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距雲南省漾濞縣30多公里外的大理市區讀書時,陳雁飛曾帶一名同學來過漾濞,“縣城太小了!”這是同學的直接感受。這幾年再來,“縣城還是不大,變化卻很大。”這還是同學的直觀感受。
哪兒變了?“街道更乾淨了;多了景觀大道、商業中心、住宅小區,城市味濃了;黑紅黃為主色調的彝族特色民居多了,更讓人記得住了!”這位同學説。
生活的縣城得到認可,陳雁飛高興,特別是作為縣城提質擴容工程指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他打心眼裏覺得,全縣人民這幾年為縣城提質擴容做了不少事兒。
而要正兒八經建成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縣城”,“先天不足”的漾濞還有長路要走。陳雁飛也期待,小城漾濞快快破繭成蝶。
“先天不足”另覓路徑
先説句漾濞人不咋愛聽的話:去過雲南不少縣城,漾濞縣城確實算小的。陳雁飛不避諱這個問題,“不説全省,在大理州12個縣市裏,漾濞縣城都算小的。”
在陳雁飛看來,縣城小的原因與地理條件、人口關係很大。“漾濞縣人口在大理州各縣市排名最後,地理面積排名也是倒數,且縣城地勢不平整,要對縣城進行提質擴容,難度很大。”
可以説,建設“美麗縣城”,漾濞“先天不足”。咋辦?從“精、特、美、凈”上下功夫。
思路有了,規劃先行。2015年以來,漾濞縣黨委政府推進縣城提質擴容工程,完成《漾濞縣城市總體規劃修改(2014-2030年)》等多項縣城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圍繞總規,做精做細每個項目規劃。
規劃之後,逐一實施。漾濞縣城的標誌性建築——人和廣場所在地2015年以前是塊荒地,那時,縣城居民想找處散步、嘮嗑的地方都沒有,縣裏推進縣城提質擴容工程後,著手建設人和廣場。
2016年,佔地2.5公頃,投資3500萬餘元的人和廣場建好。廣場主體建築體現彝族建築和自然和諧的特色,加之漾濞為著名“中國核桃之鄉”,廣場主體建築上“中國核桃之鄉”6個大字甚是惹眼。
廣場建成後,每天破曉和傍晚時分,縣城的居民紛紛來到廣場,健身、散步、嘮嗑、賞景,一派和諧景象。
再後來,人和廣場往上,沿著蒼山東路,每天映入眼簾的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一幢幢獨具彝族特色的樓房拔地而起。
建好亦要管好
“這幾年,是漾濞縣城建設最快、最好的時期。”陳雁飛頗為感慨地説。
一組數字印證了他的説法:2015年縣城提質擴容工程累計完成投資約5億元,2016累計完成投資7.4億元,2017年累計完成投資3.89億元,2018年累計完成投資6.1億元,2019年累計完成投資9.84億元,2020年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1.32億元。
陳雁飛介紹,從2015年到現在,縣城提質擴容工程規劃實施311個項目,已完成規劃項目124個,累計完成投資33.55億元,縣城建成區面積從不足2平方公里,達到現在的3.5平方公里。
10月7日,來到位於漾江北路以東的蒼漾公園項目建設現場,施工車輛進出頻繁,馬達轟鳴,公園中央一塊寬敞的圓形廣場已完成硬化,工作人員正加緊移栽銀杏、香樟、櫻花、藍花楹等樹種。
工作人員介紹,蒼漾公園的建設突出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是一座以休憩、療養、避暑、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主題性公園,項目佔地29萬平方米,計劃一期投入資金3000萬元。目前,蒼漾公園的活動廣場、人行步道、地下供排水等基礎工程已完工,正在實施石材貼面和公園綠化等工程。
正是一個個項目的建成,促成漾濞縣城大變樣。再走進縣城,一棟棟改造或新建的房屋按照統一的規劃和標準,穿上了“民族衣”、戴上了“民族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民族味”。
縣城既要建好,更要管好。連日來,漾濞縣多部門聯合行動,集中對縣城區記憶體在的佔道經營、私搭亂建、亂停亂放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街道暢了,路變美了,集市凈了,漾濞縣城變靚了。
直面困難不退縮
今後幾年,漾濞縣城提質擴容工程仍將持續,老百姓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將持續增強。而站在黨委政府的角度,“美麗縣城”建設,諸多迫在眉睫的困難亟待解決。
“項目資金匱乏,嚴重制約著項目推進。”陳雁飛説,由於漾濞縣經濟總量小,財源增長乏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美麗縣城”建設項目的高效推進。
問題不止於此,“縣城基礎設施配套水準不高,城區的路網、電網、水網、農貿市場、地下管網等縣城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水準較低;市民的市政設施保護意識、衛生意識、文明意識有待加強……”陳雁飛分析説。
面對問題,漾濞縣黨委政府沒有停滯不前。資金方面,“縣裏拓寬投融資渠道,採取財政資金引導、引進社會資本、金融機構貸款及居民參與等多種渠道籌措‘美麗縣城’建設資金。”陳雁飛説。
漾濞縣亦在積極補齊城市管理短板,將城市管理執法向街道、社區延伸,健全網格化管理模式。並推動數字城管和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城管系統智慧化水準。
有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困難,在這方面,漾濞縣黨委縣政府沒有退縮。在陳雁飛看來,一天一點變化,長久之後便是巨變,他也期待,等自己那位同學再來,能親眼看看這些巨變。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