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遂昌縣高坪鄉

發佈時間: 2016-12-12 10:40:16 |來源: 聯盟中國 | |責任編輯: 曹洋

 

故事四:寒風掃,創業忙。

12月的“清林家庭農場”,山上果樹飄香,林間土雞徜徉,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誰也無法想到,2009年之前那些個寒風掃落葉的冬天,這裡還是一片荒山。

浙江省旅遊局局長王文娟到高坪調研鄉村休閒旅遊工作

因家庭貧困、哥哥癱瘓在床,周清林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後又因家中父母無人贍養,周清林決定回鄉創業。回鄉後,周清林作為一名年輕返鄉創業黨員,不等不靠,積極面對困難,主動尋找發展生産、增加經濟收入的契機。2009年,周清林抓住原生態種植養殖的機遇,承包了一片荒山,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省委常委陳德榮在裏高合作社調研農業觀光園

在創業過程中,周清林遇到了許多困難,他都努力克服。因為不懂技術,他四處請教,並自學土雞養殖、果樹種植方法,按照無公害、純綠色的標準實行生産管理,並一次次嘗試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消費者掃二維碼就可實時監控養殖過程”這是周清林在養殖路上的又一創舉,2016年,他在基地安裝了實時監控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全程了解和學習養殖技術。同時,他還利用家裏的種雞孵化建立了土雞養殖基地,開墾了20多畝坡地種植香榧、核桃樹。如今,“清林家庭農場”已經成為高坪鄉五大原生態種養殖地基之一。而“雞司令”也成為了大家對周清林的一個昵稱。

浙江省休閒農業旅遊體驗基地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後還跟著一個拎包的,這是在高坪鄉每一屆年貨節上看到最多的畫面,妻子在前面大採購,丈夫跟在後面拎包。為了讓高坪的冬季不再那麼“冷”,高坪鄉大力融合各類鄉風民俗,積極培育冬季休閒購物遊。通過舉辦“鄉村春晚”、“民俗美食節”、“年貨節”、“到遂昌鄉村過大年”等民俗節慶活動,展示鄉村美食的傳統製作技藝,發動遊客參與體驗磨豆漿、打麻糍、做年糕、包粽子等農事活動過程中,並設立農産品展銷中心,帶動農産品直接銷售,增加全鄉農民收入。每逢佳節將至,來高坪“購年貨,過大年”,已成了遊客的不錯選擇。如今,高坪鄉已在冬季成功舉辦了三屆的“年貨節”,各路遊客在高坪這個小山村用一天的時間盡情淘購,據統計,高坪鄉三屆“年貨節”累計實現原生態農特産品現場銷售額達100余萬元。

裏高蔬菜基地

美麗鄉村的蝶變,離不開美麗環境的蛻變。為了讓高坪更加“綠、富、美”,高坪鄉凝心聚力,充分發揮全鄉幹部、黨員、民兵、婦女、群眾的合力作用,從潔化、序化、綠化、美化等多個方面入手,達到全民動手參與環境整治的效果;讓潔凈鄉村、“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集鎮整治、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項目等多項工作齊驅並進,助力美麗環境的改善,達到全域潔凈、全域美化的效果,提升美麗環境新形象。2016年全年共拆除亂搭建120余處、拆除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環境綜合整治點位900余處,進一步夯實了美麗環境基礎,增強了美麗鄉村蝶變後勁。

萬畝杜鵑長廊

高坪“春夏秋冬”的旋律每天都在演奏著,高坪“美麗鄉村蝶變”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著,像謝新有、林茂泉、張仕英、黃久富、周清林這樣的人,這樣的故事,高坪還有很多很多,在別的場景中他們是兒子、是父親、是丈夫,她們是女兒、是母親、是妻子,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高坪人。就是因為有一個個高坪人用自己的行動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這個曾受地理位置、交通和産業制約的偏僻鄉鎮,依託綠水青山,帶領更多的高坪人享受到了“生態紅利”,吃上了“生態飯”,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越走越寬廣。高坪因農而旅,因農而富、因農而美,在“十三五”開局之年,高坪鄉積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地處山區的環境優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奮力奔跑在農旅融合的路上,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模式,深化探索農業、旅遊發展之路,將旅遊資源與農産品相結合,積極開展農産品的“網際網路+”式銷售,盤活旅遊資源,為深山農産品、農家樂吆喝,打開經濟發展新局面,真抓實幹,敢於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將農旅融合模式做實、做優,讓美麗鄉村蝶變的交響曲越奏越響亮。


     1   2   3   4   5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