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70年!兵團人的紅色記憶

時間:2024-10-09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張琳琳 蒲子璇 李睿 任斐斐 朱小麗 祁佳萍

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不拿軍餉,不穿軍裝,永不換防。這支隊伍,就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1954年,兵團成立,拉開了新中國屯墾戍邊歷史偉業的序幕。

翻開兵團70年的厚重歷史,一代代兵團人以火一樣的熱情紮根邊疆,踐行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忠誠誓言,將千里戈壁建設成文明宜居的美好家園。

老一輩軍墾戰士修建猛進水庫。 (資料圖)

五家渠市新貌。(資料圖)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被譽為“亮劍之師”,從過去的邊陲小鎮,到如今成為“首府後花園”,這座軍墾之城發生了滄桑巨變。帶著敬意,筆者尋訪了生活在這裡的建設者們,重現那些屬於兵團人的紅色記憶。

秦德勝:像紅柳一樣紮根邊疆

秋日的墾區大地,陽光明媚。

老兵秦德勝,雖已是耄耋之年,但老人依舊身板硬朗。他的胸前挂著一枚枚閃亮的獎章,記錄著第一代兵團人的故事。

秦德勝在五家渠圖書館看書,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張琳琳攝

13歲,秦德勝參軍入伍,先後參加了東北剿匪、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一路從東北打到海南島;17歲,他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28歲,他聽從黨的號召,轉業到新疆兵團支援建設。

“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屯墾戍邊。”秦德勝説。

當時,很多人聽説新疆兵團條件艱苦,不願意來,秦德勝聽説後,毫不猶豫地收拾行李,給其他戰士作表率。

出發前,親人勸他留下來。可他説:“我是一名黨員,要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黨要我去哪,我就去哪!”

1961年3月,秦德勝帶著妻兒乘火車、搭汽車、坐馬車,顛簸兩個月來到荒無人煙的沙漠腹地——馬橋農場(現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一〇六團)。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當時的場景還是讓妻兒濕了眼眶:沒有一棵樹,不見一間房,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戈壁,生長著一株株堅韌的紅柳。

秦德勝給自己打氣:“紅柳生長在戈壁沙漠中,不澆水也能茁壯成長,我們也一樣!”

跳下馬車,他帶著妻兒開始收拾農場分配的“新家”——一個逼仄、狹窄、沒有窗戶的地窩子。隨著紅柳疙瘩熊熊燃燒,一會兒就變成了溫暖的家。撿起地上的石灰,他在火墻上寫下“以革命精神戰勝難關,以革命精神克服困難”。

從此,他們開始了屯墾戍邊的日子。

開荒屯田、植樹造林、修水庫……那時候,沒有機械,他和軍墾戰士們只能靠自己的雙手,一鎬一鏟,開荒種田。

那時,秦德勝是馬橋農場二連的黨支部書記,他帶領大家靠著頑強的毅力,硬是在新開墾出的荒地裏種出了糧食、棉花和蔬菜,實現了當年開荒、當年收穫,把連隊打造成了“樣板連隊”。

連隊裏許多復轉軍人是城裏來的小夥子,哪會種地。秦德勝就組織老軍墾手把手教他們幹農活,就這樣,他們把亙古荒原變成萬頃良田。

如今的農場,高樓林立,綠樹成蔭。

看著眼前欣欣向榮的團場連隊,秦德勝感慨萬千:“如今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是一代又一代兵團人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我們要銘記歷史,繼續奮鬥。”

李夢桃: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老一輩軍墾人鑄劍為犁、開渠引水、戰天鬥地的豪情,吸引了一批批知識青年從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匯集到天山南北的兵團,成為新的軍墾戰士,成為屯墾戍邊的生力軍。

“坐上大卡車,戴著大紅花,遠方的青年人,塔裏木來安家……”又一次唱起那首改變他命運的歌——《送你一束沙棗花》,“馬背醫生”李夢桃的思緒回到60年前。當年,就是在這歌聲中,他與萬千知識青年一起,懷揣“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夢想,奔赴邊疆。

李夢桃講述自己在北塔山牧場巡診的往事。李睿攝

來到兵團後,李夢桃被分到馬橋農場(現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一〇六團)衛生隊學醫。1970年,按照上級安排,他來到北塔山牧場。

