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保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共32個市級非遺項目入選,類別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
截至目前,保山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共206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27項,市級176項。2020年以來,保山市緊扣“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的現代化大城市發展定位,深入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民間傳説、習俗、技藝、美食製作等能夠參與和體驗的資源進行活態傳承,進一步拓展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和外延,著力打造一座活著的歷史文化名城,為滇西中心城市建設增添文化吸引力。
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分別是:保山民族民間遊戲兒歌、布朗族史詩《神刀》、動糯老傣文、隆陽瓦窯風俗歌謠《細皮白》、昌寧洞經、珠街臘羅巴民歌、苗族蘆笙舞、施甸布朗彈唱、舊城鄉傣族打陀螺、騰衝舞獅、騰衝龍燈、隆陽區傳統泥塑、象達民間面塑、隆陽區羅明土榨紅糖傳統製作技藝、隆陽區金雞鄉姬家鞍子傳統製作技藝、騰衝傳統老布鞋製作、騰衝黑醬製作技藝、騰衝麥芽糖手工製作技藝、騰衝土鍋子製作工藝、漢族民間刺繡、彝族小三弦製作技藝、傈僳族葫蘆笙製作工藝、傈僳族薩片麻姑技藝、昌寧“滇紅”製作工藝、昌寧土法造紙、更戛老街麥芽糖、更戛酸肉、傳統手工古法制茶、隆陽區瓦窯鎮舊地基年俗雙龍會、騰衝抬閣、傈僳族婚俗、龍江稻花魚習俗。
(責任編輯:黃俊飛)