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

發佈時間: 2014-09-25 10:47:59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一)社會、經濟綜述

2012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堅定信心,埋頭苦幹,固定資産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成效明顯,全面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固定資産投資工作全市考核獲一等獎,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全市考核獲二等獎。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工業産值80億元,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62.6%,工業化率達49%。完成工業固定資産投資20.45億元,其中技改投資13.2億元。工業經濟全市縣區排名第二。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46個,新開工39個,到位市外資金53億元,其中到位工業資金31.6億元。商貿經濟增勢迅猛。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2億元,社消零總額居全市第一。

2013年,利州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市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確立了走在全省“夯實底部基礎”前列、走在秦巴山區“實現全面小康”前列的戰略定位,堅持加快科學發展、奮力跨越提升工作基調,前瞻謀劃、銳意進取,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發展和各項建設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78.3億元,增長10.9%;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1.54億元,增長13.7%;區本級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實現75.45億元,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4.1億元,增長13.7%;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實現43731萬元,增長14.1%;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9223元,增長11.2%;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現7519元,增長13.9%;招商引資到位市外資金54.9億元。縣域經濟實力增強,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86%。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5.4:56.3:38.3調整為5.1:56.6:38.3。八項主要指標中,地區生産總值、區本級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招商引資6項指標總量保持全市第一。地區生産總值、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項指標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78.3億元,增長10.9%;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9223元,增長11.2%; 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實現43731萬元,增長14.1%。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全區工業總産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工業總産值和規上工業增加值排名均上升至全市縣區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1戶,産值過億元企業11戶,工業總産值296.68億元,增長13.2%;新增規規模以上企業17戶,增量連續兩年保持全市縣區第一,實現工業增加值88.76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在全市率先出臺《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實行“兩放寬、兩傾斜、兩集中”政策,民營經濟對全區經濟的貢獻率達57%,提高1.6個百分點。全年共接待境內外遊客853.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7.8億元,增長27.6%。天曌山、菖溪河、川北民俗文化園等國家級景區景點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央視七套“鄉村大世界”走進龍潭,“女皇故里、美麗利州”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農業經濟取得新突破,五大特色優勢産業和家庭農場發展,繪就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的路線圖、時間表。全域小康龍潭和赤化幸福美麗新社區建設,造就一大批集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為一體的“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精品文化旅遊園區;龍潭鄉建設村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利州香菇”、“利州紅栗”和“利州杜仲山雞”、“利州香菇”分別列為國家地標産品和國家地標名錄;龍頭企業和專業組織不斷壯大,“兩個帶動”作用顯著提升。

2014年全區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和城鎮化工作會議、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實現“兩大目標”、走在“兩個前列”,堅持“四個一體”基本思路和“兩個率先、三個集中、四個統籌”城鄉統籌發展基本方略不動搖,保持加快科學發展定力,增強深化改革創新動力,突出抓好投資拉動、産業支撐,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加快建設全市保障民生、構建和諧首善區,提高各級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力和堅定執行力。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改革創新,統籌促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使經濟社會發展更有活力、更有品質、更有效益、更有後勁。

2014年上半年,全區經濟總體向好、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過半”。八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六項總量全市第一,六項增速排前三位(其中一項指標排名第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94.86億元,增長9.8%,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2.4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區本級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區本級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8.9億元,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3億元,增長12.2%;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5712萬元,增長14.0%;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1225元,增長10.5%;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預計4699元,增長12.1%。

(二)生態文明建設

利州區始終把堅持抓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抓經濟發展的

理念,貫穿到整個工作中,努力實現生態文明目標,緊緊圍繞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大體系,強化組織、投入、制度三大保障,著力打造生態旅遊觀光區、工業集中發展區、白龍湖流域能源與農副産品加工産業帶,努力把利州區建成城鄉環境優美、産業支撐有力、功能完善配套、體制機制創新、充滿活力的生態核心區。

一是著力開展水環境治理。以保護飲用水源為重點,持續開展了南河流域和回龍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7%,全區重點排水工業企業達標率達100%,境內江河水質優良。

二是著力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道路硬化、裸土覆蓋、綠化保土(三大除塵工程)關閉高能耗、高排放企業,建立了區、鄉、村三級聯動秸稈禁燒長效機制,城鄉垃圾“三化”處理率達70%,沼氣適宜戶建池率達80%以上,城市空氣環境優良天數達95%以上,環境空氣品質持續居全省前3位。

三是著力全面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創建省級生態區為目標,大力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五十百千示範工程”,大力開展通村公路“兩個百分之百”工程,村村響、農家書屋、本地電視節目無線信號“三個全覆蓋”工程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熱水澡工程。大力實施生態細胞建設和龍潭鄉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龍潭鄉建設村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試點村,金洞鄉創建成為省級環境優美示範鄉。大力實施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完成造林34737畝,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1.5%。成功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加強城市工業噪聲、社會生活噪聲、交通噪聲、建築施工噪聲污染防治、嚴厲打擊噪聲超標違法行為,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四是著力發展迴圈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思想和行動上做到統一,強化自然生態保護,實施項目跟蹤服務,強力推進“民生工程”,落實責任領導,加強技術指導,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達標,努力開創利州區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三)城市綠色發展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近年來始終堅持走發展低碳經濟之路,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在搶抓機遇中保持率先發展,在攻堅克難中謀求科學發展,在統籌兼顧中促進和諧發展。為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推進資源迴圈利用、創建低碳生態宜居廣元、創建川陜甘接合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核心區做出不懈努力。

低碳發展邁出新步伐。推行低碳發展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重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建成了全國女皇文化體驗區、川北民俗文化展示區,環境不斷優化。低碳發展形成示範,低碳路徑全面確立,低碳理念全面貫徹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大力發展天然氣、水電、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積極推進低碳産業發展。

著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以“綠色蔬菜、特色林果、生態畜牧、優質水産、鄉村旅遊”五大産業為基礎,建設特色農産品基地。以發展生態農業為重點,構建農村、農業、物質、生活能源迴圈鏈。以畜牧養殖為重點,構建食物梯次利用迴圈鏈。以農産品深加工為重點,構建農業産值相融合的迴圈鏈,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區域生態資源和自然條件出發,結合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推廣戶用沼氣池和生活污水處理沼氣化建設。全區規模以上養殖産業的糞便、污水全部採用“廢水+沼氣+沼液+沼渣還田”等新技術,促進農業生態系統物質、能源的多層次利用和良性迴圈。建立品種優質化、生態觀光化、産品安全化、管理科學化的新型生態農業模式。

著力構建工業企業之間的生態鏈。以迴圈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在行業內部與行業之間形成資源共用、副産品互用,從而推動區域工業、企業向高品質、高效益、低污染、生態化方向發展。為提高資源利用、控制環境惡化、緩解生態壓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著力倡導低碳生活和綠色低碳消費。大力宣揚低碳生活的重要意義,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增強社會、家庭、個人的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積極開展節水、節電、節能,抓好社區綠化、美化和凈化工作,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改變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環境道德風尚。

綠色成就夢想,信心凝聚力量。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開展創建“綠色社區”、“綠色飯店”、“綠色醫院”、“綠色學校”、“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等活動,大力推進生態旅遊、生態物質和生態服務業大發展。

2012年3月12日,“低碳發展研究與示範基地建設座談會”在北京成功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授予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低碳發展研究與示範基地”牌匾。2012年11月,利州區通過創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申請,成為秦巴山區首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1   2   3   4   5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