北塔山牧場地處中蒙邊境,海拔3200多米,哈薩克語意為“犧牲自己的地方”。

“初到牧場,場部給我發了一匹馬、一塊氈子、一個藥箱,帶著這些家當,我開啟了巡診路……”每當李夢桃出現在氈房前,牧民們就像盼到了救星,把他團團圍住。

巡診路上,李夢桃過冰灘,摔斷過尾骨;爬山梁,摔傷過脊椎;黑夜出診,掉進過山溝。

艱苦的自然環境、落後的醫療條件,也曾讓李夢桃苦惱迷茫,同來的知青後來紛紛返城,可他還是留了下來。

千里之外的父母親人讓他牽掛,可李夢桃説:“我的醫術放在上海不值一提,大醫院裏有本事的醫生多了去了,但在這裡,牧民們需要我……有我這樣的醫生在,就能給病人爭取到救命的時間。”

就這樣,他一幹就是36年,巡診26萬公里,救治2萬多人,接生800多個孩子。

如今,隨著兵團民生事業投入不斷加大,牧場建起了現代化的小區、幼兒園、文化中心,牧民的生活變了樣。

“牧民們搬進了樓房,用上了自來水……”最讓李夢桃欣慰的是,牧場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醫院。

“以前,我們缺醫少藥,現在醫院裏各類現代化診療設備齊全,很多年輕醫生的加入,帶來新技術、新理念,他們通過遠端診療系統,和北京、上海等大醫院的專家會診,為牧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李夢桃説。

退休後,李夢桃仍然忙個不停,經常在學校、社區向年輕人講自己的行醫故事,激勵年輕人傳承兵團精神。他的女兒李靜也留在了團場醫院,成為一名醫護人員。

“父親常説,青年是兵團事業的生力軍,我們新一代的兵團人要繼續在這片熱土上紮根,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李靜説。

徐基彪:新一代兵團人薪火相傳,接續奮鬥

談及兵團的發展變化,秦德勝和李夢桃都用了一個詞:天翻地覆。

“過去的戈壁灘變成美麗家園,過去的荒地變良田。過去風華正茂的小夥子,現在變成了我這般模樣啦!”李夢桃笑著説,“但是我們無怨無悔。我們是兵團發展變化的親歷者,也是建設者。”

70年間,來自五湖四海的軍墾戰士在這片土地上扎了根;70年後,他們的子孫仍然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繼承著父輩的業績,創造著新的未來。

徐基彪是第三代兵團人。大學畢業那年,他在一家大企業實習,負責人想讓他留下,“待遇高,發展好。”但他還是決定回到連隊,“我的根在兵團,父親是個老軍墾,為兵團建設奮鬥了一輩子,我要接過他的接力棒,繼續奮鬥。”

徐基彪(左)在直播間向網友推介連隊的特色農産品。史濤攝

2018年,徐基彪被選舉為共青團農場四連黨支部書記。這幾年,他帶領連隊職工發展多元種植、培育文旅經濟,以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為突破口,率先100%實現精準耕種、精細加工,全連每人平均收入連年攀升,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走進連隊農機停放點,播種機、採棉機……各式農機停得滿滿噹噹。“與以前相比,我們的小馬力機車變成大馬力機車,粗放型經營變成精細型經營。”徐基彪説,更大的變化在於採棉機,隨著兵團農業技術革新,採棉機實現了“兵團造”。

“我們‘兵團造’的採棉機,不僅作業效率、採凈率高,價格還便宜。”徐基彪介紹,農場棉花機採率達100%。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徐基彪一樣,回到這片希望的土地上,耕耘夢想。

徐基彪説:“作為新一代兵團人,我們要在這片熱土上安下心、撲下身、紮下根,把兵團建設得更加美好。”

尾聲

一〇二團是我國第一個機械化軍墾農場。70年來,生活在這裡的建設者們用大愛和堅守,見證著這個曾名為“梧桐窩子”的小城鎮的歷史變遷。

一〇二團有一座敬老院,張新玲是這座敬老院的院長。她從敬老院建立之初工作到現在,已有34個春秋,400多位老軍墾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張新玲説:“我父親也是一名老軍墾,和這裡的老人們一樣,從風華正茂到鬢髮斑白,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兵團這片熱土。等我老了、幹不動了,我也住敬老院,和他們永遠在一起。”

兵團,是一部厚重的書,一頁頁翻涌著紅色的記憶。70年,兵團人的紅色記憶,是一段不朽的傳奇,是一首永恒的讚歌。(張琳琳、蒲子璇、李睿、任斐斐、朱小麗、祁佳萍)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