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疏勒縣委、縣政府依託各類優勢資源,結合鄉村振興項目,瞄準“釣魚經濟”,在塔孜洪鄉尤喀克其蓋圖克村建設了國家級釣魚運動基地,打出“疆南漁村”響亮名號,以特色資源賦能農文體旅融合發展。
小小村莊如何佈局“漁旅”,小小魚竿如何“釣”出文旅大産,為鄉村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立足優勢“原生態”釋放“新業態”
走進塔孜洪鄉尤喀克其蓋圖克村,優美的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眾多遊客中不乏帶著專業設備專程前來釣魚的釣手。他們或在岸邊安靜垂釣,或向水面拋竿、拉動魚線,有時一待就是一天。然而,誰能想到,在一年多以前,尤喀克其蓋圖克村還是一個以農耕為主、交通閉塞、人口稀薄、暮氣沉沉的“空心村”。一個落魄小村莊是如何實現今日華麗蛻變的呢?
近年來,該鄉充分發掘鄉村文旅産業前景價值,避開競爭激烈的傳統鄉村遊“主戰場”,找準“漁業”這一南疆地區産業短板,重置發展定位,依託尤喀克其蓋圖克村千畝水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戶外體育用品産業特色優勢,建設疏勒印象垂釣中心,利用280畝水域建設國標級競技垂釣池7個、陽光沙灘1處,同步配套鄉村飛盤俱樂部、街頭籃球場、綜合服務中心和13000平方米停車場,連續兩年舉辦國家級賽事“全能王”全國釣魚錦標賽和新疆第一屆遊釣大賽(疏勒)等賽事,該中心先後被評為自治區旅遊研學基地和全國第五個、新疆首個中國釣魚運動基地,累計接待遊客約10.2萬人次。
疏勒印象垂釣中心。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該村打破産業發展滯後的困局,將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疏勒印象”正在逐漸成為五湖四海釣友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的競技垂釣盛會,也成了疏勒的“賽事名片”。
強村富民“好風景”促成“好前景”
以釣促旅,塔孜洪鄉已經邁出關鍵一步。如何以釣延鏈、以釣興業、以業興村?美麗資源要向美麗經濟轉化,必須形成“産教學研、農文體旅”一體化的總體發展思路,秉持“以村民為主體、讓群眾共同致富”的理念,全域推進,整村建設“疆南漁村”。
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該鄉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凝聚作用,統籌撬動社會資源力量,凝聚多方合力,以土色調為主調,結合“漁”文化,整村進行改造提升,打造“疆南漁村”,並圍繞“吃住行遊購娛”需求,建設了集休閒觀光、餐飲購物于一體的鄉創市集,盤活村內空閒宅基地,新建13間高端鄉村民宿——漁裏宿集,改造提升村級工廠,建設共富工坊,輻射帶動青年旅社、漁家樂、水産養殖、度假康養等新業態發展,持續健全産業發展鏈條。
疏勒印象垂釣中心。
通過疏勒縣委、縣政府和山東援疆的大力支援,積極探索“村村聯建、村企共建、抱團發展”的模式,以尤喀克其蓋圖克村“疆南漁村”中國釣魚運動基地為核心與吉格代艾日克村“蔬樂”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喀孜瑪村南疆鄉村風情體驗區、臺吐爾村“魯疆情”食用菌生態科技示範園串點成線、資源整合,規劃了疏勒印象疆南漁村鄉村振興示範區,進一步激活鄉村“造血”功能,持續推動産業“縱向延伸、橫向擴面”,通過産業帶動,全員參與,已解決80余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預計今年每人平均收入由2023年的1.3萬增長至2萬元,村集體收入由9萬元突破百萬元。
水面粼粼金色,鄉村景色幽靜。塔孜洪鄉正以生動的創新實踐詮釋農文體旅融合發展故事,“疆南漁村”的華麗蛻變讓“縣域旅遊”不再只是過去的小城故事,而是用“小而美”“特而精”“聚而合”“新而活”的精心謀劃和業態融合,逐漸打造起一條活力十足的全新漁旅産業鏈,它不僅“鏈”起疏勒的優勢資源,更“鏈”起強村富民的新希望。(魯安君)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