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遂昌縣高坪鄉

發佈時間: 2016-12-12 10:40:16 |來源: 聯盟中國 | |責任編輯: 曹洋

 

故事二:夏風涼,豐收創。

從2013年開始,每年4月,中國美術學院油畫係郭健濂教師總要帶著他的學生到箍桶丘村聖塘自然村低收入農戶謝新有家住上兩周,主題是“上山下鄉”寫生。兩周時間,給謝新有一家帶來了近2萬元的收入。這在幾年前,謝新有一家連想都不敢想,謝新有本人心臟動過大手術,常年吃藥基本無勞動能力,父母都已經70多歲,兩個女兒均在上學,家中只有妻子在家務農。而今,卻在家門口就吃上了“鄉村旅遊飯”。

箍桶丘村,別看村名有點土,但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裏,這個有著800多人口的村莊,依託避暑發展,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6963元升至2015年的11708元。如今,全村開辦農家樂39家,共有餐位800余個,床位650個,2016年來已接待國內外遊客達13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達1400余萬元。被授予“浙江十大休閒度假基地”、“浙江省農家樂集聚村”等稱號。

2011年,林茂泉帶著東北媳婦放棄在杭州的工作,回鄉開辦了村裏第一家農家樂,並取名“雲泉農家”。面對林茂泉的選擇,父親一開始是有意見的。作為一個在地方上小有名氣的老中醫,父親本希望他可以接班,把中醫好好發揚光大。但林茂泉沒有領情。被推選為村農家樂協會會長的他,在農家樂經營上更是用心費力,帶領全村村民在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方面開始後來者追上。家裏的事少管了,大家的事要操心多了,友誼的小船卻沒有因此説翻就翻,反而大批的外地遊客來家裏作客,讓原本冷清的村莊因此變得熱熱鬧鬧。

在農家樂鄉村休閒旅遊發展過程中,高坪鄉大力倡導“黨支部+農家樂協會+旅行社+農家樂經營戶”發展模式,推行統一標準、統一接團、統一結算、統一宣傳的“四統一”模式、製作農家樂民情地圖、積極推廣鄉土式親情服務。各村在村黨支部引領下建立農家樂協會,農家樂協會會長均由支部書記或黨員擔任,各村農家樂協會已與杭州大成旅行社、杭州美麗華旅行社等7家旅行社建立了常年合作關係。在2016年避暑季,日均有1400名遊客在高坪避暑,今年6-8月僅箍桶丘村全村39家農家樂經營收入就達到110余萬元。

國務院綜改辦主任王衛星在裏高合作社調研

每年端午前後,正值農閒時節,但高坪新村村民張仕英和她的姐妹們卻日夜忙碌著包長粽,還是不能滿足紛至遝來的訂單。這些長粽通過網路平臺,採取預約銷售模式對外銷售,4個一包的禮品裝,包郵價60元。“真沒想到,自己包粽子的手藝如今還能賺錢,一天可以帶來150多元的收入。”張仕英笑著説。每年端午前後,通過網路電商平臺高坪鄉農民賣出長粽2萬多對(4萬多根),村民共計增收20余萬元。

近年來,高坪鄉積極對接趕街、益農資訊社等電商平臺,加快推行“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加大線上平臺對高坪農特産品的推銷力度。就這樣,高坪乘著資訊化的東風,目前已投入120余萬元,推進“智慧鄉村”建設,拼起了“智慧”,通過淘寶網、微信平臺等網路渠道,全面打開了鄉村旅遊産品網路銷售渠道。


     1   2   3   4   5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