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江蘇省宜興市

發佈時間: 2015-12-22 10:02:43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2、綜合統籌,提升城鄉一體發展新水準。一是城鄉規劃科學合理。編制形成城鄉統籌、相互銜接、全面覆蓋的城鄉規劃體系,鎮級城市化、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2014年,我市出臺了《宜興市農村農戶建房規劃管理暫行辦法》,農村建房管理更加規範有序。二是基礎設施“七位一體”。在全省率先高標準實現交通、供水、污水處理、垃圾收集、供氣、綠化、管理七個一體化。市內各鎮15分鐘上高速、30分鐘進城區、城鄉客運公交化。百萬市民全部喝上優質安全飲用水。構建了“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市處理”體系,農村垃圾收集、無害化處理率全部達到100%。三是公共服務均等共用。全市215個行政村都建成了集行政辦公、教育培訓、醫療保健、矛盾調處、文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金融服務網點、便民超市、資訊網路服務進駐到村,老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和城裏人一樣的便利生活。四是農村管理規範有序。農村集體“三資”實行制度化、規範化、資訊化管理,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縣、省村級“四有一責”建設示範市,全省農村“三資”清産核資會議、村級集體經濟和發展座談會在宜興市召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宜興創新農村“三資”管理的做法和成效進行了專題報道,把宜興市農村“三資”管理經驗推向全國。2014年,全省首個為農服務的“雲平臺”—宜興“智慧農村網”啟動運作。五是農村治安有效防控。全面推進警力下沉和警務前移,所有村和社區都建成了綜治站和警務室,形成了“人技物配套、打防控互動”的新型農村警務格局,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不斷提升,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社會治安安全縣(市)。

3、多措並舉,提升富民增收新成效。2014年,我市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0178元。一是發揮農業園區推動作用。按照個性化建設、差別化競爭、區域化發展的思路,集中力量推進7大農業産業園區和基地建設,形成山區茶葉、瀆區蔬菜、圩區糧食和水産的農業産業帶,致力打造現代科技整合區、高效農業展示區和農業産業化經營集聚區。二是突出農村金融撬動作用。作為全省首批試點之一,在蘇南地區率先組建農民合作社聯盟共同基金,為50家單位放貸9660萬元。承擔農業部唯一的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項目,使合作社成員的“閒錢變活錢”,有效解決成員融資難問題。三是強化科技驅動作用。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成為全國典型。生物農業繼續領跑無錫。農業資訊化率達到95%以上,全國農業資訊化工作會議去年在我市成功召開。農業綜合機械化水準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89%和65.7%。四是提高特色品牌推動作用。大力發展一鎮一特、一村一品,擴大品牌效應,萬石鎮後洪村陶都牌水芹遠近聞名,畝均收益超萬元。湖父鎮洑西村“籬笆驛站”等農家樂發展如火如荼,戶均收入超過30萬元。丁蜀鎮西望村組建全國首家以手工業為基礎的西望紫砂專業合作社,打響品牌,抱團發展,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5萬元,全市位列第一。張渚鎮悅禧玫瑰園規劃打造3萬畝集生産、加工、旅遊、觀光于一體的華東地區最大的玫瑰花基地,實現業主、集體、農民三方共贏。五是加大經濟薄弱村扶持力度。近年來市級扶持力度持續加大,薄弱村每年獲得財政獎補資金超過2555萬元,村均35萬元。2014年,73個經濟薄弱村實現應稅銷售收入21.69億元,實現利稅2.1億元;累計投入9108萬元,村容村貌有效改善;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民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

4、上下聯動,建立工作責任機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美麗鄉村”建設這項工作。一是成立機構。市成立“陶都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多個部門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日常工作。二是落實責任。各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並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原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各類資金,支援創建工作。各鎮(園區、街道)成立由主要領導挂帥的專門機構,精心組織,紮實推進,在資金、業務等方面給予支援,在檢查、督促等方面落實責任,確保了創建工作取得實效。各村也都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工作規劃,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協力推進。三是創新機制。努力拓寬籌資渠道,形成“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積極發動廣大農民群眾投資、投勞,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引導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支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全社會支援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