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不利,還是放棄男人,女人才是最可靠的金主
發佈時間: 2016-02-01 10:40:37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流年不利
雖然中國消費者依舊熱衷於奢侈品消費,但並不代表行情變好了。
貝恩公司最新發佈了一份2015年度《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稱中國奢侈品市場已經連續第二年整體下滑。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為1130億人民幣,同比下跌2%。
實際上,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不斷傳出各個品牌關店的資訊。據不完全統計,SalvatoreFerragamo今年關閉了其在中國的7家門店,HUGOBOSS在華關閉了11家門店。“我們知道近年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尤其在中國政府的反腐敗政策的影響下。”義大利奢侈品牌LoroPiana的繼承人同時也是目前公司總裁的PierLuigi注意到了這樣的現象,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市場或金融的波動的確會在短期內使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上有一定的遲疑,一種由於未知的市場狀況而對購物産生的阻礙。近期發生的情況使得消費者不太願意在購物上花費太多。”
布魯諾認為導致國內奢侈品市場持續疲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國內和海外的價差。海外旅遊的便利以及網路的普及化讓中國的消費者開始變得“精明”,他們再不像十年前那麼好“糊弄”,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消費場地轉向了海外。
趙萌也認同這種看法。在國內購物時,衝動性消費居多且購買的往往是小物件。大多時候,她還是會選擇在去海外出差和度假時選購這些高檔品。“國內外同樣的産品差價太多了。”
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與趙萌差不多。在對約1500名中國消費者進行研究後,貝恩公司發現,2015年購物者在奢侈品的購物地點選擇上出現了較大的變化。2015年,海外奢侈品購物的整體漲幅為10%。消費者蜂擁至日本購物,支出增長高達200%以上。匯率的優勢和具競爭力的奢侈品定價使南韓、歐洲和澳大利亞也成為了2015年中國消費者的熱門購物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內地消費者在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奢侈品消費下降了約25%。
而另一方面,業內人士則認為,實際上專注于高端消費的奢侈品牌此前發展過快,這些品牌的下滑時由於曝光過度失去了“神秘感”。“對我們來説,有城市只能開設一個門店,也有城市可以開設2到3家門店,我們需要堅持這個標準,認真想一想我們需要在什麼地方開店,以及在這些地方需要多少曝光。”某品牌高管如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這些牌子早年開了太多。有些城市哪消化得了那麼多店。”奢侈品電商網站寺庫創始人李學日也表示,此前的大好勢頭讓這些奢侈品品牌發生了判斷失誤,一些內陸城市的新建商業地産項目為了吸引奢侈品牌進駐,在開業前承諾提供大量的補貼。“這些諸如裝修補貼的資金動輒上千萬,讓一些店舖開在那裏,即使沒有生意也沒關係。”但隨著補貼紅利流失,奢侈品開始“扛不住”了,於是出現了關店潮。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