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2025.01.12 星期日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

發佈時間: 2015-12-22 10:50:09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二、以“生態田園”為基調,深入探索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路徑

(一)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打造“凈美”新村。以創建全省“環境優美示範城鎮”及“美麗鄉村”為抓手,深入推進環境治理工作向農村延伸,狠抓薄弱環節,重點解決農村面源污染、水環境污染、農村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生活品質,2015年創建幸福美麗新村43個。一是大力開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全面實施農村溝渠“四清”工程,重點針對農村區域河流、支渠、鬥渠等區域全方位清垃圾、清淤泥、清雜物、清拆違建。全域實施禁養工程,對畜禽養殖面源污染進行深度治理,探索建立區城鄉畜禽養殖動態監測管理平臺,力爭實現全區畜禽糞污零排放。二是大力開展農村村容秩序治理。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運、區處理”的運作機制,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覆蓋率和收運率達100%,集中處置率達100%。以村組為主體,加強農村骨幹道路日常養護力度,並結合當地産業、文化、歷史傳承打造特色村道,全區好路率達93%以上。按照城市標準嚴格規範農村場鎮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對違章佔道、違法營運車輛的查處力度。三是大力開展農村場鎮綜合提升。通過對涉農區域老舊場鎮的外立麵包裝整治、廣告店招規範設置、公共設施增強配套等方式,塑造以“連二里市”為代表的特色場鎮街區,提升了區域環境品質和經濟效益。對農村場鎮零星地塊實施公園式綠化,打造風景獨特的“郵票綠地”。

(二)深入推進“小組微生”建設,打造“秀美”新村。全區將土地綜合整治作為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主要形式,重點研究制定推進“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新農村建設模式。一是在城區或場鎮外、具備適度規模發展現代農業的區域,集中力量打造“小組微生”型新農村綜合體。以農民“小聚居”居住點建設為基礎,以旅遊村落、特色村落、文化院落打造為主線,建設適度規模的組團式綠色生態田園,成功打造萬春鎮幸福田園二期 “小組微生”示範點,被評為2015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二是在具有川西文化傳承的田園林盤區域,重點加快散居農戶的改造完善,促進新村環境提升和産業優化升級,使農民生産生活條件同步改善,兼具明顯的微型田園特色,打造了萬春鎮先鋒村“川派盆景”文化旅遊村落、永盛鎮尚合“連二里市”市集文化旅遊村落、和盛鎮臨江村“竹裏”文化旅遊村落等林盤整治村落。三是在中心場鎮、項目拆遷集中安置等區域,進一步優化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強農民就業創業引導,創新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構建了以“瑞泉馨城”為代表的新型城鎮化社區。

(三)加快産村相融發展,打造“富美”新村。結合“2+X”産業思路,堅持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定位,按照“以工促農、以貿帶農、以旅助農”發展要求,構建起以現代花木産業為主導、休閒農業與有機農業協調發展的都市現代農業産業體系,農業農村實現持續繁榮和穩步發展。預計2015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6.8億元,同比增長2.4%;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744元,同比增長10.5%。一是推動産村相融園區化發展。2014年起計劃用三年時間全力打造“魚鳧田園•天府原鄉”市級産村相融現代農業精品園區,構建一三聯動、農旅鑲嵌、功能互補、配套完善的都市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園;友慶高端田園生活服務區、花田喜事等賞花基地、和林景觀水稻、紫薇博覽園、川派盆景基地、花木標準化種植示範園等一批精品園區初見成效,以産帶村,互融發展。二是推動都市農業資訊化發展。2014年啟動了市級資訊化示範區建設,已建成惠美花境、三邑園藝、南美園藝等3家市級農業資訊化示範基地,啟動了覆蓋全區的“一平臺六系統”智慧農業體系建設,不斷推進現代農業的管理資訊化、生産智慧化和行銷網路化。三是推動都市農業精品化發展。依託15萬畝花木基地生態優勢,積極拓展都市農業生産、生活、生態和文態功能,打造一批現代農業精品點位、精品路線、精品節會、精品品牌,不斷提升農業産業核心競爭力。禦香玫瑰苑獲評省級示範休閒農莊,五月玫瑰園成功打造為市級賞花基地。預計2015年全區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接待遊客90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10億元。四是推動都市農業規模化發展。加強與川農大、成都農職院等在溫高校的開發合作,著力培育扶持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職業經理人等新型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推進和完善農村資本市場、農村金融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通過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四)創新農村基層治理模式,打造“和美”新村。以“三社互動”為抓手,強化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構建多元參與社區治理的新模式,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水準。我區先後榮獲中國十大社會管理創新獎、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區等殊榮。一是創新五維支撐體系。建立了農村新型社區黨組織、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物業方和開發商“五位一體”社區服務格局,實現黨員服務延伸到“崗”、便民服務延伸到“格”、法制服務延伸到“戶”、民意徵集延伸到“人”、 安全監管延伸到“點”,創新推行了以“村(居)民代表議事會、監委會工作開展例會制、成員管理積分制、議決執行驗收制、運作過程公示制”為內容的“兩會四制”工作模式,提升農村居民民主自治水準。二是創新四大服務機制。通過前置公共服務、社會服務、文化服務、衛生服務四大端口,內嵌養老服務、陽光調解、勞動保障、社工服務四大機構,構建“貼身”、“貼心”的農村基層服務體系。三是創新“三社互動”模式。積極搭建服務、創投、參與三大平臺,創新社會組織管理、財政扶持、社區人才培養三大機制,充分發揮社工、社會組織、社區的“潤滑劑”、“減壓閥”、“伺服器”等功能作用。目前我區登記和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278個,社區社會組織覆蓋面達100%。


     1   2   3    


新聞熱圖 >>更多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