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劉應傑:以民生建設促共用發展

發佈時間: 2015-11-25 15:22:17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國家正在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共用發展,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下一步的工作,包括今年的,包括整個“十三五”時期,會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在民生建設方面,會進一步地加大工作力度。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加快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現在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爭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實現整個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對於我們這麼一個人口大國來説,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個方面,要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的差距。大家知道,現在在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城鎮化,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實現農民工的市民化。去年年底,國務院通過了《居住證條例》,要逐步地代替暫住證,裏面有很多的含金量,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讓大量的進城務工的人員享受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按照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來看,現在達到了56%,其中包括了2.5億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來人口,我們要逐步地推進城鎮化,來解決農民工的城鎮化的問題。

第三個方面,進一步地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的安全網,要擴大醫療、養老、社會救助等覆蓋面,並且進一步地提高保障的標準,實現城鄉居民的全覆蓋。特別是要加快解決現在老百姓非常關注的,比如社會保險的可接續、可轉移的問題。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快速發展,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了2億人,佔到總人口16%,要急需解決養老保障的問題。當然還有剛才任參事提到,叫住房保障,要逐步把農民工納入到公租房的保障範圍。

第四個方面,要增加公共産品的供給,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水準。這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要向社會、向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包括交通、通信、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也包括醫療、就業、社保、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政府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但是提供的方式不一定是政府直接經辦,可以通過市場化、社會化的辦法來解決,包括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也包括我們現在在推行的PPP模式。基本的公共服務需要政府來提供,相對於非基本的公共服務,比如説改善性住房、高端醫療、高等教育等等,應該由市場來提供,就是滿足人民更高水準的多層次的需求。

最後第五點,要保障食品和環境的安全,這已經成為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成為影響群眾幸福感的重要的標誌。大家看到這些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以後,在吃飽、穿暖以後,解決了基本的生存條件以後,人們對食品的安全,對環境的安全的要求應該是越來越高的,尤其是許多年輕人,早上起來以後打開手機上網,首先查的是PM2.5,就是看看今天的污染指標是多少,包括北京也是這樣,前一段尤其是污染比較嚴重,你看到大街上年輕人戴口罩的比較多,反而年齡大的戴口罩的比較少一點,所以年輕人生活水準提高以後越來越關注環境品質,人們希望吃得安心,有一個宜居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們説“十三五”已經全面規劃了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是要使民生得到更好的保障,全國人民過上更加殷實的生活,實現基本服務均等化。未來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我們將逐步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著高收入國家的水準邁進,每人平均要達到1萬美元,甚至1.2萬美元以上,我們才能逐步地進入到叫做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到那個時候,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將會進一步地提高,會共建共用一個幸福的新家園。

謝謝大家!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