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昌邑市
發佈時間: 2015-12-22 09:42:45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由“臟”到“美”的蛻變——“記事兒以來就沒這麼美過”
在柳疃鎮長衚同村採訪時,説起村裏的變化,村民姜亦春打開了話匣子:“以前,村裏草垛、糞堆隨處可見。這些年,村裏不少人買了汽車,在院墻外搭個棚子放車,弄得路也不好走了,街坊鄰居心裏不願意又不好當面説,引發了不少矛盾糾紛。”
現在的長衚同村已是舊貌換新顏。“三大堆”和違章建築全部清理了,坑洼不平的土路變成了硬化路,房前屋後統一栽上了綠化樹,文明宣傳畫替代了墻上的小廣告,城鄉環衛一體化、文化活動廣場、老年人活動室、農家書屋等現代文明“元素”改變了村民的生活。姜亦春發自肺腑地説:“我今年57歲,自從記事兒以來村裏就沒有這麼美過,現在的生活條件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昌邑市早在6年前就創新性地實施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創立了生活垃圾“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昌邑模式”。每100戶村民設1名保潔員,每10~15戶村民設置1個垃圾桶,15個村配備1輛垃圾清運車,農村環衛託管率達到100%,形成了“全方位、無盲區、全覆蓋”的大環衛格局,一舉破解了“垃圾圍村”的難題。
隨著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深入推進,該市在農村調研活動中發現,雖然村裏的主幹道整潔了,但還不同程度存在衛生“死角”和亂搭亂建現象,房前屋後有不少草堆、土堆和糞堆,甚至有些以前建房剩下的石頭、木頭都堆了幾十年了也無人問津。解決這些難題單靠村民自覺還不夠,必須要政府主導、幹部帶頭、百姓參與,才能徹底解決農村環境“頑疾”。為此,該市從去年9月份開始連續開展了農村“三大堆”集中清理和違章建築集中拆除兩個“百日會戰”,在農村開展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拆除違章建築和清理沉積垃圾看似簡單,實際實施起來難度很大。柳疃鎮黨委書記王明勝説:“在組織實施時,通過村幹部率先帶頭、包村包片幹部挨家逐戶做思想工作,村裏專門劃出草垛存放區,逐漸打開了工作局面。”該鎮村民姜言信前幾年看見別人蓋車庫佔地盤,也在自家墻外搭了個大棚子搞養殖。在包片幹部到府做工作後,主動拆除了棚子。他説:“現在也想通了,以前佔著大傢夥兒的公共資源也是不好意思,拆除了後路也寬拓了,心裏也亮堂了。”
由“點”到“面”的跨越——“到哪個村看都一樣,啥時候看都一樣”
在石埠經濟發展區,記者從付家村出發,經過西村、張家村、前村、東村等,挨著轉了十幾個村,每個村的房前屋後都是那麼乾淨整潔,水泥路兩側的路燈、綠化樹整齊劃一,墻體上的時尚標語、公益圖畫、文明四德榜給人傳遞著一種“正能量”。經濟區管委會主任李志國説:“為了把村容村貌建設好,我們借力鄉村連片治理項目,全體機關幹部與67個村廣大村民一道齊心協力,鉚足勁兒幹了10個多月,現在一個青山秀水型的美麗新石埠已具雛形。”
濰水風情濕地公園
昌邑市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市長李鵬介紹説:“美麗鄉村建設不是打造幾個‘樣板村’的亮點工程,而是要把這項惠及農村群眾的好事,辦好辦實,使全市690個村到哪個村看都一樣,啥時候看都一樣。”
昌邑市雖然早已經實現了“村村通”,但是硬化路到村不入戶依然是制約村民出行的一個瓶頸,也是群眾急盼解決的一個難題。該市結合開展全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啟動了農村公路村道網化建設工程,以建制鎮為單位分期分批推進。截至目前,593個行政村的村內道路已完成了硬化,配套安裝路燈8000多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