚刀和幾樣傳統的日用鐵器,那就更感到蘊味悠長、情趣盎然了。  

蔭城,欣欣向榮的時代新鎮。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蔭城古鎮的各個村莊,也都舊貌變新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了大突破。過去荒溝野嶺、破窯漏屋的荊圪道村,如今家家新樓、整潔乾淨、芳花綠樹、生態文明、經濟發達、欣欣向榮。以往洪水橫流、雜草叢生李坊村邊,現在堤岸堅固,交通捷便,碧波盪漾、楊柳依依。昔日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峙峪河南,而今房屋建築整齊、街巷漂亮整潔,成了轉型跨越發展的典範。尤其是新型工業創業園區的落地、城際快速通道的建設和第二熱力廠的投産達效,更大大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蔭城古鎮將以更大的膽略和氣魄,在實現“中國夢” 的征程上,竭力打造成我國北方的第一強鎮。        萬里蔭城,千年古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旅遊佳鎮,時代新鎮,正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著世人!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