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內蒙古阿拉善盟:構建生態文明與社會保障典範案例

發佈時間: 2016-01-18 14:51:45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第二,生態文明建設與推進沙生植物産業化相結合,實現逆向拉動生態建設與調整産生結構的融合發展。沙生植物産業化,是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綠色産業、黃金産業。阿拉善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孕育了蓯蓉、鎖陽、甘草、苦豆子、醉馬草、沙地葡萄、文冠果等豐富多樣的沙生植物,非常適宜發展沙生植物産業。盟裏的目標很明確,要把這個産業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載體來抓,加快推進沙生植物産業原料培育基地化、生産經營規模化、種養加銷一體化,形成區域優勢突出、資源配置合理、品牌特色鮮明、綜合效益顯著的沙産業發展格局。當務之急是發揮沙生植物産業化研發中心和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用,加大技術攻關和高端産品研發力度,積極引進産業鏈條長、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大力開發食品、飲品、保健品、藥品等面向市場和消費的終高端産品,積極培育和創建具有原産地特色的産品和品牌,做大做強沙生植物産業。

圖説:在梭梭林中接種肉蓯蓉

目前,阿拉善盟在蓯蓉、鎖陽、沙蔥、沙地葡萄、紅棗、紅果和黑果枸杞等特色沙生植物種植、開發和利用上已經起步,而且,圈定了沙生植物産業化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大力推進沙産業基地建設,其中在黃河西岸烏蘭布和沙漠1000 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了生態沙産業示範區,主要發展特色沙生植物産業、現代農牧業、新型能源、高端旅遊等産業,力爭通過5~10 年的努力,把烏蘭布和生態沙産業示範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示範區、塞上明珠生態區,努力把阿拉善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生態保護建設樣板。

圖説:播撒綠色的希望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與富民興業相結合,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最終的落腳點在增收富民上。為此,阿拉善盟因地制宜構建推廣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模式,建立完善“公司+基地+農牧戶”利益聯結機制,走出一條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共贏的路子。在沙生植物産業化上,一是大力推廣“企業+基地+農牧戶”模式,積極引進企業建設基地、發展沙産業,鼓勵支援農牧民依託企業和基地發展蓯蓉種植、駱駝養殖等相關産業,以土地入股、投工投勞等多種形式參與收益分配、增加收入,促進生態保護建設和農牧民生産生活方式轉變,實現“沙地綠起來、企業強起來、牧民富起來”目標。二是從阿拉善地廣人少、邊界線長的實際出發,沿邊界地區規劃建設一批沙生植物産業化種植基地,推動經濟發展與守邊護邊共贏。三是堅持走農牧業生産經營規模化、專業化、産業化、市場化的路子,大力推進現代農牧業發展,鼓勵各種形式的土地草場流轉,促進土地和草場規模集約經營,讓農牧民從土地草場流轉中獲益,從轉移轉産中增收。在生態旅遊産業上,發揮胡楊林、沙漠、奇石等獨特旅遊資源優勢,憑藉“蒼天聖地阿拉善”旅遊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引進旅遊龍頭企業和打造“大漠人家”“胡楊人家”等形式,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牧民獲利”的運營模式。

圖説:生機盎然的巴彥浩特鎮

第四,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構建長效機制,實現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必須從建立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入手,出臺並健全環境保護制度。自去年以來,阿拉善盟深刻汲取騰格裏園區企業污染問題教訓,全面開展“科學發展隱患排查化解年”活動,把生態環保作為“四條紅線”之一,著力排除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存在的生態環保問題,標本兼治,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真正做到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後果嚴懲。一是嚴把項目準入關口,堅持綠色招商理念,嚴防資源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堅決杜絕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項目落戶阿拉善。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大力扶持清潔能源産業,打造內蒙古西部重要的風光電基地。二是加大生態環保執法力度,依法督促企業加強環保設施建設,保證“三廢”排放不超量、不超標。三是嚴格按照“誰開發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著力解決企業污染、政府買單問題。四是實行最嚴厲的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加大處罰力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從今年起,每年安排2000萬元用於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每年投入100 萬元建立環境保護專家顧問制度,並加大生態環保考核權重和責任追究力度。通過採取上述一系列舉措,切實補齊發展短板,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圖説: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生態逐年好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