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竟與竹子有關 原來“思茅”是這樣來的

時間:2020-09-10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戴錚 張雪

關於思茅地名的由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種種説法,其中諸葛亮的傳説流傳甚廣並幾乎形成定論。

傳説在1800多年前,率兵南征的諸葛亮來到思茅壩,並在洗馬河邊安營紮寨,這時他看到四週有幾處依稀可見的茅廬,一時讓他想起劉備“三顧茅廬”的往事,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故把這個地方取名為“思茅”。

諸葛亮南征的足跡和思鄉之情“造就”了思茅説法太過離奇,但從《普洱往事》《思茅棲居在瀾滄江左岸》兩本書中,還是能找到答案。

經學者研究考證發現,思茅地名的由來與生活和民族密不可分。最早應追溯到1600多年前被稱為濮人的古代先民。這些濮人的生活中常用到一種竹子,這種竹子柔韌、堅硬,他們就用“思摩”(像石頭一樣堅硬)這個形容詞來描述這種好用的竹子。在頻繁使用這種竹子的過程中,久而久之,人們就直接把這種竹子叫做思摩竹。

到了晉朝,《南方草木狀》一書中正式把這種竹子命名為思摩竹。

時至宋代的嘉定年間,又把思摩竹命名為地名正式出現思摩甸,它既是地名也是行政區劃名。此後,“思摩”正式從形容詞過渡到名詞,這種竹子也毫不例外地成為思茅地名由來的最早出處。

思摩甸出現後,到明代又演變成“思麼”,到明代中後期又演變成“思毛”。與此同時,當時的《明史土司狀》《明史文獻通考》上也同時出現思茅。思茅作為地名從此定型,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至此,可梳理出思茅地名由來的清晰脈絡,濮語(思摩,石頭之意)→晉朝(思摩竹)→宋代(思摩甸)一明代(思麼)→明代中後期(思毛、思茅)。

據了解,2004年原思茅地區撤地設市建區時,將思茅市改為翠雲區。2007年1月,原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翠雲區更名為思茅區,“思茅”作為地名得以延續。(戴錚 張雪)

(責任編輯:黃俊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